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內容簡介:在百年前那個大師雲集的時代,胡適的出現幾乎成為半個多世紀的神話。在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驚濤駭浪里,他開新風氣、寫新文章、做新文化人,留下大量著述。《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以歷史為切入點,選編了作者對於治史方法、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等方面的文章,以期帶領讀者走近胡適,走近那一段迷霧重重的歷史,走近我們民族的一段精神史。

內容簡介

《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編輯推薦:中國文化里是否有自由主義傳統?他要請當代中國人照照哪面鏡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說的是什麼?是什麼力量將要塑造中國的未來?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當代中國文化第一人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作家和著名學者。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有“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之稱。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倡言“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言必有徵”的治學方法,是二十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著作宏富,主要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胡適文存》、《胡適文存二集》、《胡適文存三集》、《胡適文存四集》、《胡適自傳》、《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選》、《胡適論學近著》、《四十自述》、《藏暉室札記》、《胡適日記》、《齊白石年譜》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胡適處於中國現代史學兩個重大的轉折之間。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他提出的經過實證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使中國史學終於掙脫傳統經學的系絆,得到一個真正獨立發展的空間,是中國現代史學發展的一次轉折。
——逯耀東
胡適與魯迅,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雙峰並峙,談魯必談胡,談胡必談魯。兩者角度不同,魯迅比較感性,主要透過文學的渠道批評傳統,而胡適比較理性,主要從思想史的角度來反思,在我看來,胡適的批評更直接。……如果說魯迅是興奮劑的話,胡適就是清涼散,他的理性、溫和、漸進,能讓人們的頭腦冷靜下來。
——周質平
胡適之先生的了不起之處,便是他原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開山宗師,但是經過五十年之考驗,他既未流於偏激,亦未落伍。始終一貫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開風氣之先,據杏壇之首;實事求是,表率群倫,把我們古老的文明,導向現代化之路。熟讀近百年中國文化史,群賢互比,我還是覺得胡老師是當代第一人!
——唐德剛
在胡適眼中,中國文化並不是籠統一片,他尊重其正流——“人文與理性的傳統”,但堅決反對其逆流——“小腳、太監、八股”之類的負面成分。
——余英時

名人推薦

胡適處於中國現代史學兩個重大的轉折之間。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他提出的經過實證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使中國史學終於掙脫傳統經學的系絆,得到一個真正獨立發展的空間,是中國現代史學發展的一次轉折。
——逯耀東
胡適與魯迅,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雙峰並峙,談魯必談胡,談胡必談魯。兩者角度不同,魯迅比較感性,主要透過文學的渠道批評傳統,而胡適比較理性,主要從思想史的角度來反思,在我看來,胡適的批評更直接。……如果說魯迅是興奮劑的話,胡適就是清涼散,他的理性、溫和、漸進,能讓人們的頭腦冷靜下來。
——周質平
胡適之先生的了不起之處,便是他原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開山宗師,但是經過五十年之考驗,他既未流於偏激,亦未落伍。始終一貫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開風氣之先,據杏壇之首;實事求是,表率群倫,把我們古老的文明,導向現代化之路。熟讀近百年中國文化史,群賢互比,我還是覺得胡老師是當代第一人!
——唐德剛

圖書目錄

導讀:重新發現胡適(耿雲志)
第一編諸子評議
諸子不出於王官論3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後9
論墨學15
漢初儒道之爭23
司馬遷替商人辯護26
再論王莽32
歐陽修的兩次獄事35
記李覯的學說40
第二編治學門徑
再談談整理國故59
讀《北史》雜記63
古史討論的讀後感69
介紹幾部新出的史學書78
演化論與存疑主義87
杜威先生與中國94
十七年的回顧97
第三編舊邦新命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103
名教108
少年中國之精神118
我們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122
中國近一千年是停滯不進步嗎?133
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137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144
中國傳統與將來160
信心與反省172
再論信心與反省178
海外歸來之感想184
眼前世界文化的趨向187
當前中國文化問題193
中國文化里的自由傳統201
政制改革的大路205
第四編斯人斯事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217
對於滬漢事件的感想228
五四運動紀念232
愛國運動與求學240
追想胡明復245
追悼志摩251
國府主席林森先生259
追憶曾孟朴先生262
高夢旦先生小傳264
追念熊秉三先生267
“老章又反叛了!”270
《軟體動物》的公演275

序言

導讀
重新發現胡適/耿雲志
胡適是中國現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和學者之一,其國際聲望亦最隆。但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一場批判胡適的運動。這場運動的規模與影響之大,是歷史上罕見的。一代大師遭到全盤否定。從此,他的名字除了作為批判的對象,幾乎不再被人提起。因此,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年輕人幾乎都不知道胡適是何人。稍年長的人所知道的胡適,則是得自過去大批判的文字所構建的形象。
1979年,由於改革開放的政策付諸實施,帶動起一次新的思想解放運動,還胡適以本來的面目,成為思想界、學術界頗為關注的課題。那一年的5月初,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60周年的學術討論會,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會上有多篇研究胡適的論文提出,胡適作為“新文化運動的著名領袖”的歷史地位被充分肯定。這是在1949年以後的整整30年裡第一次恢復了胡適應有的一項名譽。
以這次學術討論會為開端,重新認識胡適成為學術界、知識界一個明顯的趨向。從那時以來,每年都有十幾篇,乃至數十篇研究或討論胡適的文章在全國各地發表。從1985年起,差不多每年都有一兩種研究胡適的專著出版,單是胡適的傳記與年譜,迄今已有七八種之多。而這些書受讀者歡迎的程度,遠非一般歷史著作可比,它們往往出版不久,就銷售一空,有關胡適的著作,在青年知識界尤其有吸引力。有不少青年學者選擇有關胡適的題目作他們的學位論文。
有關胡適的書今天如此受人歡迎,受人關注,胡適研究今天如此熱門,許多青年對這位前代人物表現出這樣大的興趣,我想最主要的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道義方面的。我們這個民族,歷經磨難,始終保持了一種要求公正的道義精神。大家都知道一個明顯的事實,即過去對胡適的批判是過分的,是不公正的。把胡適說得一無是處,能夠想像得出的罪名差不多都堆到胡適的頭上了。從那以後,數十年間無人敢提出任何異議,他的朋友、他的學生都無法為他作任何辯護。只有當這種“大批判”的狂熱,把國家民族推向懸崖的邊緣的時候,人們才猛醒過來,才開始平心靜氣地思考問題。數十年里造成許許多多的冤假錯案,對胡適的全盤否定自然也可算是其中之一。當青年學子們重新走進書齋,走進圖書館、檔案室,他們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胡適——同30年來由大批判塑造出來的胡適形象完全不同的胡適。他並不崇洋媚外,更不曾賣國;他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有一顆愛國家、愛民族的心,只不過他比常人多一些理智。他並不曾毒害青年,他只不過希望青年人多學一些知識,多長一些經驗,多一點獨立思考的習慣。充其量只能說,他的一些思想言論,在那個充滿動盪和革命的年代,有一點不合時宜罷了。自然,胡適反對馬克思主義,不贊成社會主義,反對共產黨,尤其反對暴力革命。在這些方面,人們盡可以批判他。但對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對手進行批判是一回事,進行口誅筆伐、把人搞臭、打入十八層地獄則又是一回事。我們不能不承認,過去那樣對待胡適,是很不公正的。古語云,不平則鳴。既然過去做得不公正、不公平,現在人們希望和要求恢復公正,就是很自然的了。所以,對胡適研究,現在學術界,特別是青年學子們普遍發生興趣,普遍地希望了解一個真胡適,實有其必然性。
第二方面的原因,則是一種客觀的需求,一種時代的回應。胡適有些思想和主張,當年頗有不合時宜的地方。現在和過去大不相同了,過去是戰爭、動盪、充滿內憂外患的時代,是很容易使人們走上革命道路的年代。現在,全體人民希望安定,熱望在和平的環境中進行改革和建設。第一是要改革,第二是要建設。不改革,國家不能進步,不能發展;不建設,無以圖富強,無以圖幸福。但改革和建設都只能在安定和平的環境中進行。這種客觀形勢的重大變化,必然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胡適的思想主張,除了純粹的學術內容以外,歸結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和平地改革,和平地建設。當然,他的改革和建設都是以西方已開發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模式,這同我們今天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然有不同。但是,在方法論的意義上,在知識和經驗的層次上,美國的也好,歐洲國家的也好,任何已開發國家的優秀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借鑑。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作為中國人的胡適,他的思想、主張、學識和經驗,何以不能參考借鑑呢?今天,人們對胡適的著作、胡適的思想,所以表現出那么大的興趣,實則,最重要的原因正在於此。這也正是我們這些研究胡適的人,不避嫌疑,撇開成見,努力探究胡適思想的真實內容和實際意義的最大動機。
根據我個人的研究所得,胡適的言論著作中,至少有以下幾點是特別值得今天的中國人加以思考、加以借鑑的。
(一)充分理性地面對一切挑戰。
他要求人們充分考慮運用自己和前人的知識、經驗,進行合乎邏輯的思考,弄清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什麼,然後找出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方法,決不可任憑感情的衝動。任何個人的熱情,或群體的熱情(民眾運動),若沒有成熟的理性指導,必難持久,必難有成。理性是我們人類真正的優勢所在,是我們獲得進步、獲得發展的真正憑藉。所以,無論在順利的時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決不可任憑感情蒙蔽我們的理性。這在和平改革和建設的年代,是極端重要的。
(二)提倡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的改革,反對“目的熱,方法盲”。
過去人們責備胡適主張一點一滴的改良、反對革命,但是,在和平改革的年代,在建設的年代,不可能用革命戰爭年代那套辦法來解決問題。改革的事業,建設的事業,不可能有痛快的“根本解決”,只能循序漸進,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當年胡適提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主張時,李大釗並沒有完全否定胡適的意見,他承認胡適的說法有合理的一面。如果完全拒絕對一個一個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尋找解決方法,不但改革和建設的事業難以有成,就是革命戰爭也無法取得勝利。提出一個美好的目標是很容易的,但解決通向這一目標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胡適始終告誡人們要關注眼前的具體問題,要從實驗中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把目標當作事實,不要醉心於口號和主義,而要把最大的注意力用來解決具體的問題。這些見解,如果說在過去的年代,不能為人們所接受,那么,在今天這個改革和建設的年代,人們只要不被偏見所蒙蔽,必然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
(三)反對武斷迷信,提倡獨立思考。
我們這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有許多優秀的傳統,值得珍視和發揚。但不容否認,也確有一些不好的遺傳,有待我們去克服。例如,科學思想、邏輯思想欠發達,有權發號施令的人容易武斷,而無權無勇的小民則易於迷信,迷信古人,迷信教條,迷信權威。武斷就不尊重事實,不研究事實,專己恃強,濫唱高調,以想像代替事實,隨意下決心,隨意盲動,碰得頭破血流之後,往往還不肯虛心總結教訓,而是怨天尤人,下一次還要故技重演。不用說人們也知道,在現代的改革和建設事業中,這種思想方法和作風是絕對要不得的。必須提倡科學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隨時注意觀察事實、研究事實,不說沒有根據的話,不做沒有把握的事,不隨意下決心,不熱衷於唱高調,時時力戒武斷和迷信的思想弊病。
如果說武斷帶有明顯的主觀主義唯意志論的色彩,那么迷信則是太無主觀、太無獨立意志的表現。在中國有長期專制主義的歷史傳統,造成這樣兩極的現象是並不奇怪的。胡適一生都堅持反對這種兩極的不健全的思想傾向,反對對名詞、口號的迷信,反對各種形式的教條主義,提倡獨立思考,提倡不信任任何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這樣一種態度,這樣一種健全的思想習慣的養成,對於從事現代化的改革和建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四)以開放和自信的心態對待中西文化。
差不多從19世紀中期以來,由於西方文化的衝擊伴隨著列強侵略而來,大多數中國人在內憂外患的困境中都難以擺脫中西文化衝突引起的困惑。胡適本人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初到美國時,他還是一個對西方文化懷有強烈戒心的人。但寢饋久之,他逐漸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第一,他明白地承認西方文化的長處;第二,他相信,不同質的文化是可以互相融通的,因為人類的文化在本質上是有同一性的。他在二三十年代極力提倡以一種開放而自信的態度來對待中西文化。第一,要開放,要虛懷迎受優秀的世界文化。第二,要相信兩種文化長期接觸、融通之後,本民族的優秀的東西決不會消失,在中西結合的基礎上,會產生一種適合新世界和新時代的新文化。可惜,胡適生前死後,他的中西文化觀常常被誤解,被說成是所謂否定傳統、不要祖宗的“全盤西化”。為了和這種所謂“全盤西化”針鋒相對,不少的人,動輒拿祖宗的文明來炫耀、來安慰自己。當遇到民族危難和任何阻擋進路的困難問題發生時,他們就躲在祖宗的神龕後面,指望祖先顯靈去降妖捉怪,替他們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當然,胡適的見解並非都十分正確,無可挑剔。他在批評傳統文化、批評國粹主義的時候,頗講過一些過激的錯誤的話,這正是一些並非頑固保守的人也不贊成他的意見的原因之一。但從總體上說,相對於那些迷信祖宗、迷信古董的人來說,胡適的文化心態畢竟是開明的。他一生都在努力溝通中西文化,希望新一代的中國人,在總結自己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世界的新文化,理當比他們的前輩更高明一些。我認為,人們只要撇開先入的成見,在胡適那裡,肯定可以得到一些處理今天的文化衝突時可以借鑑的東西。
(五)中國百業待興,應以樹人為本。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滯後的國家,實現現代化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改革和建設千頭萬緒,究竟什麼是根本?胡適早在留學時期就認識到,中國應以樹人為本,以教育為本。他歸國時,打定主意要在思想文藝方面為國家建立一個改革的基礎。這正是從樹人為本的觀念出發的。胡適一生主要服務於教育事業,所以,他的心思精力絕大部分也是用於教育,用於樹人。他在任北大校長時,提出爭取學術獨立的十年計畫。所謂獨立,就是通過扶持若干個重點的大學和科學學術機構,培養出一大批世界水平的人才,使國家在教育、科學和技術方面可以在世界上占一席地位,使國家現代化具備最重要的基礎和前提。胡適所堅持的在現代化事業中應以教育為本,以樹人為本的觀念,並非是他個人的獨創,實則是世界上一切已開發國家的共同經驗。
(六)關於青年人的使命。
青年決定著國家民族未來的命運,所以世界上一切有遠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特別關注青年。從歷史發展的觀念出發,青年人最大的使命就是儘可能地繼承和掌握前人的知識遺產,訓練和發展自己的能力,以便推進國家民族的進步。自然,各個國家、民族在發展進程中會遇到各種特殊的情況。有時,當遇到危機的時刻,也許需要青年人擔當起特別的責任,甚至需要他們做出生命的犧牲。但即使是在革命和戰爭的年代,青年人也仍然以學習和訓練自己為最基本的責任。因為革命和戰爭同樣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胡適生前對青年人發表過無數次講演,他總是強調青年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學習和訓練自己,掌握一些真正的本領和技能,使自己成為國家社會的有用之才,將來才有報國的機會。當年,他的言論頗受到一些革命青年的反對。他們認為胡適是拉青年人的後腿,不讓他們投入革命。但今天我們是處在改革和建設的時代,重溫胡適先生當年苦口婆心忠告青年認清自己的基本使命的話,就有不同的意義了。
(七)關於個性主義。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影響巨大的啟蒙思想家可以舉出許多人,但我覺得可以三個人為代表:一個是嚴復,他把進化論的思想介紹給中國人,使人們明白世界進化大勢,明白國家民族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從而投袂奮起。另一個是梁啓超,他要人明白,要建立新的國家,必須從“新民”做起,有了新的國民,才能有新的國家。第三個人,就是胡適,他叫人明白,自由平等的國家決不是一群奴才能夠建設起來的。要爭取國家民族的自由,必先爭個人的自由;爭個人的自由,就是爭國家民族的自由。個人自由最重要的基點是要確立個性主義。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自己是堂堂的一個人,有獨立的人格,有應盡的責任和應享的權利,有自己應做的事業。一個人要想有益於社會,必先把自己鑄造成器。這些思想,過去通通被誤解成狹隘的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現在,人們的頭腦比過去清楚得多了。如今受過一定教育的青年,幾乎人人都喜歡說一句話:“努力實現個人的價值!”他們應該懂得,個性主義,亦即“健全的個人主義”,其真意義正是在努力服務於社會的事業中實現個人的價值。胡適當年已意識到人們可能曲解個性主義,所以他提出“社會的不朽論”,讓人們了解: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永久價值的人,唯一的辦法是確立服務社會的觀念,為社會人群謀利益,在促進社會的無窮髮展中實現個人生命的真價值。

胡適言論著作中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的,並不止於上述這些。但對以上所舉各點,如果我們能摒除成見,認真研究,加以借鑑,當可獲益匪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