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4.68~6.75。正模體長6.75:頭胸部長1.80,寬1.35;腹部長5.22,寬2.25。背甲杏黃色,頭部具褐色細邊,胸部邊緣具1列相對較長的淺褐色細剛毛。頸溝和放射溝的顏色較背甲稍深。中窩呈倒“V”字形,淺溝狀。兩眼列均後凹。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3:0.05);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15:0.10);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長0.30,前邊寬0.25,後邊寬0.30。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10)。額高0.05。螯肢杏黃色,遠端顏色較深;前齒堤具3齒;後齒堤也具3齒,其中第1齒最大。下唇和顎葉淺灰褐色。胸板淺褐色。步足淺黃褐色,各足的脛節、後跗節和跗節末端黑色。各足均具少量非常弱的淺黑色小刺。腿節Ⅰ具5~6根前側刺,脛節Ⅰ具3根前側刺。腿節Ⅰ、Ⅱ的背面各有2列聽毛,腿節Ⅲ有3列聽毛,腿節Ⅳ有2列長聽毛,聽毛列的長度占腿節長度的2/5。步足測量:Ⅰ 12.42(3.51+3.96+3.96+0.99), Ⅱ9.00(2.79+2.79+2.61+0.81),Ⅲ4.67(1.53+1.30+1.26+0.58),Ⅳ7.22(2.70+2.25+2.25+0.72)。足式:1,2,4,3。
腹部背面觀呈三角形,中部較兩端粗,肩部隆起,末端向後上方伸展,呈短尾狀。背面銀白色,具3條土黃色縱條紋,中間一條具3對分支,兩側的縱條紋後端不與中間的一條匯合,腹部近末端具一倒“V”字形的黑色斑,腹部末端黑色。腹部側面和腹面土黃色,側面中央具一條弧形銀白色縱條斑,腹面中央具銀白色寬頻。外雌器區域明顯寬大於長,中隔呈鏟狀。
雄蛛
體長2.61~4.95。一雄蛛體長4.95:頭胸部長1.89,寬1.35;腹部長3.15,寬1.17。背甲的顏色、眼的排列、螯肢齒的排列以及下唇、顎葉和胸板的顏色近似於雌蛛。第1步足較雌蛛的細而長。第1步足的腿節有5~6根前側刺,脛節有3根前側刺。第1、2步足的脛節、後跗節和跗節腹面無齒狀短刺。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2.82(1.29+0.27+0.75+0.51);步足Ⅰ18.99(5.22+6.30+6.12+1.35),Ⅱ12.80(3.87+4.14+3.89+0.90),Ⅲ6.66(2.07十2.16+1.71+0.72),Ⅳ10.21(3.42+2.97+3.06+0.76)。足式同雌蛛。腹部長卵形,背面土黃色,散布銀白色斑點,後端的黑色斑近似於雌蛛。腹部腹面和側面土黃色,銀白色斑不像雌蛛的那樣明顯。觸肢脛節明顯長於跗舟,引導器的背側導片稍扭曲成“S”形。
鑑別特徵
本新種的形態非常近似於王氏銀鱗蛛L.wangi,但其腹部末端具一菱形黑斑;外雌器區域明顯寬大於長;雄蛛觸肢器的引導器的背側導片稍扭曲成“S”形,而不同於後者。地理分布
雲南(大理市)。--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拉丁目名 | Araneae |
中文目名 | 蜘蛛目 |
拉丁亞目名 | |
中文亞目名 | |
拉丁科名 | Tetragnathidae |
中文科名 | 肖蛸科 |
拉丁亞科名 | |
中文亞科名 | |
拉丁屬名 | Leucauge |
中文屬名 | |
拉丁種名 | zizhong |
中文名 | 自忠銀鱗蛛 |
拉丁亞種名 | |
命名人 | Zhu, Song & Zhang |
原始屬名 | |
原始文獻 | Zhu, M. S., D. X. Song & J. X. Zhang.,2003. Fauna Sinica: Invertebrata Vol. 35: Arachnida: Araneae: Tetragnathidae. . Science Press, Beijing, vii + 418 pp. .; |
同物異名 | Leucauge zizhong Zhu, Song & Zhang; |
海拔上限 | |
海拔下限 | |
特有種 | |
國內分布 | 雲南, |
資料來源 | CoL China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