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臨高角解放海南紀念塑像於1996年10月建立。占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主要由“解放海南紀念 塑像”、“多媒體演示中心”組成。紀念塑像高l8米,花崗岩砌成,屹立於臨高角海灘礁石上。塑像中渡海作戰的解放軍戰士高舉鋼槍,寓意渡海作戰任務的勝利完成;瓊崖縱隊戰士高舉紅旗,寓意瓊崖革命23年英勇鬥爭,紅旗不倒。塑像底座正面是國家主席江澤民題詞:“軍民共鑄熱血豐碑,解放海南業績永存”,背面為解放海南島戰役簡介。多媒體演示中心面積1100平方米,分為展廳和幻影成像廳兩部分。展廳主要展示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相關的影視資料與實物展覽,同時展示了瓊崖革命英勇鬥爭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程。幻影成像通過先進的技術,描述了海南解放前夕瓊崖縱隊配合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的感人場面。
意義
1949年底,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組成渡海作戰兵團,由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十二兵團副司令員兼四十軍軍長韓先楚等統一指揮,立即著手進行渡海作戰準備工作。另一方面,蔣介石為了加強海南島防禦,成立了海南防衛總司令部,由一級上將薛岳(字伯陵)任防衛總司令,統一指揮海南島上的國民黨陸海空軍。從內地逃到海南島的國民黨殘兵敗將,加上原駐島國民黨軍,共10多萬人,在50艘軍艦和30多架飛機的配合下,組成陸海空立體防禦體系,妄圖以海據險,長期固守。
在廣州作戰會議上,人民解放軍確定了在瓊縱接應下偷渡和主力強渡相結合的作戰方針。1950年3月5日至31日,解放軍近一個師的兵力兩批四次偷渡成功,為實施大規模登入作戰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4月16日,歷史性的大規模渡海總攻正式開始,解放軍四十軍和四十三軍強渡瓊州海峽。國民黨軍憑藉海空軍的優勢,組織一支龐大的艦隊,妄圖將解放軍阻截在海面上。解放軍由機帆船改裝的護航土艦隊,擊傷敵艦數艘,重創敵旗艦,敵艦隊中將司令斃命。
17日凌晨,在瓊縱接應下,西自臨高角東至雷公島的瓊西北漫長的海岸線上,解放軍一舉突破“伯陵防線”。登入部隊在黃竹、美亭地區與敵軍主力相遇,展開了海南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殘酷的一次決戰,殲滅了海南島國民黨軍主力,徹底摧毀了薛岳的防禦體系。國民黨軍全線潰逃, 解放軍乘勝追擊,將紅旗插到了天涯海角。5月1日,海南全島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