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道情皮影戲

臨潼道情皮影戲

臨潼道情皮影戲在我區已有100多年歷史,經過不斷的發展、創新、傳承, 臨潼道情皮影是一台白天演奏木偶,晚上演道情皮影戲,操作皮影的藝人講究能挑、能肘,動作和諧。劇團由7—10人組成,大部分演員身兼多職,臨潼道情皮影戲唱腔獨特,聲音高昂動聽。

內容介紹

臨潼道情皮影是一台白天演奏木偶,晚上演道情皮影戲,操作皮影的藝人講究能挑、能肘,動作和諧。劇團由7—10人組成,大部分演員身兼多職,臨潼道情皮影戲唱腔獨特,聲音高昂動聽。

主要特徵

主要有下列特徵:
1、已走出家族傳承;
會走路的皮影會走路的皮影

2、演出舞台比較簡單;
3、演出人員較少(一般7—10人就能組成一個皮影社);
4、演出的對象大多為農村廣大民眾,以後逐步走進城市進行演出。

主要價值

1、臨潼道情皮影戲是一台白天演奏木偶,晚上演關中道情的皮影戲,操作皮影的藝人講究能挑、能肘、動作和諧。整個皮影社全體演員要身兼多項技能。
2、臨潼道情唱腔獨特,聲音高昂動聽,不論上句或下句唱法變化多端,留韻千變萬化,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直到十字句。在起法上也有快、中、慢三速。
..

3、臨潼道情皮影戲演唱要求十分嚴格,幾句一腔,幾句一韻,不能馬虎,只差一字都是無法演唱的。
4、舞台簡易,場面較小。
5、演出活躍。新中國成立後,李世忠的道情皮影戲演出更為活躍,從華清劇團皮影戲再到後來的紅星皮影戲,曾先後在藍田、渭南、高陵、三原、涇陽、富平、淳化、麟遊、鹹陽、銅川、商縣、周至等地演出,並在關中一帶享有極高的聲譽。
6、為皮影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臨潼道情皮影戲曾多次參加省、市組織的各種演出活動。1953年和1959年先後兩次參加陝西省民間戲曲劇種、劇目匯報演出,其中《東郭先生救狼》等獲得演出獎,李世忠獲得演出最高獎:表演一等獎。1981年臨潼道情皮影戲在西安人民大廈對外賓進行演出,受到外國友人的熱烈歡迎和稱讚。1982年,由於多種原因,道情劇停演,班子從此解散。《隔門賢》一劇,是戲曲舞台上關中道情的代表劇目,也是該劇種搬上舞台的第一個劇目,在新搬上舞台的劇目會演中曾獲大獎,且久演不衰。此劇從皮影戲搬上舞台的過程中,第一個作出巨大貢獻的就是李世忠。20世紀五十年末,長安縣文教局派員來請教李世忠,說明了要把《隔賢門》搬上舞台的構想後,得到了李世忠的熱情接待和大力支持,他向來人傳授了劇本、曲譜等。二年後,長安道情《隔賢門》在舞台上一炮打響,譽滿省城。

歷史淵源

‍臨潼道情皮影戲是1862—1982年由臨潼區行者街辦海家村李世忠創辦的。李世忠精通臨潼道情皮影戲挑、唱、吹、拉、彈、敲,是一位藝高技全的民間皮影藝術家。李世忠三代人中,每人都能包唱四五十本戲。1958年大躍進中,縣政府將李世忠收編為華清劇團皮影戲,更名為“紅星皮影社”,他本人為社長,以後單獨活動,業務上受文化館指導。紅星皮影社1953年和1959年先後兩次參加陝西省民間戲曲劇種、劇目匯報演出,其中《東郭先生救狼》等獲得演出獎,李世忠本人獲得最高演出獎;表演一等獎。1962年又將紅星皮影社更名為“臨潼道情皮影社”,明確了皮影社為集體性質的縣級文化事業單位,李世忠為臨潼道皮影社社長。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皮影社被迫解散,李世忠回到了農村行者海家村。1978年,臨潼縣人民政府恢復了“臨潼道情皮影社”,李世忠又帶領他的一班人馬再次進了縣城,進行演出活動,團長還是李世忠。1982年因多種原因皮影戲停演,李世忠再一次回到農村,此一回,便成了永久,直到1996年病逝。1962年,臨潼道情皮影社成立,同時在全縣招收學員,盧學林一考即被錄取,由一名高小學生變成臨潼道情皮影社演員,每月三十二斤標準糧,三塊零用錢一直拿了三年,五元拿了二年。跟著老藝人,常年演出在外。曾在藍田、渭南、高陵、三原、涇陽、富平、淳化、西安周邊及臨潼增內演出。在臨潼道情皮影社人員結構上,年齡懸殊特別大。盧學林年齡最小十三歲,最大的七十多歲。盧學林十五歲就被推到司鼓位置,同時一人身兼六樣樂器。十六歲就開始演唱,並逐漸成為台柱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因只能演新戲不準演老戲,從此演出場次大大減少,1967年,在當時的運動下,皮影被化為灰盡,演出停演,皮影社解散,演員各奔東西,自尋飯碗。盧學林和其他老藝人一樣回到農村。1973年,回到農村的盧學林在大隊的支持下,成立演出隊,劇目只演寓言戲和現代戲,收入歸大隊,大隊給演員記工分。這種演出持續一年多後因種種原因停演。1978年,盧學林自帶乾糧四處跑,縣政府批了一個“臨潼縣半農半藝道情皮影社”,演出一年多,因多種原因又垮台了。臨潼道情皮影戲自1982年停演解散以後,老藝人相繼去世,留下的唯一徒弟盧學林一人能演奏六種樂器,能唱生、醜、淨、旦。2004年6月,日本某大學一位女教授對盧學林進行了採訪、錄像,並在日本國內進行了展出。今年元月,日本又來人對關中道情進行採訪、錄像。今年3月,西安台“關注”欄目連續在西安一台、二台、五台播出關中道情。臨潼道情皮影社僅存盧學林一人能夠演唱,盧學林為關中道情第四代傳人,也是如今最後一個傳人。

相關物品

臨潼道情皮影戲使用的樂器主要有:
1、板胡:拉秦樂器,發音高亢、響亮,聲音穿透力強。
2、二胡:拉秦樂器,音色柔和、表現力豐富,擅長於表現細膩的抒情樂章。
3、板鼓:在道情皮影戲中為唱腔擊拍和渲染氣氛,同時還起指揮樂隊的作用,它的聲音穿透力強。
4、小鼓:擊音比大鼓高,音色的變化不如大鼓明顯,聲音較結實,餘音較短
5、梆子:為兩根大小不等的硬木棒製成。音色清脆、堅實,常為唱腔擊拍。
6、嗩吶:吹奏樂器。音量宏大,聲音粗獷,常作為領奏樂器使用。
7、揚琴:又名洋琴,音箱木質,上張鋼絲弦,用兩支琴竹擊奏發音。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靈活,音域寬廣。
8、竹笛:吹奏樂器。笛聲清脆、明亮,音量較大,技巧豐富,表現力強。
9、大鼓:又稱堂鼓。鼓框木製,兩面蒙皮,發音低沉,餘音較長,常起掌握樂隊演奏的起落和印象力度、速度變化等作用。

10、笙:吹奏樂器。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優美、豐滿,是吹打樂器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11、漁鼓:是臨潼道情的特有樂器,也是傳承下來的唯一一件樂器。漁鼓在演奏時發出“噌噌”“嗡嗡”“嘭嘭”之聲,在笙、簫、管、笛等弦樂中,顯得格外悅耳動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