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是會通河和通惠河的連線處,為了調節水位便於航運,臨清城內有很多段運河和古閘橋。鰲頭磯之名緣於特定的地理環境。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當年的會通河在靠近衛河附近分為兩支,分別在南北兩處流入衛河,因此,在會通河與衛河之間形成了一塊周圍環水的狹長陸地,人稱“中洲”。鰲頭磯處中洲突出之地,明代正德年間在此疊石為壩,狀如鰲頭,兩支運河上的四處河閘象鰲的四隻足,廣濟橋在鰲頭磯後象其尾,明代臨清知州馬綸為觀音閣題名曰“獨占”、“鰲頭磯”,明代書法家方元煥書,以賦予其“獨占鰲頭”的意境。現尚存古建築一組,周圍樓閣環抱。北殿稱“甘堂祠”;南樓名“登瀛樓”;西殿曰“呂祖堂”;東樓謂“觀音閣”。閣建於樓上,呈方形,正檐挑角,木隔落地,玲瓏別致。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布局得體,玲瓏纖巧,古色古香,是明代北方地區典型的木結構建築群。明清兩代,運河漕運鼎盛之時,文人騷客常登臨樓閣眺望運河,見船來舟往、帆檣如林,即寄情抒懷、賦詩唱和。鰲磯凝秀遂成為運河繁榮時期臨清的一景。
相關詞條
-
鰲頭磯
鰲頭磯位於山東省臨清市區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分岔處,有一組明代的漢族古建築群,它布局嚴謹,玲瓏幽靜,院內竹影婆娑,照壁刻石相映成趣,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
歷史沿革 名稱來源 旅遊事項 -
臨清州
明初,廢臨清萬戶府,諸王練兵於教場,設臨清衛。明弘治二年(1489),升臨清縣為臨清州,領館陶縣、邱縣,屬東昌府,治所在今臨清市紙馬巷一帶,後遷往磚城。...
簡介 歷史淵源 歷史沿革 臨清洲的傳說 -
螯頭磯
螯頭磯,位於山東省臨清市汶河分汊處,是京杭大運河岸邊的標誌性建築,是歷代名人墨客登臨攬勝賦詩抒懷之所。螯頭磯古色古香,是中國歷史文化寶貴的遺產。
簡介 景區氣候 周邊旅遊景點 周邊購物場所 周邊餐飲住宿 -
臨清民居
臨清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典範之一,位於臨清市城區運河沿岸。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清民居包括冀家大院、朱家大院、汪家大院、趙家大院等眾多民居。大部分...
歷史背景 文化價值 建築特點 -
臨清十景
臨清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漳衛河與古運河交匯處,與河北省隔河相望。臨清歷史悠久,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英鳳嶺鍾 鰲磯凝秀 泥寺春暉 塔岸聞鍾 -
臨清賦
《臨清賦》,全名“《臨清賦(並序)》”,文體屬於辭賦作品。作者金學孟,當代著名辭賦家,韻文賦派鼻祖。其賦尾曰:“若夫以此自警自醒自察自勉兮,臨清豈不飛船...
基本資料 -
山東臨清
臨清市屬省直轄市現暫歸聊城代管,居魯西,臨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在此穿過,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及濟邯...
歷史沿革 歷史文化 經濟建設 -
臨清的名勝古蹟
臨清的名勝古蹟:運河鈔關、舍利寶塔、清真寺、鰲頭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