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貢磚

臨清貢磚

”二是促成皇家指定在臨清燒造貢磚的外部原因:臨清傍臨運河,貢磚燒成檢驗後可直接裝船解運京師。 為保證磚的質量,明清兩代的臨清磚窯,都有一套嚴格的技術操作規程。 幾百年來,此磚不鹼不蝕,質地仍堅硬如石,顯示了臨清貢磚燒制工藝的高超。

簡介

臨清貢磚明清兩代 “歲征城磚百萬”,當時臨清每年的貢磚燒造實際數量應遠遠超出幾百萬塊的貢磚數量。據考證臨清官窯多分布於運河兩岸。明清兩代臨清為州,後升為直隸州管轄夏津、武城、邱縣、館陶四縣。官窯的分布應以臨清為中心,南至現河北省館陶縣境內,北至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夏津縣,東至現臨清魏灣鄉,原清平縣的漳衛運河及會通河兩岸。在此區域內窯窯相連,常以群聚,康熙時客居臨清的江南文士袁啟旭曾賦詩吟詠燒磚情形:“秋槐月落銀河曉,清淵土裡飛枯草。劫灰屬斤 盡林泉空,官窯萬垛青煙裊。”

土質特別

皇家建設所需貢磚在距京城迢迢幾百里之遙的臨清燒造,其原因有兩種。一是燒造貢磚必須所具備的內部原因:首先臨清當地的運河淤積土質好,俗稱“蓮花土”,細膩無雜質,沙粘適宜,用這種土燒出的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茁實,不鹼不蝕;再者當地的燒造工藝技術嫻熟、獨特。燒出的磚品種齊全、色澤純正、形狀規整。有詩云:“朱花鈐印體制精,陶模範埴觚稜好。”二是促成皇家指定在臨清燒造貢磚的外部原因:臨清傍臨運河,貢磚燒成檢驗後可直接裝船解運京師。詩曰:“玉河秋水流涓涓,舳艫運磚如絲連”。並且當時臨清是衛所重鎮,屯兵擁眾,又是國家儲糧基地,還是商業都會,可以嚴格控制各地派出徭役滋事生變,滿足窯工生活日用所需。

由於臨清傍臨運河,運輸方便,土質特別,水質不鹼,成為當時生產貢磚的首選之地。於是在臨清劃地建設官窯數百座,專設“工部營繕分司督之”。至清代末,燒磚工藝延續達500多年。臨清貢磚除用於北京皇宮等建築外,廣泛用於全國各地。

燒制工藝

臨清貢磚燒制工藝包括:選土、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驗坯、裝窯、焙燒、洇窯、出窯、成磚檢驗等複雜的燒制工藝。臨清貢磚生產工藝複雜精細,且用土講究,用當地特有的“蓮花土”以及漳衛河水(俗稱陽水)燒制的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茁實,不鹼不蝕”。
為保證磚的質量,明清兩代的臨清磚窯,都有一套嚴格的技術操作規程。燒磚用的土,過完大篩子,還要過一遍小篩子,然後再象濾石傑一樣,將土用水過濾,濾滿一池,待泥沉澱後,再從濾池中將泥取出,用腳反覆踩勻,才能用來脫制磚坯。這和燒制陶器的備泥技術差不多。
脫制磚歪是所有工序中最耗體力的一道工序。具體做法是:先在磚模里舖上一層濕布(以便傾倒),然後從踩好的泥堆上取下一塊約七八十斤重的泥團,經過反覆摔揉加工,最後用力摔入磚模中。泥團的大小和用力的大小既要保證磚模的四解四棱填滿填實,又要保證不能因泥團而小而添泥,還則磚坯入窯後燒不成一體。率好後,把帶泥的磚模搬到合適的地方倒出來即可。各窯場都設專人檢查磚坯質量,稜角分明,光滑平正方為合格,不合格者要毀掉重做,因此,一個最好的工匠,一天也只能部400塊磚坯。一般的,一天也就脫二三百塊。
脫制好的磚坯晾乾之後便可裝 窯燒制了。燒磚用的燃料是豆秸或棉柴,因其火旺且勻。燒窯是一項複雜的技術活,必須由經驗豐富的火把勢掌握火候。每窯磚必須燒制半個月方能停火。停火後不能立即出窯,此時的磚是紅色而非青色。要在窯頂預留的水槽內放水,讓水慢慢滲入窯中,水不能太多太急,否則會使窯體炸裂,這稱為洇窯。洇窯約六七天時間,洇畢便可出窯了。由於非雨季可大量積存磚坯,故各窯都能常年連續燒制。燒磚用的豆秸或棉此因用量甚巨,需專門籌措。每燒磚一 窯,約需此“八九萬斤不等。辦柴州縣,除東昌府外,有東平、東阿、陽穀、壽張八處,每年領價辦柴運送各窯”。“各州縣辦柴,俱由運河載送,其清(平)、茌(平)、博(平)、三縣,皆附近窯廠,不通水道。官憫其陸運之艱,往往挾資就州境採買。以至昨一個附近豆秸和棉柴的價格常常居高不下。

遍及南北

現在北京故宮、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各城門樓、鐘鼓樓、文廟、國子監及各王府建設中所用的臨清貢磚比比皆是,處處可見。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皇家陵園建設中所用的“壽工磚”也由臨清燒造。此外南京中華門城牆、玄武橋,曲阜孔廟,德州減水壩,張秋鎮荊門、阿城、七級等閘壩等處也相繼發現臨清貢磚,這些磚至今不鹼不蝕、敲擊有聲,500多年的歷史中,臨清燒造貢磚時間之長、數量之大是中國任何地方無法比肩的。
臨清貢磚生產工藝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取得的獨特經驗,明清時期用此工藝生產的大青磚已被故宮等多處世界級文化遺產建築所用。 幾百年來,此磚不鹼不蝕,質地仍堅硬如石,顯示了臨清貢磚燒制工藝的高超。臨清磚開發並恢復生產後,已用於蓬萊水城成都杜甫草堂的維修,現正擴大生產規模, 以滿足全國各地古建築的修建使用如今,臨清貢磚燒制技藝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