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田莊吹腔

臨清田莊吹腔是流傳於臨清松林田莊一帶的古老戲劇曲種,至今已有近300百年的歷史,據考是由秦腔、徽戲、明清時曲吸收當地民歌而形成。田莊吹腔始於乾隆26年前後(1761年)由河北南宮侯姓者傳入,乾隆30年(1765年)南巡迴鑾駐蹕臨清州,觀看此劇,龍顏大悅,並賜名為“吹腔”流傳至今。

田莊吹腔表演風格

“田莊吹腔”從俗曲小令到化妝演唱再到舞台表演,經過長期實踐,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特長,最後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表演程式,展現出粗獷豪放的音樂風格。如武將亮相,必須先進行踢腿、飛腳、翻身等一系列動作,以雙腳齊跳表示發怒。我國戲曲特有的“虛擬化”、“寫意化”的表演在“吹腔”表演中也得到了體現,如《龍舟會》表演,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屈膝虛坐,紋絲不動,以及整個演出只有小姐、丫環和書生三人,通過細膩的表演和身段動作的配合,卻表現出三人在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的情景。

“吹腔”程式化表演較為固定,如旦行講究“青衣走,大甩手,小旦走,起風擺柳”。“推圈”要邊推邊走:“花臉過頂,紅臉與眼齊,小生與嘴齊,旦角齊胸,小丑單指”,也有“小丑似小生,小生似小旦”的說法。除此還有翹腿、劈叉、打飛腳等功夫 。

田莊吹腔近代發展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田莊吹腔多次參加省地匯演並獲獎,呈現了又一個繁盛期。1953年,主演趙連仲在山東青年藝術匯演中獲得獎章一枚。同年,藝人趙金鑄等進京演出受程硯秋夫婦接待,聽唱了多段吹腔曲牌後高興的答應了支持他們成立專業劇團的要求,命名山東清評劇,並給演員鑄發了銅質獎章,為他們演唱的傳統曲目《掛龍燈》進行錄音,組織討論,不少專家學者給與很高的評價以表鼓勵與支持,臨別贈送六莽六靠八套官衣和頭飾。

田莊吹腔曲牌古樸典雅,吸收了秦腔、弋陽腔、漢調、徽調等特點,形成了多種吹腔的吹腔戲,所用曲牌有山坡羊、朝陽歌、鎖南枝等百餘種。傳統劇目數量甚多,分大中小三類,共70餘個,內容涉及到春秋戰國、三國兩晉、隋唐五代、唐宋明清多個朝代,代表作有:《王玉榮思夫》、《貂蟬思夫》、《王小趕腳》、《補缸》、《十字坡》等。 1964年以後,臨清劇團利用吹腔曲牌排演了不少現代戲,如《奪印》、《紅燈記》、《朝陽溝》等。

田莊吹腔是我國古老唱腔的代表,對研究我國戲曲聲腔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該團體人員至今保留相當一部分手抄本劇目(有些已存入中國戲曲研究院),對研究中國傳統劇目和戲劇的發展有重要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