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店行政村

臨河店行政村屬東明集鎮一個自然村,位於縣城西南12公里、鎮政府駐地西8公里處。村落呈長方形,東西長2千米,兩條東西大街,四(柳樹)馬(房)路從村中南北穿過,交通便利,南臨謝寨引黃閘一乾渠,北靠賈河,排灌方便。全村共有264戶、978人,耕地面積2280畝,沙土淤地各半,土質肥沃,適宜小麥、棉花、西瓜等作物生長。

地理位置

臨河店村始建於明崇禎年間,當時村前有一處河流渡口,並開有住宿小店,故名臨河店。村民有胡、王、梁、聶、袁、馮、陳、谷、劉、毛、段等11個姓氏組成。胡姓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7)由本縣胡屯遷來,現有85戶、324人;王姓於乾隆五年(1740)由本縣東葛村遷來,現有60戶、200人;梁姓,從本縣雙井村遷來,時間不詳,現有50戶、180人;聶姓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從菏澤李八老村遷來,現有36戶、124人;袁姓於光緒六年(1880)由本鎮杜莊村遷來,現有15戶、60人;馮姓於道光二十九年(1850)從本縣馮口村遷來,現有6戶、32人;陳姓於光緒六年(1880)從本縣霍莊村(已消失)遷來,現有5戶、22人;谷姓於1964年從本縣杜莊遷來,現有3戶、15人;劉姓於光緒八年(1882)從本縣王官營村遷來,現有3戶、13人;毛姓於1907年從長垣大寨遷來,現有3戶、12人;段姓於1947年由本縣段莊村遷來,現有3戶、12人。該村原居民在1960年有10人遷新疆,1962年有5人遷黑龍江。

歷史記載

臨河店村在清末屬東明縣第七鄉;民國初期屬東明縣第一區;1944年屬東垣縣第二區;1947年屬東明縣第八區;1955年屬齊王集鄉西大屯小鄉;1958年屬齊王集公社;1961年屬沙窩公社;1979年屬臨河店人民公社(鄉);2001年至今屬東明集鎮。

臨河店人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早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村民聶俊和受國家派遣,協同法國作戰,兩年後回國。1934年,兵匪猖獗,社會動亂,為保衛村莊安全,並與周圍村莊的紅槍會聯合組成聯防會。1935年秋,紅槍會聯合會在二分莊與混子(土匪)交戰,該村會員胡世成在戰鬥中英勇犧牲。1940年4月12日,駐紮在本村的八路軍某部向盤踞在段莊村的偽石友三部隊發起攻勢,村民王留強、胡建奎、毛天才、王德新等20多人組成支前隊,給八路軍當嚮導,運物資,搬梯子,抬擔架,為戰鬥的勝利做出了貢獻。1947年,村民梁志安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村里先後成立了有30多人參加的村農會和10餘人參加的兒童團等民眾革命組織,在打土豪、鬥地主、減租減息鬥爭中做了大量工作。

臨河店村文化底蘊深厚。1932年,國民黨政府在該村創辦初級國小,由張繼成執教,學生20多名,開設課程有國文、算術、美術、體育、音樂等。1941年,梁俊停在該村辦私立國小,學生近20名,學生給教書先生兌糧食,麥、秋各兌一次,按年級由低到高分別兌1、2、3斗作為束脩。建國後,1950年政府在該村辦國小一處,有一個1—4年級複式班,教師1人,學生20名。1979年,由大隊自燒磚,投資1萬多元擴建臨河店國小,新建校舍10間,設5個教學班,有教師9名,學生100多名。1992年,村里投資3.5萬元,建標準教室7間,成立了臨河店中學。2002年更名為東明集鎮第二國中,新建教學樓一座,規模擴大到12個班,1000多名學生,40多名教師,教學設備齊全,教育質量上乘。自恢復高考以來,全村有30多人考入大中專院校。胡廷君、胡艷華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村民文化素質大大提高。

人傑地靈

臨河店人熱愛文娛活動。1942年,由胡繼臻領班,組建了大平調戲班,演職人員18人。排演《點將》、《打虎》、《困河東》、《表燕京》、《黑雨露》等劇目,在本村和周邊村莊演出,其中王合強的“黑臉”、梁書明的“紅臉”、王文明的“花臉”唱得尤為出眾,很受觀眾喜愛。1991年,村里投資3萬多元,建起了文化大院。2004年,24名中老年村民組織了中老年秧歌隊,不定期排練表演。村民文化生活十分活躍。

農商並舉是臨河店人的優良傳統。

建國前的臨河店,鹽鹼、內澇、風沙三害俱全。村東的大沙丘綿延至邢莊,大風一刮,漫天黃沙飛揚。村南是大窪坑,一場大雨過後,周圍的雨水都集中到這裡,一片汪洋,出村就得坐船。過了大坑就是白茫茫的鹽鹼地,到處建滿了曬鹽池。地理環境惡劣,土質瘠薄,糧食產量極低。

1951年,在村東進行大規模育林封沙,300餘畝的沙堆地得到初步治理。1963年在村南搞台田建設,200多畝鹽鹼澇窪地有了收成。1974年,實行了土地劃方調整,修築生產路8條,以路帶溝,開挖溝渠5千多米,建橋閘10座,完善了農田水利設施,路旁栽植楊樹4千多棵,最佳化了生態環境。1975年,實行大兵團作戰,車拉人抬,平整土地,村東南和村西地400餘畝地基本整平。1976年春,挖通村內窪地至賈河的排水渠道,長達2千多米,解決了窪地常年積水莊稼受淹和出村走路難的問題。同年夏天在賈河上修建了大渡槽,從二乾渠引來黃河水,村北600畝農田實現了引黃灌溉。1984年,架通了高壓輸電線路,同時在村南一乾渠上建進水閘3座,全村2千多畝耕地用上了黃河水。1992年和1996年,實施了引黃灌淤改土,全村1200多畝耕地和800多畝澇窪鹽鹼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淤灌後,1000多畝耕地實行了桐糧間作,植桐樹8萬餘棵,進一步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縣委、縣政府還在這裡召開了現場會。幾十年來,臨河店人經過艱苦奮鬥,綜合治理了風沙、鹽鹼、內澇,徹底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極大改善。全村有拖拉機80多部,農用機動三輪車65輛,機車、電動車基本普及,有10戶人家用上了家庭轎車。村民的住房普遍進行了翻修,換成了磚混結構的新瓦房,有20戶還蓋了樓房,村里大街鋪修了柏油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經濟情況

建國前,臨河店偏僻閉塞,商業落後,村里除有兩家雜貨店和一家鐵匠鋪外,不少人家利用農閒時間淋小鹽,靠賣小鹽養家餬口。1979年,新成立了臨河店公社,黨政機關設在該村,供銷社、糧所、稅務所、信用社等部門相繼設立了基層機構。1988年興建了集貿市場。每月逢農曆的三、八集會,前來趕集會的多達三四千人,設立攤位200多個,日交易額在10多萬元,臨河店成了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貿易中心,商業、貿易蓬勃發展。如今在臨河店大街上,僅臨河店村民經營的菸酒批發點有6家,加油站2處,農資經銷店2處,飯館3家,建材、百貨、日雜門市各1處,生意興隆,效益可觀,不少門店的資金額多達幾十萬元。沒有開設門店的村民中不少人利用閒暇時間,擺攤、趕會賣些水果、香菸、瓜籽、鞋襪、服飾等小商品,或從事修理、裝卸等業務,也掙來不少收入。

今天的臨河店農業豐收,商業繁榮,教育發展,社會和諧安定,村民們過上了富裕日子。意氣風發的臨河店人正沿著小康大道,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