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葛堽集村含東葛堽、西葛堽兩個行政村,座落在東明縣城西南12.5公里、東明集鎮政府駐地西南9公里處。南臨謝寨引黃閘一乾渠,北靠賈河。一條柏油路從村中穿過,東連四(四柳樹)馬(馬坊)公路,西通106國道。現有居民23姓,985戶,3798人,其中回族5人,白族一人;耕地6296畝。村莊呈長方形,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000米,是一處歷史悠久、交通便利、水利條件優越的農業村落。歷史記載
據《葛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葛氏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有沙堽,後又設集市,故名葛堽集。該村1911年屬東明縣第七鄉;1933年屬東明縣第一區;1944年屬東垣縣二區;1947年屬東明縣第八區;1958年屬沙窩公社;1979年屬臨河店公社;2002年屬東明集鎮至今。葛堽在明朝中期已有集市,到解放時頗具規模。村內48家地主的樓房瓦舍鱗次櫛比,十字街兩旁店鋪林立。王峰、郭留增的振興號雜貨鋪,高家、王家的三義藥鋪遠近聞名;王寶玉、楊四梅、王三保、楊保修四家的糧行,尚家的染坊,杜家的油坊,郭家的粉坊,邵天成的鐵匠爐,王寶玉、楊銀彬的木作鋪生意興隆;兩處旅館夜晚燈火通明。集市上人群比肩接踵,車馬絡繹不絕,一派繁榮景象。
舊社會黃河泛濫,土匪猖獗,民不聊生。葛堽為增強防禦能力,保護村莊安全,於明末清初建成土寨,寨牆頂寬2.5米,根基寬15米,東西長750米,南北寬550米,寨內面積為540畝。以十字大街為軸線,建東、西、南三個大寨門,東寨門匾書“興國寺”,西寨門題名“安國寨”,木製大門用鐵皮帽釘包裹。寨牆四角設有炮樓,內置八桿大白龍土炮,數支長槍,晝夜有人看守。寨外是寬50米、深2.5米的壕溝。村寨在當時對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解放後,因村莊擴建逐漸消失。
村委情況
葛堽集民眾基礎好,具有光榮革命傳統。1940年成立紅槍會,維護本村治安。1945年建立兒童團、槍班、農會等革命民眾組織。兒童團長王存生、楊沛生,帶領30餘名團員,手持紅纓槍盤查生人。槍班班長殷子山,率二十多名身強力壯的男青年,配備長短槍18支,夜間站崗巡邏,保護村莊安全。農會長王存恩、李牤牛,發動民眾開展減租減息、查黑地、鋤奸反霸鬥爭,大剎了地主階級的威風。1944年該村組織八個擔架隊,支援八路軍作戰。村民劉發合1946年參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解放軍班長,立大功一次。王月銘1935年參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最早的黨員,曾任冀、魯、豫軍區秘書,1940年在王官營戰鬥中英勇犧牲。王月仁,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冀、魯、豫軍區四分區營長,在夏營和日軍作戰時壯烈犧牲。楊秀田,1943年參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解放軍連長,1947年犧牲在東明城。這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該村1944年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村政權,王發旺為首任村長;1950年建立中共黨支部,蔡永信為首任黨支部書記。教育情況
葛堽集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明、清兩代就興辦私塾,培養出大批人才。據各族譜記載,有以王克敬為代表的生員18人,王應科為代表的武生9人,王紹武為代表的監生8人,王琚為代表的庠生7人,軍功六品王遂興、王汝馭。清朝貢生王煥,家門前立有兩根旗桿,上懸一蓬斗,門楣上掛一塊橫匾,中間“歲貢”兩個金色大字光彩奪目。清末生員王可權辦私塾一處,招收本村弟子33人。民國期間,該村建前出廈帶走廊公用學堂5間,先後有楊寨楊建峰、楊廣太,本村王月印、王恆慶任教。1938年,王仁聚辦新式學堂一處,設複式班,教授語文、算術等課程。1947年由倪景義、王義亭、黃連甫任教,三個班級,100多名學生,歷時4年。1951年建葛堽完小一處,校長張殿,6個班級,10來個教師,300多名學生,方圓十餘里的學生在此就讀。1958年建東明縣第七中學,校長桂鴻鈞,校址開始設在該村,一學期後遷到沙窩。1968年成立葛堽聯中,徐新喜、王玉章先後任校長,7個班級,15名教師,300多名學生,周圍7個村莊的學生在該聯中讀書。1975年,黨支部、村委會劃地15畝,建標準教室26間,添置桌凳、體育器材,學校面貌煥然一新。1984年聯中合併到臨河店中學,東、西葛堽兩行政村各設完小一處。東葛堽籌資10萬餘元,建標準化教室24間;西葛堽籌資14萬元,建起可容納8個班的教學樓一座;兩校同時被評為先進單位。恢復高考以來,東葛堽有大中專學生50餘人,其中本科生18人,研究生1人;西葛堽現有大專生26人,研究生1人。葛堽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解放前就成立了二夾弦玩會班,頗受民眾喜愛,曾應邀到過河南長垣演出。墜子書戲班主演王四香,喝腔渾厚,嗓音宏亮,享譽縣南一帶。1946年成立高蹺隊,逢年過節化妝演出,受到民眾好評。郭殿選、顧桂芝夫婦原在本縣曲藝隊,後回到本村演唱的《小八義》,村民讚不絕口。文革期間,有文藝宣傳隊,表演的節目引人入勝,活躍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王月印、王來峰、吳來順的顏體正楷,功底深厚,在周邊村莊小有名氣。王來峰、王同慶的人物山水畫,也遠近聞名。解放後建戲院一處,仿古式戲樓宏偉高大,蔚為壯觀。豫劇、大平調等劇團登台演出常年不斷,吸引十里八鄉的民眾前去觀看。葛堽集解放前有梅花拳、大紅拳兩個武術隊,每隊都有三、四十人。不少隊員練的一身好武功,王東歲馱石滾、耍八十斤重的大刀,王崇峰耍九折鞭,都有獨到之處。
葛堽的醫療衛生工作較有根基,歷史上曾出過醫術高超的名醫。民國時期,王月欽醫治傷寒、霍亂有獨特療效,祖傳四代,名聞鄉里。吳留柱的外科在當地也小名氣。王學如從部隊轉業後落戶該村,擅長外科,方圓數十里患者慕名前來求醫。東葛堽有一處衛生室,西葛堽有四處衛生室,民眾一般疾病不出村。近兩年,村民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7年參合率均在100%。
歷史文化
葛堽有歷史文化遺存。村東原有一座佛祖寺,始建於明代,大雄寶殿內身高過丈的佛祖坐像莊嚴肅穆,兩側形態各異的站像威風凜凜。寺內住著三個和尚,院中掛一口150公斤重的大鐘,門樓前有石碑三通,善男信女求神拜佛香菸繚繞。此寺毀於文革之時,遺蹟尚存。葛堽有兩座清代節孝坊。一座為楊元貢之妻張氏所建。元貢十七歲死。張氏膝下無子,就收養堂弟楊元解之子楊瑞為嗣子,飲食教誨,恩義兼盡。張氏之公爹楊世榮因哭子雙目失明,張氏恪恭服事,朝夕無間,其守節孝敬的事跡感動鄰里,知縣儲元升批文曰:“青年矢志,白首完貞,準入邑乘,以彰激勸”。乾隆四十二年受皇封立坊,美名流芳百世。1996年開發魚塘,這座淤沒多年的牌坊被挖掘出土,經東明縣文物管理所鑑定為歷史文物加以保護。此坊高3.5米,寬2.5米,題聯是:“青年矢志”,“白首完貞”。橫批是:“旌表節孝儒人楊元貢之妻張氏”。牌坊重立原址,黨支部在兩側立碑兩通。另一座節孝坊是為王求賢之妻蔡氏所建。蔡氏二十五歲守寡,有子三歲,女數月,翁姑年邁。她以婦而兼子職,養老撫幼,艱辛備嘗。女同母命,出嫁後復遭孀居,力承母志,感化鄉里。清雍正七年,詔予建坊。其坊高7米,寬5米,建於該村東門外,甚是顯目。因黃河決口淤沒地下,現僅露出聖旨石一塊,有待挖掘。經濟發展
解放前,葛堽集的地主、富農占有全村70%以上的土地,大部分農戶無地或少地,可謂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足之地。在地主階級過著吃穿不愁、享用不盡富裕生活的同時,全村廣大貧僱農卻生活在扛長工、打短工、逃荒要飯的困境之中。1949年地主階級被推翻,貧僱農掌握村政權,實行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又走上向集體化道路,糧食產量由解放前的七八十斤提高到一百多斤,廣大窮苦人才過上幸福日子。葛堽集村大人多,姓氏複雜,居住分散,為便於管理,於1962年分為兩個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行政村。
東葛堽行政村轄東葛堽、東王莊、西王莊、王新莊四個自然村(後三村均為從東葛堽遷出的新村),四個村莊連在一起,和睦相處,團結一致,共謀發展。該行政村共有520戶,1950人,其中回族1戶5人;3100畝耕地。居民分屬王、劉、楊、董、李、郭、杜、龐、鞏、霍、陳、賈十二個姓氏。王姓有兩支,一支於明弘治7年(1495)從大名府開州遷此,現有226戶,887人;另一支於明萬曆年間從桶王寨遷此,現有170戶,620人。劉姓於1446年從沙窩鄉劉沙窩村遷入,現有42戶,130人。楊姓於清同治年間從沙窩鄉齊王集遷入,現有9戶,48人。李姓兩支,現有13戶,43人。杜姓於明洪武年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入,現有6戶,25人。龐姓於1961年從沙窩鄉楊寨村遷入,現有6戶,20人。鞏姓於1929年從縣城西關遷入,現有6戶,20人。陳姓於清末從東明集鎮李官營村遷入,現有4戶,18人。賈姓於1954年從沙窩鄉賈爐村遷入,現有1戶,6人。建國後,該村原居民王石珍等15戶、115人分別在新疆塔城、和田、石河子落戶;王風清等4戶、26人移居黑龍江;王進雷等2戶、16人落戶湖北監利;王洪勛等10戶、77人分別在河南鄭州、開封、孟縣落戶;王體胖等6戶、14人分別在山東濟南、青島、煙臺、原陽落戶;王金龍等2戶、6人分別在山西太原、晉城落戶;王允敬等2戶、23人落戶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