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臧科,新派葫蘆絲第一人,青年民族管樂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會員。擅長演奏竹笛、葫蘆絲、巴烏、排簫、陶笛等。臧科自幼喜愛音樂,八歲開始跟隨民間藝術家索保益先生學習葫蘆絲、巴烏、笛蕭等民族吹管樂,後跟隨竹笛大師俞遜發、蔡敬民等名家學習,大學時期師從馬迪先生學習笛藝。
多年的專業學習和演奏經歷,以及教育經驗,沉澱了臧科對民樂的熱愛和理解,他一直致力於對本土文化精髓的傳承與發揚,並已通過自己的作品將民樂與西方音樂進行了完美結合。曾先後擔任09年北京樂壇杯民樂比賽評審、10年北京“未來之星”民樂器樂比賽首席評審、11年12月星耀香江——第六屆“校園之星”兩岸四地青少年藝術展演活動北京賽區首席評審、12年1月中國優秀特長生青少年藝術團民族器樂組評審、13年第十屆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未來之星”全國大賽民樂考場首席評審等。
個人成就
葫蘆絲新派藝術是葫蘆絲演奏教育家臧科先生在傳統的藝術實踐中,通過中國傳統音樂與西方古典及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在葫蘆絲藝術的革新與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葫蘆絲藝術流派。新派葫蘆絲在眾多的葫蘆絲流派中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成為了葫蘆絲革新的代表。新派藝術的形成,得益於臧科在葫蘆絲藝術上的天分和深厚的藝術功底,更得益於他對民族音樂的熱愛而煥發出的藝術創作力。臧科在藝術上從不保守,他敢於吸收、敢於創新,博採眾長,虛心學習各種風格葫蘆絲技法,積累了豐富的演奏經驗,使葫蘆絲新派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揚與傳播。
新派葫蘆絲樂曲風格重視中西方音樂元素結合,運用較多傳統虛指顫音、滑音、震音等技巧。在演奏葫蘆絲姿勢中強調“側斜”的握法,講究手指關節的自然彎曲,手指的按孔方式講究指肚按法和半音孔的精確控制,強調樂器的相對音準的控制與西洋音樂的科學手法的衍生。又在技巧的展現中多用“打顫音”、“花舌音”、“半音階輪吐”來展現新派葫蘆絲演奏特點。
個人作品
原創代表曲目:《竹舞》、《春露》、《水鄉映畫》、《煙雨秦淮》、《蝴蝶谷》、《暮色中的泰姬陵》、《雨林漫步》、《仲夏夜之夢》、《孔雀公主》等。移植代表曲目:《霍拉舞曲》、《四小天鵝》、《回家》、《雪之夢》、《卡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