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青海省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V-438
簡介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位於青海玉樹州稱多縣仲達鄉,通天河南岸。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剎,名為“仁真敖賽寺”。現存最早的古建築為“臧娘佛塔·盛德山”,於北宋天聖七年(公元1030年)建成,藏傳佛教界公認臧娘佛塔是藏傳佛教佛塔的精華,它與尼泊爾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傳佛教佛塔。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30年)將臧娘周圍的苯教仁真敖賽寺、巴欽班覺寺、巴格達宗寺合三為一,在臧娘佛塔腳下創建了桑周寺,有殿堂、佛堂、佛塔、僧舍等建築物數十座。現存有大、小經堂及護法殿、僧舍等古建築物,牆面塗有豎向黑白相間條帶,這顯然是薩迎派寺院的象徵物。
歷史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北宋—清)位於青海省玉樹縣仲達鄉西約40公里處的通天河南岸,是由藏傳佛教後宏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印度佛教尊者、《大藏經丹珠爾》中《口劍論》的作者、藏傳佛教畫像、造塔等權衡制度的制定者孟德嘉納於北宋天聖七年(公元1030年)主持修建的。因此,該塔被稱為標準藏傳佛教佛塔的實物樣本,被譽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傳佛教佛塔之一。
尊者孟德嘉納在修至一半時為佛塔舉行了開光儀式,15世紀初,孟德嘉納二世修補了上半部分,並在佛塔腳下創建了桑周寺,1859和1860年對佛塔進行了維修。臧娘他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傳佛教佛塔之一,為石土木結構,塔高31米,一層基座周長81米,塔身內遊廊相通,藏娘他的設計者是《大藏經丹珠爾》的作者之一,對研究藏傳佛教古塔的修建史具有極高價值。除了歷史最為久遠的藏娘塔外,桑周寺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大、小經堂及護法殿,都是典型的藏式建築。
文物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有很高的古建築文物價值,而且保存和收藏有一批非常珍貴的宗教、歷史文物。有從苯教寺院傳下來的宋代以前的銅鈴、銀碗、鼓號等;有元朝皇帝封為國師的巴思八親臨寺院贈送的“吉祥天母”泥塑造像及部分法器;有歷代僧人和信徒供放的數以千萬計的泥制小佛像;有臧娘佛塔及桑周寺創建人孟德嘉納大師的僧衣、靴子、經文及經卷、唐卡等;有宋至清代的寺志,高僧大師的頌文,官府檔案等文獻資料;有數千件歷代宗教法器、供器、佛像,還有為數極多的歷代石刻佛、護法、人物像及嘛呢石等;佛塔迴廊牆面上有宋代壁畫50多平方米,至今仍鮮艷奪目。文物中還有一種微型小塔其做工精細、模樣逼真,仔細看小塔上還刻有八個小塔,裡面裝有藥物可食用、可護身。聽說泥塑小塔能在一根小草上站立而不倒。經許多專家考證,這樣小而如此精緻的小塔模型在世界上是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