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雲縣伊山公園花房西邊,有一寬闊的澗溝,三面是山,一面通向山下平原。周圍地形如同船塢。澗溝源頭,貼近水面,有一平整的巨石,孤立地平擺著,形如龜黿,似動未動的俯伏在澗溝。脊背上有眾多刻鑿的圓窩,如天穹中的日月星辰,故稱叫星相石;還有些排列龍形的圓窩,人稱“東方蒼龍”,故稱這個地方為臥龍崗。由於這一獨特的奇景,引起古今人們的許多猜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成為千年不解之謎。
星相石體積有二十多個立方米,橢圓形狀。表面平整,面積約十餘平方米。上面鑿有大小不等的百餘個圓窩。這些圓窩屬於人工用金屬點鑿而成,因為年久雨水侵蝕而分化,故看不出是金屬器鏨鑿的痕跡,好像是人工用石蛋磨砸出來的。然而此石卻是花崗岩夾帶雲英石質,圓窩又排列有序,若無金屬點鑿,單憑石頭對石頭打造,也非易事。總歸,此是先民們手工而為的遺蹟。
星相石上端,有兩個相對最大的圓窩,相距275厘米。偏南的大圓窩,直徑22厘米,深10厘米,表示為太陽;另一個次之,直徑約20厘米,表示為月亮。正如《漢書•律曆志》所載,這是很少見的“日月合璧”表示祥瑞的天象。
其石紋理,縱向東西。在東部位置,出現比較密集的許多圓窩。其中有一個大圓窩,圍繞著六七個小圓窩,向東延伸,如史書所言:“七曜聚斗,合璧連珠”,喻意為“東方蒼龍”,象徵吉兆。此處地名臥龍崗,可能由此而來。其他許多小圓窩,也分列有序,最小的圓窩直徑才達2厘米,距群星較遠,被稱叫海王星。石面縱向有一道天然褶曲,兩邊小圓窩密集,其曰銀河。因含雲母較多,夜晚似銀河照目。其他大小圓窩,也因雲母含量較重,夜晚火光出現時,會反射金光,如天上群星燦爛,更加顯得此石的神秘性。
從星相石所處地貌環境和大伊山周圍地理情況來看,以及石上所鑿圓窩內容分析,其石上的岩畫,至少是五千年前或堯舜時代的作品,不會遲於商代。
根據近代水文學家的研究資料表明,大約在一萬年前,也就是新生人第四紀冰川期以後,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水不斷上漲。加之天象變化,下注了大量雨水,從而開始了一次新的海侵。約到六千年前,東海沿岸,海水上漲40至50米。罘山、伊蘆山已成為海中孤島。大伊山周圍也被淹沒在海水之中,故有“浪打羊山頭,船過夾山口”之傳說。其時臥龍崗已形成為船塢,為海船避風港口。星相石如同江南大湖的黿頭渚一樣,浮渚水面。當時大伊山的先民們,面對如此天象,十分恐慌,只有祀祭上蒼保佑身家性命。《史記》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鴻,大也),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於是堯用鯀來海岱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將鯀殛於羽山,再生由舜推薦鯀的兒子禹續鯀治水。這座羽山就在大伊山北邊(現東海縣境)。堯舜時代,先民就有“望于山川”,以“日月星辰祭天”之習俗(見尚書•舜典)。大伊山又處於古淮河出海口,滔滔洪水,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生存,只有刻石祭祀天地,寄希望於天神,趕跑水妖而已。
為什麼要選擇此石刻畫祭天?古代人民以龜為神,由來已久。《禮•禮運篇》:“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相傳禹治理淮河水系,“東至於海”,在這一帶“得神龜而功成”。先民們以為龜蛇能捍難避害,並在旗上繪有龜蛇圖,驅逐邪惡。有的在龜背上刻圖,其靈驗更大,故史書載有“得神龜負文於洛,以盡得天人陰陽之用”之說。
因此說此石處於臥龍崗洪水邊,符合鎮壓水患的地理位置,特別是此石形貌如龜,先民們難得在背上刻畫天象祭天巧遇之機,加之當時習俗,其岩畫內容解釋為祭天之作,其願望解釋為祈祀驅逐洪水災害之求,還是符合事實的。亦如史書所說:“仰觀日月星辰之勢,俯察龜文圓曲之象”,星相石是大伊山古老悠久的寶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