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先天性憩室少見,多因先天發育異常所致。獲得性憩室可能由於潰瘍、膽石或粘連等因素而產生的囊壁薄弱,膽囊內壓增加和牽拉所致。
臨床表現
膽囊憩室可見於膽囊的任何部位,大小不一。可無症狀,並發憩室炎或結石時可出現右上腹不適、噁心、疼痛、發熱等,有時發生出血、穿孔導致肝下膿腫或瀰漫性腹膜炎。
檢查
臨床可行腹部B超、CT、膽囊造影等檢查。其超聲特點為膽囊形態、大小顯示正常,囊壁局部向外突起,形成一個圓形的囊腔,此囊與膽囊腔相通,憩室內常有小結石或沉積物回聲。
膽囊造影可於膽囊體、頸或膽囊底部發現圓形、囊袋狀突出於囊壁外的憩室影像。
無併發症時實驗室檢查多無特殊變化。
診斷
無症狀時診斷困難,多在做體檢時、B超或膽道造影確診膽囊憩室。應與先天性葫蘆形膽囊及僧帽狀膽囊相鑑別。X線造影時,憩室的濃縮功能欠佳,如在切線位,可見囊狀憩室,並有狹頸與膽囊相連。
治療
膽囊憩室無症狀及併發症時,以觀察為主,可不做特殊處理。如並髮結石或感染者,行膽囊切除術。本病預後良好,至今尚未見膽囊憩室癌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