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度活動症

膀胱過度活動症

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是一種以尿急症狀為特徵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症狀,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已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大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糖尿病與神經系統損害性疾病的增長,由此繼發的相關疾病——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

基本信息

定義

1971年Batews首先對這組症狀提出了“不穩定膀胱(unstable bladder)”這一概念。後來文獻上又出現如逼尿肌不穩定(detrusor instability DI),逼尿肌過度活動(detrusor overa ctive DO)等不同的命名。近來,國際尿控協會(ICS)將這組症狀總稱為“膀胱過度活動症(o veractive bladder,OAB)”。即在症狀學方面是以尿頻、尿急和緊迫性尿失禁為主的一組症 狀。在尿動力學方面是在膀胱儲尿過程中出現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uninhibited contracti on)同時伴有頻繁的尿意。

2007年,由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頒布的《膀胱過度活動症診斷治療指南》中,OAB被定義為“一種以尿急症為特徵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症狀,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失禁與OAB密切相關,其中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屬於OAB。

病因

正常膀胱包括儲尿和排尿兩大主要功能。成人的正常儲尿和排尿是由膀胱的局部反射和高級中樞控制的協調過程。膀胱的排空和充盈涉及到交感、副交感和體神經的協調動作。交感神經大部起源於脊髓胸腰段(T10-L2)。通過下腹神經和盆腔神經作用於膀胱底部和後尿道平滑肌的腎上腺素能α受體並抑制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使其收縮。而位於脊髓骶段(S2-3)的副交感神經中樞則是通過盆腔神經釋放乙醯膽鹼,作用於逼尿肌的乙醯膽鹼能受體(M受體)使逼尿肌收縮同時也可以使膀胱底部和後尿道鬆弛。膀胱的腎上腺素能的β受體也有同樣作用。膀胱逼尿肌的M受體目前已知的共有M1-55個亞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M2和M3兩個亞型而M3受體在介導逼尿肌的收縮上起主要作用。由此可見膀胱過度活動症/緊迫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由於膀胱逼尿肌的M受體的過度活動所致。

症狀

尿急:1)突然和強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難延遲。2)尿急是所有OAB患者必有的症狀

尿頻:1)24小時排尿〉8次,每次排尿量<200ml。2)31%男性患者和25%女性患者伴有尿頻

急迫性尿失禁:1)伴尿急或尿急後立即尿液不自主漏出。2)15%男性和55%女性患者伴急迫性尿失禁

夜尿:1)每夜>=1次醒來排尿的主訴。2)約75%的OAB患者伴有夜尿

發病率

據統計,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總發病率為16.6%,且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女性明顯高於男性,成年女性總發病率為16.8%,男性為7%。但在男性中因BPH伴發膀胱出口梗阻(BOO)導致不穩定膀胱的發生率高達50%~80%。因膀胱過度活動症引起的尿失禁的確診率較低。根據對人群膀胱活動監測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一些主訴有尿失禁的患者在檢查時約40%~84%有膀胱無抑制性收縮,而在正常無尿失禁的人群中約有40%有膀胱無抑制性收縮。由於多數研究的對象都是只局限於患有尿失禁的患者,因而往往低估了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發病率。

臨床表現

典型症狀主要包括尿急、日間尿頻、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
1.尿急
是指一種突發、強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難被主觀抑制而延遲排尿。
2.急迫性尿失禁
是指與尿急相伴隨或尿急後立即出現的尿失禁現象。
3.尿頻
為一種主訴,指患者自覺每天排尿次數過於頻繁。在主觀感覺的基礎上,成人排尿次數達到:日間不少於8次,夜間不少於2次,每次尿量低於200ml時考慮為尿頻。
4.夜尿
指患者每夜2次以上的、因尿意而排尿的主訴。

生活影響

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降低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了沉重負擔。據調查顯示26.05%的患者認為尿失禁對生活質量有影響。在OAB中,伴急迫性尿失禁的OAB患者生活質量受影響最大,還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從而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同時,OAB易引發其他相關的問題或疾病等,包括陰道炎、皮膚感染、抑鬱、尿路感染和摔倒、骨折等。

2007年僅德國每年OAB的相關費用高達39.8億歐元;美國2000年估計每年OAB相關花費120億美元。..................................................

治療

OAB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生活干預、行為治療及其他。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OAB的最廣泛使用的治療手段,主流藥物是抗膽鹼能藥物。但早期的研究顯示:僅5.5%的患者痊癒,僅18.2%能堅持用藥超過半年。

縱觀OAB治療藥物的發展歷史,越來越高的安全性和膀胱選擇性是M受體拮抗劑的發展趨勢。各國OAB治療指南均將索利那新等M受體拮抗劑作為一線用藥選擇

2013年初,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由默沙東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個可用於治療女性膀胱過動症的非處方藥“奧昔布寧透皮貼劑”上市。

行為干預

常用的干預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水和飲料的攝入:醫生可能會建議控制水和飲料的攝入量。

纖維的攝入:應該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或服用纖維補充劑,以消除或預防便秘,因為便秘常常會導致膀胱問題。

膀胱訓練: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膀胱訓練,以加強在出現小便衝動後延遲排尿的能力。剛開始時不要試圖忍太長的時間,大約10分鐘即可,然後慢慢延長,最終目標是每2~3個小時才排一次尿。

重複排尿:如果每次排尿後,在膀胱中還有很多殘餘尿量,即膀胱排空有困難,那么你可以試試“重複排尿”,即在小便後,稍等幾分鐘,然後再試著排一次,更徹底地排空你的膀胱。

按預定的時間排尿:即按照計畫好的時間表,每隔2~3個小時排一次尿,而不是一出現排尿衝動就去排尿。

骨盆底肌肉練習:這些練習能加強尿道括約肌和盆底肌肉,從而增加控制排尿的能力。它們對壓力性的尿失禁尤其有效,對急迫性的尿失禁也有一定的幫助。進行骨盆底肌肉練習時,想像自己正在試圖阻止排尿,收緊有關的肌肉,忍住3秒鐘,然後放鬆一下,重複上述過程二十次。還有一種類似的方法叫做凱格爾練習(又稱會陰收縮運動),以洛杉磯醫生凱格爾的名字命名,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推廣了這項訓練。它對孕婦尤其有用。在練習前先將尿液排空,初學者以仰躺、雙膝彎曲並分開的姿勢進行練習,全身放鬆,收縮會陰與肛門附近的肌肉,用力約5秒至10秒,接著慢慢放鬆,休息10秒,重覆這種收放的動作二十次。你可能需要練習一兩個月才能見效。

“自我間歇導尿”:如果膀胱無法排空,醫生可能會建議學會使用導尿管,每天用它來導尿幾次。這對溢出性尿失禁尤其有用。這種方法一般來說是安全的,也不會太難受。

吸水墊:目前有各種不同的吸水墊可以幫助你對付漏尿問題。比如,男性患者可以用“尿滴收集袋”(見下圖)。它是一種能吸水的小袋子,可以套在陰莖上,內褲保住,不會掉下來。另外,男性和女性患者都可以穿成人尿布

保持健康的體重:肥胖或身體過重會增加你的膀胱和周圍肌肉所承受的壓力,久而久之會降低它們的強度,引發壓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

其他療法

A型肉毒毒素:它是肉毒桿菌在繁殖時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研究發現,如果在有關的膀胱肌肉中小劑量注射這種毒素,可使得肌肉麻痹,這對急迫性的尿失禁比較有效。不過,這種療效是暫時的,只持續約6個月。此外,A型肉毒毒素可能會降低膀胱的排空能力,特別是對老年人。因此使用時要謹慎。

骶神經刺激:骶神經是控制膀胱的主要脊髓神經。骶神經刺激器類似於心臟起搏器,植入在患者的臀部皮膚下,通過一根導線連線到骶神經上。使用時,該儀器可以發出無痛的電脈衝,刺激骶神經,幫助控制膀胱。

膀胱擴大術: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外科手術,目的是提高膀胱容量。在手術時,醫生取一些腸道組織來擴大膀胱。由於這些腸道組織無法通過神經信號來控制,手術後患者可能需要一直使用“自我間歇導尿”來排尿。另外,這種手術有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因此它一般只用於那些患有嚴重膀胱過動症,而且其它治療都無效的病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