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內位器官

腹膜內位器官

腹膜內位器官:腹腔臟器各面都被覆腹膜的叫腹膜內位器官。屬於這類的器官有胃、十二指腸上部、空腸、迴腸、盲腸、闌尾、橫結腸、乙狀結腸、脾、卵巢、輸卵管。腹膜內位器官因炎症或外傷破裂往往被腹膜所包裹,腹膜對保持和固定這些臟器有重要作用 。

基本信息

概述

1、胃:胃人和動物消化管的擴大部分,是貯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2、十二指腸上部:系十二指腸的首段,又稱十二指腸上水平部。十二指腸上部最短,起自胃的幽門,向右上方至膽囊頸處,再轉彎向下,形成十二指腸上曲,移行於降部。上部近幽門處,在X線鋇餐透視時,呈球形,故稱十二指腸球部,十二指腸潰瘍多發於此部。

3、空腸:指上端起自十二指腸空腸曲,下續迴腸,位於腹腔的左上部,占據空迴腸全長近端的2/5的部分。外觀上,空腸管徑較粗,管壁較厚,血管較多,顏色較紅,是營養物質主要的消化吸收部位。

4、迴腸:指上端起自空腸,末端接續盲腸,位於腹腔的右下部,占據空迴腸全長遠端的3/5的部分。外觀上,迴腸管徑較細,管壁較薄,血管較少,顏色較淺。迴腸下部黏膜內有集合淋巴濾泡,腸傷害的病變發生於集合淋巴濾泡,可並發腸穿孔或腸出血。

解剖結構

1、胃:胃系消化道最擴大的部分,大部分在左季肋部。上接食管、下連十二指腸。胃有前、後二壁,上、下二緣。上緣短而凹,凹向右後上方,稱胃小彎,胃小彎近幽門處有凹入刻痕叫角切跡。下緣長而凸,凸向左前下方,稱胃大彎。胃有兩個開口,胃與食管相連的入口叫賁門口,與十二指腸球部相連的出口叫幽門口。胃分為胃底、胃體和幽門部三部分。胃底為賁門水平以上部分。胃體為賁門水平與角切跡平面之間的部分。角切跡平面與幽門之間的部分為幽門部,幽門部又可分略膨大的幽門竇和近幽門口處呈管狀的幽門管。幽門部靠近小彎部分是胃潰瘍的好發部位。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收納食物,分泌胃液和攪拌、排空運動,為食物在小腸內的消化和吸收進行準備和輸送。

2、空腸:起於十二指腸空腸曲,約占空迴腸全長的2/5,主要占據腹腔的左上部;管徑較大,管壁厚,在活體上觀察呈淡紅色,因血管分布較為豐富,故顏色稍有區別。腸袢多呈橫位排列。黏膜的環狀襞高而密,絨毛髮育佳良,而且密集。黏膜內有許多散在的淋巴孤結,偶而也可發現淋巴集結。每個淋巴集結約為10~70個淋巴小結所組成。兒童時期最顯著,至老年逐漸衰退。淋巴集結有時突破黏膜肌膜,擴展到黏膜下層內。

3、迴腸:紆曲,形成很小腸袢,其管徑較細,管壁較薄,顏色較空腸稍淺。大部迴腸袢位於右腹股溝區,只有一小部分位於盆腔內。一般迴腸袢多呈縱位排列,但每個人小腸袢的排列情況各有不同,而且也經常隨生理情況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迴腸末段,自左向右,橫過腰大肌前面,至右髂窩,在盲腸和升結腸交界處的內側與其相接,經回盲結腸口通向大腸。

迴腸黏膜內有許多淋巴集結,是迴腸的主要特點之一。淋巴集結大都分布於腸壁獨立緣的黏膜內,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其長徑和腸管的長軸一致,長約2~10厘米,寬約0.8~1.2厘米,總數約有20~30個,比空腸顯著增多。迴腸黏膜也有淋巴孤結,數量不定,越向迴腸遠端,數量越多。

與腹膜內位器官相關的疾病

1、胃潰瘍:胃和十二指腸球的小潰瘍在鋇餐檢查時很難觀察,在平片上不能看到。大的潰瘍如果超出了胃壁邊緣的輪廓,當X線從側方投照時,可以觀察到。通常都是大的良性潰瘍排列在胃小彎。當潰瘍的大火山口充滿氣體時,表現為與胃腔相鄰的圓形透亮的突起。

大多數情況下,與胃相連的部分通常是清楚的,但有些潰瘍頸部黏膜水腫產生灰色的陰影,使人誤認為潰瘍的囊與其餘的胃泡分離。同時細胞地碎片堆積在潰瘍底部也可引起潰瘍影的變形。

充氣的潰瘍不要誤認為是胃憩室,憩室通常位於胃底,離巨大潰瘍好發的胃小彎很遠。此外胃憩室可推斷出位於後壁,平片上不能觀察到,因為當患者處於仰臥位時憩室內幾乎總是充滿液體。一段充氣的小腸重疊於胃小彎上通常很容易和潰瘍的火山口鑑別,因為其特徵性的瓣狀聚集徵象。但是十二指腸第四段或近端空腸的憩室形成的均勻透亮影與胃巨大潰瘍的表現非常相象。

2、空腸迴腸炎:空、迴腸黏膜的炎症。可因微生物或腸道寄生蟲感染所致。以腹痛、腹瀉為主要症狀,有時出現發熱、營養不良等 。

3、慢性潰瘍性空迴腸炎:本病是指原發性瀰漫性潰瘍性非肉芽腫性空-迴腸炎,特點是在空腸和迴腸有多發性潰瘍,伴瀰漫性或片狀黏膜平坦,臨床上有嚴重的吸收不良綜合徵,但忌麩質飲食無效。這是一種少見而嚴重的疾病,常在發病後2年內死亡。

病理特點潰瘍呈多發性,大多在空腸,有些在迴腸,少數也可見十二指腸。潰瘍深度多變,但大多數穿過黏膜肌層,穿孔常見。炎症限於潰瘍底,見淋巴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無肉芽腫和灶性炎症。潰瘍間黏膜扁平。病程長者可演變為淋巴瘤、常為組織細胞淋巴瘤或混合性淋巴-組織細胞性淋巴瘤。本病最突出的是慢性腹瀉,伴吸收不良綜合徵和(或)蛋白丟失性腸病。腹痛、發熱和體重減輕。可發生腸梗阻或穿孔,嚴重發展快,1~2年死於併發症,存活長者可發展為淋巴瘤。實驗室檢查低蛋白血症,低鈣血症,脂瀉、腸道蛋白丟失和低球蛋白血症。貧血常見。無良好治療方法;一旦出現併發症以手術為宜。淋巴瘤可試化療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