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白度的概念
腹白度作為測定糙米腹白的指標,對諸品種的腹白作了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品種間差異顯著,並根據雜種後代中腹白表現,認為腹白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似存在部分顯性作用。腹白度與產量性狀、葉片性狀和粒型性狀都有明顯的相關性,與籽粒的灌漿速度也密切相關,一定程度上還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試驗表明,選擇多穗、多粒,葉片窄長略披,穗密度和熟期合適的品種,結合合理的栽培措施,使之前期灌漿速度緩、中期穩,後期快,可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改善米質 。
腹白米
胚乳腹面具有不透明部分的稻米粒稱腹白米,它屬於不完全米的一種。儘管在蒸煮品質及食味方面的缺陷至今尚不明確,但品質上次於完全米,加工時碎米率高,蛋白質含量一般較低,人們不愛吃,再加外觀上的缺點,使商品價值下降。因此,今天腹白米的多少成為品質育種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已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
日本,國際水稻所在六十年代初以來,對腹白米先後進行過不少研究,但結果並不一致。永井等(1958)認為腹白米受一對顯性或隱性基因所控制,而國際水稻所1974的研究表明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徐錫元、田代亨等試驗指出腹白米的產生與同化產物的供應量密切相關,進一步的研究指出腹白米多少同米粒長度呈顯著正相關,同寬度、厚度呈顯著負相關,而江蟠守衛等研究則認為腹白同米粒的長度、寬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厚度無明顯的相關性,已有研究對腹白米的形成解釋其說不一,尚需商榷,對與源、庫、流的關係.尚缺乏合理的認識。
環境條件對腹白度的影響
對四個品種筑紫晴,老來青、蘇粳2號和昆稻2號進行播期、密度肥料(抽穗期)、水漿管理和剪葉等處理,並作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如移栽期遇高溫,而植傷嚴重者;或抽穗期施用粒肥;或後期長期淹水或缺水;或增加密度,都有使腹白度增加的趨勢,說明溫度,水分、肥料、光照等條件都影響腹白的形成。然而,不同品種對環境條件的反應是不同的。上述品種經剪葉處理後,其腹白度分別比未處理者要高出9.4、8.6、0.31和0.1倍。品質較差的昆稻2號,如採用適當的管理措施,追施穗肥和粒肥,後期保持濕潤灌溉等,可使腹白度降低為64.87,而不適當的栽培,即使原來品質較好的品種如蘇粳2號,也會使腹白度上升為41.72 。
腹白度的研究進展
Toru等的研究認為米粒經過充實失水變成半透明是從中心到邊緣,由腹面到脊部,於頂端到底部。在內胚乳充實的任何時期中,若沒有足夠的貯藏物來填充,籽粒胚乳的任何部位會保持不透明,便形成腹白。
田代亨等(1974)認為作為貯藏物質來源的光合產物供應是否充足,是形成腹白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凡是與光合產物合成有關的性狀(葉面積、葉乾重、葉片角度)以及外界條件(溫度、水份、光照、肥料)等,皆能影響腹白度。水稻抽穗後,上部葉片是光合產物製造中心,即“源”,所以如何保持較大的綠色面積,延長功能期,使之轉色順調,增強生理活性,製造較多的光合產物,保證“源”足,對於減少腹白,提高產量都極為重要。相關分析和生產實踐都表明葉面積適中,葉片狹長、
影響腹白米形成的第二個主要因素是糙米體積,即“庫”。相關分析和通徑分析都表明糙米體積越大,腹白度越高。要降低腹白度除需有充足的同化產物,即“源”供籽粒充實外,還應配以合適的“庫”。“庫”大,“源”小,容易形成腹白,“庫”小“源”大,也會造成同化產物過剩,不利於高產。
徐錫元等(1999)研究指出,抽穗期每個穎花所占葉面積越大,製造的同化產物量越高,則腹白率越低。萬安良(1981)認為用劍葉面積與穗重之比(克穗面積)為限量“源”的大小。而我們認為用每粒稻穀體積所占有葉面積,即“源”與“庫”之比來度量較為合適。腹白度與“源”“庫”有關的葉片性狀和粒型性狀所表現出的高度相關性,充分證明選擇合適的“源”“庫”比將有利於降低腹白度。
星川清親描述了乾物質輸入米粒的途徑:灌漿初期溶於水的碳水化合物從背部笙笛狀的維管束端部流出,橫向經背部突起的珠心組織進入胚乳,中後期則依靠胚乳細胞間的傳遞到達各處的。所以,米粒越寬輸導途徑越長,障礙越大,充實不良多發生於米粒腹部。在籽粒長度發育過程中,背部維管束相伴伸長,長度的增加並不引起輸導途徑的障礙。但糙米長度不是越長越好,長度變長的同時,會引起糙米體積的迅速增大,反而導致腹白度的上升,所以在育種實踐中,應選擇糙米長、寬、厚三者比例協調的“珍珠米”,可以減少腹白米。三個階段灌漿速度與腹白度的通徑分析清楚地說明了形成這種結構的原因。前、中期灌漿速度快,積累物質多,內部結構緊密,後期則因前、中期速度加快而變慢,植株生理活性減弱,此時正值腹白米形成的主要時期,由於充實物少,導致外部結構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