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閣

腦閣

腦閣集戲劇、雜技、美術、舞蹈、音樂為一體,一架就是一台戲,如同流動的雕塑。溫春茂對此解釋,“腦”是方言,意思是將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所謂“閣”就是一個捆綁焊接得結結實實的特製鐵架子。演出時要將它固定在一男子身上,架上表演者一至三人,一般為8歲以下的兒童,每一成人與兒童的組合就稱為“一架”,演出時上下互動。腦閣架分單人架、雙人偏架、3人高低架、擔籃架、轉架等,變化的架式適應了各種不同的劇情和人物。

藝術起源

可追溯到唐代

據史料記載和專家研究,腦閣(南方稱“飄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興起,後傳至大江南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下,形成了不同風格、不同流派。如初期的“背棍”、“節節高”;如成為拜佛、祭神活動中的“抬菩薩”、“抬神仙”;如水上表演的稱“水色”,馬上表演的稱“馬色”,另有抬閣、轉閣等,形式多種多樣。溫春茂告訴記者,腦閣是清朝康熙年間從山西引進,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在抬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以土左旗畢克齊鎮的腦閣最為有名。

晉陝移民帶來腦閣

溫春茂說,在歷史上晉陝等地的農民和商人越長城、渡黃河來往於內地與草原,逐漸成批地移民至我區中西部地區謀生,帶來中原的知識、技術和文化。腦閣就是這時被晉陝移民帶到呼和浩特的,並傳承壯大,成為有草原文化特色和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獨具藝術魅力的民間藝術形式。土默特左旗,一支腦閣隊1992年曾到深圳中華民俗文化村為鄧小平、楊尚昆表演,贏得極高讚譽。2006年畢克齊一支腦閣隊代表我區參加全國民間“飄色”藝術表演大賽,獲得中國民俗類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腦閣是一門綜合藝術,表現民族題材故事的道具以馬鞭、弓、箭、銀碗、哈達、狼頭、鹿角居多。將這些馬背民族特有的文化符號,伴以安代舞曲、二人台曲子、鑼鼓、嗩吶、鈸鑔以及時尚樂曲,在大型場地時又輔之以扭秧歌、跑旱船(表演船上情景)、推彩車、舞龍獅、踩高蹺,整個表演隊伍形成方陣系列,規模盛大,蔚為壯觀。

舞蹈動作特點

腦閣的舞蹈動作特點是扭、顫、擺。

扭是整個舞蹈動作的基本步伐,要求成人演員扭動時的力點全部用在膝蓋以下的小腿上;

顫就是上下起伏有點顫勁,這樣肩上的孩子就會給人一種輕快、跳躍式的感覺;

擺就是要左右搖擺有晃動,這樣肩上扛的孩子的兩臂才能自然擺動起來。

講究

呼和浩特地區解放前後的腦閣是有講究的,由成人8人組成,每人肩上立一幼童。這8出戲一為《白蛇傳》,下面成人扮許仙,身背傘,上邊幼童扮白蛇,立於傘上。二為《錯中錯》,下邊人身背一拂塵,大姐立拂塵上。三為《辛安驛》,公子身背一把刀,女盜立刀上。四為《一片漆》,由後背一水桶,姑娘立桶上。五為《戲牡丹》,呂洞賓背一寶劍,白牡丹立劍上。六為《泣殘紅》,寶玉身背花籃,黛玉立花籃上。七為《探親家》,傻小子背上插一旗,奶奶立旗上。八為《逛花燈》,瞎子背一竹笛,大姐立笛上。當然這也不是固定模式,各地有各地的組合法。表演時,在鼓、鈸、鑼、嗩吶的伴奏下,八組走“單夾籬笆”、“雙龍出水”等隊形,邊唱邊舞。

從木架到鐵架

腦閣表演初期,其架子主要是木製而成的。製作者首先挑選出優質木材,然後再找木匠加工製成。木架較重,而且結構也會隨著表演時間的加長而鬆動,這無疑增加了表演者,尤其是孩子的危險係數。解放後,腦閣架子由木架改為了鐵架,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腦閣架主要分為單人架、雙人裝飾架、雙人禾叉架、雙人肩平架、雙人偏架、三人高低架、三人擔籃架和單人轉架8種,各種架子表演方式各不相同,十分巧妙。

選材內容

內蒙古地區的腦閣選材廣泛、豐富多彩,有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天仙配》、《白蛇傳》、《西遊記》、《八仙過海》,還有表現內蒙古地區歷史、文化、人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大漢與夫人》、《阿勒坦汗與三娘子》等。同時,腦閣在選材上還融入了許多時代的文化元素,如有表現神舟六號飛船的、表現北京2008年奧運會福娃的,體現出民間藝術與時俱進的時代感和創新性,增強了藝術的生機與活力。

另外,內蒙古地區的腦閣因表演的故事情節不同而不同,表演民族和本土題材的故事則有滿、回、內蒙古“三少”民族(即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的民族服飾,最能體現腦閣藝術與草原文化相互結合之表象特徵。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腦閣已經被正式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