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從傳統的X線平片、氣腦造影、腦室造影和血管造影發展到今日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計算機體層攝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歷盡百年滄桑。醫學影像學診斷也從傳統意義上的單純形態學定位、定性逐漸向形態學與功能相結合方向發展。但是,在醫學影像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合理地運用這些技術,更好地為臨床和患者服務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腦血管病影像學手冊》一書切合需求,應運而生。本書的著者、編者們長期工作在醫學影像學臨床第一線,具有豐富的影像學診斷經驗。書中所有內容均是在著者多年臨床實踐的積累和豐富、寶貴的實踐經驗基礎之上,並參閱了國內外最新資料編寫而成。全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是一本理想的腦血管疾病影 像學檢查及診斷的“快速入門”教材和實用的參考資料。
本書語言精練,文字流暢,編排上層次分明、重點突出。作者本著“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原則,從臨床實踐的視角出發,重點介紹了腦血管病的影像學方法和影像學診斷。相信本書的問世,必定對提高腦血管疾病影像學檢查和診斷水平,豐富世界界醫學文庫起有好的促進作用。
目錄
第一章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
一、超急性期腦梗死
(一)檢查方法選擇原則
(二)影像檢查目的
(三)影像檢查流程
(四)CT一站式檢查模式
(五)MR一站式檢查模式
(六)CT/MR混合式檢查模式
(七)診斷報告基本要求
二、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腦梗死
(一)檢查方法選擇原則
(二)影像檢查目的
(三)CT檢查
(四)MR檢查
(五)圖像解讀
(六)診斷報告基本要求
第二章 缺血性腦血管病
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一)檢查方法選擇原則
(二)影像檢查目的
(三)影像檢查流程
(四)影像學檢查方法及基本要求
(五)圖像解讀
(六)診斷報告基本要求
二、缺血性脫髓鞘改變
(一)檢查方法選擇
(二)影像檢查目的
(三)影像檢查流程
(四)圖像解讀
(五)診斷報告基本要求
第三章 腦出血
一、急性期腦出血
(一)檢查方法選擇原則
(二)影像檢查目的
(三)CT檢查
(四)MR檢查
(五)圖像解讀
(六)診斷報告基本要求
二、非急性期腦出血
(一)檢查方法選擇原則
(二)影像檢查目的
(三)CT/MR掃描基本要求
(四)圖像解讀
(五)診斷報告基本要求
第四章 腦靜脈及靜脈竇血栓形成
第五章 腦血管畸形
第六章 動脈瘤
第七章 其他腦血管病
第八章 特殊結構及功能的影像學評價
試讀章節
第一章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
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和復發率高等特點。我國每年有195萬人新發生的卒中患者,每年156萬人死於卒中,存活的患者達500萬~700萬人。每年用於卒中的直接花費及間接花費高達幾百億,給發展中的中國帶來沉重的負擔。
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80%左右,是重要的急症,早期規範救治成為影響患者預後的決定姓因素。近年來,已經獲得了許多卒中防治的循證醫學證據,如超早期的急性缺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等。
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迅猛發展,通過影像學檢查已經能夠客觀的評價缺血半暗帶腦組織的存在和範圍,這使得區分受累腦組織的病理生理學亞型成為可能,從而促進了從信賴時間窗到急診影像學檢查結果指導臨床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觀念和技術的轉變。因此,影像指導下的溶栓治療使得"ime is Brain"逐漸向“Physiology is Brain”轉變。
一、超急性期腦梗死
超急性期腦梗死是可以治療的。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AHA)和歐洲卒中促進協會(EUSI)公布的指南顯示,3小時時間窗內給予tPA靜脈溶栓治療(A級推薦 ,一級證據)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結局最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