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來源
xiū cí ㄒㄧㄨ ㄘㄧˊ 脩辭(即修辭)
《易·乾》:“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本謂整頓文教,後多指撰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毖祀欽明,祝史惟談。立誠在肅,脩辭必甘。” 清 宋大樽 《茗香詩論》:“詩以寄興也。有意為詩,復有意為他人之詩,脩辭不立其誠,未或聞之前訓矣。”參見“ 脩辭立誠 ”。
修辭的概念
所謂好的表達,包括它的準確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並且是符合自己的表達目的的,適合對象和場合的得體的、適度的表達。修辭運用語言(包括它的書面形式即文字)的特點,同時也受語言特點的制約。
漢語“修辭”這個詞語,最早見於《周易乾文言》的“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一語中。在這句話里,“修辭”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孔穎達註:“辭謂文教,誠謂誠實也;外則修理文教,內則立其誠實,內外相成,則有功業可居,故云居業也。”)與人的修業有關,不是今天“修辭”這個詞的意思。在現代漢語裡,“修辭”這個詞從字面講,可理解為“修飾言辭”,再廣義一點又可理解為“調整言辭”。
修辭,狹義上就指語文字修辭;廣義上包括文章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全過程,同時也包含語文字修辭。“修辭”從概念講,有三重含義:
一指運用語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規律(即“修辭手段”);
二指說話寫作中積極調整語言的行為活動(即“修辭活動”);
三指修辭學或修辭著作。
以上三種含義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聯繫。即修辭規律存在於修辭活動中,修辭規律和修辭活動都同是修辭學研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