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節能技術

能源與節能技術

能源與節能技術是一本出版書籍,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交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能源與節能技術能源與節能技術

《能源與節能技術》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源與節能技術》詳細地闡述了能量與能源的概念,能源資源,能源與社會發展的關係,能源與環境,能量的轉換與儲存,各種燃料,電能、核能、可再生能源、氫能等與能源有關的問題。特別是對節能進行了詳盡地介紹,包括先進的節能技術、熱能和電能的節約、重點耗能領域的節能等。

作者簡介

黃素逸,教授、博士生導師,1940年1月25日生,湖南湘潭人。1961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留校任教至今。1981-1983年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研究員,1989-1990年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高級研究員。1994年應德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邀請赴德、奧、瑞士等國講學。2003年又應邀赴台灣,在台大、清華、交大、成功大學、長庚大學等十多所院校講學。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六、七屆評審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第三屆熱電儀自控學部組成員。現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能源領域諮詢組專家,湖北省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府特約研究員,武漢市工程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1991年獲政府特殊津貼。黃素逸教授研究領域廣泛,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轉換與利用;傳熱傳質學;多相流;熱物理量測試技術;採暖、製冷與空調;生物傳熱;材料加工中的熱物理問題等。近幾年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教育部重點基金、博士點基金、國家科委高新技術基礎研究等十餘項課題,通過這些基礎研究,不但培養了大批的研究生,而且還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120篇論文。黃素逸教授也注重科研與生產相結合,近幾年先後與鋼鐵企業、發電廠、煉油行業合作開發了不少新產品,攻克多項生產技術難關,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其中橢圓矩形翅片管散熱器等科研成果先後獲得了國家及省部級獎。黃素逸教授的著作頗豐,主要的譯著有:熱物理量的光測;熱輻射傳熱;汽液兩相流動與傳熱;流動顯示;傳熱學;鍋爐與熱交換器的傳熱強化;採暖、空調製冷手冊;計算流體力學基礎;能源科學導論;動力工程現代測試技術;場協同原理及強化傳熱新技術;能源概論;能源與節能技術。王曉墨女,1974年4月出生。2000年碩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工程熱物理專業,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現任工程熱物理教研室副主任。承擔《傳熱學》、《核動力裝置》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氣液兩相流動和傳熱、強化傳熱技術、小尺寸通道內沸騰現象的研究以及核動力裝置內的傳熱和流動問題研究等。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基金和國防基金項目,已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能量與能源

第二節 能源資源、供應與消費

第三節 能源與環境保護

第四節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章 能量的轉換

第一節 能量的基本性質

第二節 能量轉換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主要的能量轉換過程

第四節 能源利用分析

第五節 能量的儲存

第三章 燃料

第一節 煤炭

第二節 石油及其製品

第三節 天然氣及其他氣體燃料

第四節 核燃料

第四章 電能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火力發電

第三節 水力發電

第四節 先進發電技術

第五章 核能

第一節 核能的概述

第二節 反應堆

第三節 核電站

第四節 核電站的安全性

第五節 21世紀的核能

第六章 可再生能源

第一節 太陽能

第二節 風能

第三節 地熱能

第四節 生物質能

第五節 海洋能

第七章 氫能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氫的製取與貯運

第三節 燃料電池

第八章 節能概述

第一節 節能的目標和領域

第二節 節能的法規和措施

第三節 節能術語與技術節能的途徑

第四節 節能的技術經濟評價

第九章 先進的節能技術

第一節 高效低污染燃燒技術

第二節 強化傳熱技術

第三節 餘熱回收技術

第四節 隔熱保溫技術

第五節 熱泵技術

第六節 熱管及其在節能中的套用

第七節 新型高效換熱器

第八節 空冷技術

第十章 節約熱能和電能

第一節 節約熱能

第二節 節約電能

第三節輸配電系統節能

第四節 用電終端節能

第十一章 重點耗能領域的能

第一節 工業窯爐和鍋爐的節能

第二節 建築節能

第三節 交通運輸系統節能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