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探討和研究什麼是能源系統的創新、可持續發展能否通過能源系統的創新得以實現和如何實現、現有能源系統的創新潛力如何、應當怎樣實現能源系統的創新等問題。本書聚焦於能源、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對能源領域創新的內涵、外延和動力開展了全方位的系統性研究,對我國能源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與創新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本書可供能源政策研究和制定人員、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相關專業人士參考。
序言
一、製造技術長盛永恆
先進制造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它由機械製造技術發展而來,通常可以認為它是將機械、電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進行交叉、融合和集成,綜合套用於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製造全過程,包括市場需求、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加工裝配、檢測、銷售、使用、維修、報廢處理、回收利用等,以實現優質、敏捷、高效、低耗、清潔生產,快速回響市場的需求。因此,當前的先進制造技術是以產品為中心,以光機電一體化的機械製造技術為主體,以廣義製造為手段,具有先進性和時代感。
製造技術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是構想、概念、科學技術物化的基礎和手段,是所有工業的支柱,是國家經濟與國防實力的體現,是國家工業化的關鍵。現代製造技術是當前世界各國研究和發展的主題,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它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息技術的發展並引入到製造技術,使製造技術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出現了製造系統和製造科學。製造系統由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組成,物質流是本質,能量流是動力,信息流是控制;製造技術與系統論、方法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和協同論相結合就形成了新的製造學科。
製造技術的覆蓋面極廣,涉及到機械、電子、計算機、冶金、建築、水利、電子、運載、農業以及化學、物理學、材料學、管理科學等領域。各個行業都需要製造業的支持,製造技術既有普遍性、基礎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專業性的一面,製造技術具有共性,又有個性。
我國的製造業涉及以下三方面的領域:
·機械、電子製造業,包括工具機、專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機械設備、電子通信設備、儀器等;
·資源加工工業,包括石油化工、化學纖維、橡膠、塑膠等;
·輕紡工業,包括服裝、紡織、皮革、印刷等。
目前世界先進制造技術沿著全球化、綠色化、高技術化、信息化、個性化和服務化、集群化六個方向發展,在加工技術上主要有超精密加工技術、納米加工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極限加工技術、綠色加工技術等,在製造模式上主要有自動化、集成化、柔性化、敏捷化、虛擬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協作化和綠色化等。
目錄
譯叢序言
譯者序
原書序
概述
第1章問題定義、任務、步驟以及行動建議的由來
1.1問題定義
1.2研究團隊的任務
1.3行動建議的起源
1.4研究結構
第2章術語與概念基礎
2.1可持續性與可持續發展
2.1.1術語的區別
2.1.2可持續性和可持續發展
2.1.3可持續性的不同概念
2.2可持續性和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