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濟南軍區話劇團原團長]

胡人[濟南軍區話劇團原團長]
胡人[濟南軍區話劇團原團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是古代北方遊牧漁獵民族的自稱。參見《漢書》《匈奴傳》——單于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野胡。胡者,北獸之類也,野性血腥迥異於人。”胡人,狹義也就是指匈奴人,後泛指北方遊牧民族。由於仰慕漢文化和對中原漢人的驅趕,以往的胡人已經漢化並廣泛分布於中原和北方各地,與漢族無二異矣。胡人成氣候,是在十六國時期。胡人相對於中原,文明程度較低,風俗也不盡相同,又總是武力騷擾邊境。冀西抗日游擊隊新編十一旅、太行第一軍分區、抗大六分校、太行七分區宣傳隊宣傳員;太行七分區宣傳幹事,1945年至1949年熱西軍分區圍場支隊、騎兵支隊指導員、熱西軍分區宣傳幹事、察哈爾軍區文工團副團長、獨立二O九師文工團團長,1951年至1955年抗美援朝擔任68軍文工團團長、後歷任文化處長、青年處長、團政治處主任、文化訓練大隊政治委員,1962年至1975年濟南軍區話劇團團長兼政委、五機部湖北軍炮廠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黨委書記。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胡人

(1) [Tartars;Mongols]:中國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稱呼

(2) [foreigner]:泛指外族人

蒙古族男子 蒙古族男子

由於外邦的文化與生活習性與內陸人的不一樣,所以就在他們的事物之前加入了他們的代稱----胡。比如胡琴,胡椒,胡麻,胡蘿蔔,胡床,胡服......等等。

詞語起源

“胡”原本是秦漢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自稱。參見《漢書·匈奴傳》——單于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北齊鮮卑侍衛 北齊鮮卑侍衛

後來成為漢人對中國北方和西方(主要為蒙古高原和新疆中亞等地)外族或外國人的泛稱。先秦時期中國將北方遊牧部族稱為北狄,後來狄人逐漸被華夏和蒙古高原崛起的胡人所同化。胡人原指秦漢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匈奴西遷後蒙古高原又相繼崛起了鮮卑、突厥、蒙古、契丹等遊牧民族。

建立的朝代

北魏、後唐、後晉、後漢、遼、元、政權的建立者都是非漢族的北方遊牧民族。

胡詞

漢語中由胡產生了一大批詞語。主要有兩類:

蒙古族青年 蒙古族青年

外族的,如胡蘿蔔、胡椒、胡瓜、胡豆、胡桃、胡床以及胡琴二胡一類。

稱謂

“胡人”的說法出現很早,戰國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戰國策》),既有胡服,那么穿胡服的定是胡人了。西漢政治家賈誼在《過秦論》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的句子。這裡的胡人,指的是匈奴人,或者說主要是指匈奴人,也包括那些敢和漢室作對的其他少數民族,比如東胡,它因居於匈奴人之東而得名,也有專家認為東胡其實是“通古斯”的轉音。東胡後來演變為鮮卑,契丹,蒙古等民族。

胡人成氣候,是在十六國時期。彼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民族入侵中原,紛紛建立政權。所以,這一時期習慣上又被稱作“五胡十六國”。其中,匈奴,鮮卑,羯是遊牧民族,而氐,羌則並非遊牧。這一時期,也是胡漢矛盾衝突最激烈、最尖銳的時期。所謂“邪正不並存,譬如胡與秦”(《晉書》),將漢胡的關係比作正邪兩面,不管我們感情上接受與否,客觀的說,這種思想一直是這個時期的主導思想。畢竟民族間從排斥到融合,是一個很艱難也很漫長的過程。

一說到胡人,好多人會認為這是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胡人相對於漢人,先進程度較低,風俗也不盡相同,又總是武力騷擾邊境。對這些人,漢族政權也好,百姓也罷,自然沒什麼好感,也就說不出什麼好話了。江統在《徙戎論》中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晉書》),已經把他們當做敵我矛盾來看待了。所以後世再提到胡人,不管語氣還是情感,在感覺上總有那么一點蔑視、輕侮的意思。

其實,胡,並非對遊牧民族的蔑稱。它只是對遊牧民族一種稱謂。後來則變成對居住在中國北方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國人的一種泛稱。“《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江統《徙戎論》)。諸夏即是中原,胡人的概念也是基於中原的視角提出的,其中並沒有摻雜感情色彩。西漢時,匈奴單于狐鹿姑曾經給漢室皇帝致書,說“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漢書》)。也就是說,“胡”在匈奴人眼裡是天之驕子的意思,和漢人的天子意思差不多。

十六國時期,前秦淝水落敗後,諸族紛紛起事,苻堅一直寵信的羌人首領姚萇也舉兵反秦,最後俘獲苻堅。姚萇向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一臉的瞧不起,怒斥姚萇,說“小羌敢逼天子,五胡次序,無汝羌名”(《資治通鑑》)。這也是“五胡”一說最早見於史端的記載。苻堅是氐人,他自己稱自己為“胡”,當然不會有什麼貶義了。(文/路衛兵) 當然,氐人和羌人並非遊牧民族,這也是胡人一詞從僅指代北方遊牧民族到擴大為對一般外族人泛稱的的一種具體表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