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於姓氏“胖”的起源,《百家姓》內無此姓氏,為明朝皇室成員後裔。
相傳此姓出自明末清初,時間段為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建立大順政權至後金軍隊入關期間,居住於全國各地的該支皇室族人為躲避追殺,大量遷往河北省境內。
隨著國家信息、交通的高速發展,不同省份之間居民的交流日趨便捷,“胖”姓已經引起較多相關學者的關注,一些此姓氏內的人士也紛紛“尋祖問宗”。台灣省內務部門曾對此事進行研究,經尋找當事人確認,“胖”姓源於明朝皇族,即“朱”姓。2011年,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曾對此姓氏起源進行報導確認。
姓氏起源
雖然《四庫全書》等清代正史資料中未記載“胖”姓的起源,但經過大量的民間考證,此姓應從明朝末年說起。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檢(崇禎皇帝)繼位後大力剷除宦官,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但是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朱由檢擔任一國之君時期,大明王朝搖搖欲墜,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朱由檢已經預感到明朝將要亡國,但仍舊不斷啟用一些文臣武將、出台法令,意圖重新恢復強盛的大明江山。相傳為了穩固政權、更多延續皇族血脈,保證在戰爭來臨時皇族余脈可以得到保護,朱由檢採納了大臣方岳貢、陳奇瑜、孫傳庭等人的建議,緊急召集京師以及京師以外的族內王公大臣,告誡他們要“謹記重託、力保大明”,特別囑咐“倘社稷有變,則隱藏姓名”以逃避內外敵人的追捕;又囑託不得攜帶家譜等一切有關明朝皇室的資料,只需攜帶一張印有玉璽的空白聖旨以示證明,並將此事“代代相傳”。
在當時的情況下,農民起義軍已經攻占了明朝的大部分土地,為讓族人記住“復明”大業,朱由檢親自更改“朱姓”為“胖姓”,為“大明朝還有一半”之意。
此時,參加這個“絕密會議”的明朝皇室成員,被崇禎皇帝欽點並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仍舊採用“朱姓”,或返回封地繼續為官,或帶領兵馬,抵抗、防禦農民起義軍及關外的後金軍隊;另一部分則使用“胖姓”,化裝成庶民,出了紫禁城,向外部遷移。由於當時的起義軍屬地河南、西安等均位於北京城的西側、南側,按照宮城內禁衛軍一名將領的建議,“胖姓”人士應向東側撤離,而且應該分批出城。於是,這一部分“胖姓”族人便以化整為零的辦法,分別從北京城的東直門、朝陽門、東便門和廣渠門出城。從此,中國便多了一個姓氏。
這部分“胖姓”皇族成員雖然出了城,但實在不知道要到哪裡才可以得到安全。經過商議,決定不需再遠行,暫且在北直隸(今河北省)的順天府薊州管轄的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居住。選擇這裡的原因,是因為交通方便,可“觀京師之變,聞關外之勢”,更重要的是,朝鮮當時作為大明王朝的藩屬國,對明朝皇室有著很深的友誼和感情,在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南下渡海至朝鮮建立流亡政權。
果不出崇禎皇帝朱由檢所料,大約一年多以後的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朱由檢一劍刺死,又刺死皇后、嬪妃、公主等數人以示“皇族成員當殉國”。此時天色將明,朱由檢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朱由檢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乾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族內情況
家譜
至今為止,所有“胖姓”家庭中皆無完全的家譜,僅存晚清時至今族譜,但大多為分支家庭自行撰寫,一般不超過七代。
除三代內直系家庭成員外,所有此姓人士均無法詳解輩分,一般以年齡冠以尊稱。但所有胖姓人士容貌長相均不同程度相似,用其族內人員的話說為“基因強大”。
祖籍
在接受統計的全體成員中,居住在全國各地的胖姓人士祖籍均為“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亦有少部分稱祖籍為“北京朝陽”。北京市朝陽區“胖”姓為滿清晚期葉赫那拉氏族人改姓,同其他地區“胖”姓朱氏後人並非同宗。
人數
據不完全統計,除少數民族姓名音譯外,目前全國約有近1500-2300人使用此姓,主要分布於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四川以及台灣地區,其中北京(朝陽區)、河北(唐山玉田縣)居多,約占全國姓“胖”人士的七成以上。因人群遷徙、工作調動等原因,內蒙古、天津、山東、遼寧、雲南等地也有此姓。
延伸閱讀
2010年10月,台灣地區“內務部”出版《台灣姓名探討》一書,搜羅台灣地區稀有古怪姓氏,據《旺報》報導,2300萬人口的台灣共有5925個姓氏,其中僅一家的奇姓就超過100個。書中整理了台灣不超過20人的姓氏與特殊關聯姓氏。奇特姓氏給人們日常稱呼帶來幾分趣味。“胖姓”即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