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理論

胎教理論

“胎教”一詞的發源地是中國。許多古籍中均有關於胎教的記載。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容易被孕婦情緒、言行同化,所以孕婦必需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名為胎教。

胎教起源

到了漢代,各種書籍中出現了大量有關胎教內容的記載和論述,初步形成了胎教學說。這要比希臘學者、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胎教觀點還早。

胎教起源於中國,也得到了外國學者的承認。早在1987年,日本幼兒開發理事會的教授等人組成的訪問團來我國訪問期間,在北京的報告會上,談到胎教在中國漢代已流傳起來,並講到在朱子的文章中就有胎教方面的東西。

到了宋代,名醫陳自明有“胎教論”,對胎教進行了專篇論述。

而到明代,胎教學說更進一步完善起來,成為比較系統和全面的學說,並且對清代也產生了較大影響。例如,清代的陳夢雷等人編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時,就把歷代關於胎教學說的內容匯集在一起,立為“小兒未生胎養門”,列入兒科分卷之首來給以強調。就連清代末期著名思想家康有為的著作《大同書》中,也有建立胎教院,以培養聰明後代、提高人口質量的主張。

我國古代,除了一些統治者重視胎教之外,一些思想家、教育家、醫學家也都很重視胎教。另外,中國古代著名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也對胎教有過分析論述。他通過對母親心理狀態對胎兒的影響,以及母親的道德修養、性格愛好對胎兒有哪些作用等研究,提出了對胎兒實行教育的具體方法。

胎教理論

1.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第一個時期的幼兒教育又可以分為兒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 歲的嬰幼兒教育和 5 歲——7 歲的兒童教育三個階段。他從生物學、解剖學、醫學的觀點出發 , 首先談到胎教的問題。他說 :“孕婦應自己保重 , 她們應當從事運動 , 要有富於營養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廟禮拜生育之神”。另外 , 在心理上應能保持安定和平靜。這是因為新生兒的天性多得之於其母 , 有如植物得之於土壤一樣。

2.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教授的胎教理論認為,胎教是針對胎兒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發育成長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音樂信號和語言信號刺激,促進其大腦機能、軀體運動機能、感覺機能及神經系統機能的成熟的過程。

3.日本科學家阿部順一在“英才早就”工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科研,得出"後代的智力明顯受到胎兒期間各種因素的影響"的理論。並根據此胎教理論,對127名孕婦進行了科學的胎教指導,內容包括按他的規定進行體格鍛鍊、欣賞音樂、閱讀書籍、排演短劇、互相交談等。實驗結果是令人興奮的,肯定了胎教的作用。

4.胎兒心理學專家對於胎教有比較深入的研究,20世紀末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逐漸形成人格,成為具有情感及知覺的人。媽媽的子宮是胎兒唯一的環境,媽媽的所有行為及情感,對胎兒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而胎兒在子宮的這段期間十分重要。

他的胎教理論認為,通過聲音、情感和觸摸來和胎兒溝通,能夠提升胎兒的智力水平以及塑造良好的性格。他指出,胎兒能夠聽到聲音的時候經常對著胎兒唱歌、朗讀和說話,能夠極大的提高胎教效果。他還指出,懷孕中後期,母親通過深而有節奏的呼吸能加深與胎兒之間的心理聯繫。

在眾多胎教理論中,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教授的胎教理論是從科學的角度,理性的分析胎教的原理以及其產生的效果的,其理論也是現代胎教理論的基礎。

胎教的實施要遵循胎寶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規律,不能隨意進行。胎教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胎教要適時適量。準爸爸準媽媽要觀察了解胎寶寶的活動規律,選擇在胎寶寶覺醒時進行胎教,且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

2.胎教要有規律性。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寶寶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於寶寶出生後認知能力的發展。

3.胎教要情感交融。胎教的過程中,準媽媽應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投入,與胎寶寶共同體驗,這樣不僅有利於準媽媽和胎寶寶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可以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係。

胎教理論的發展

古代流傳的胎教,主要是讓孕婦在懷孕期間,始終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使身體各器官保持良好的機能狀態,創造良好的胎內環境,從而有利於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這種胎教理論被認為是樸素的間接胎教理論。

隨著人們對於胎教的研究不斷加深,人們認識到通過直接的胎教,如給胎兒講故事或是對話,能夠有助於胎兒的發育。這一時期,通過孕婦口述的方式來跟自己的胎兒進行單方面的溝通,成為胎教的主流。但是這種胎教方法在實踐中存在很大的問題,孕婦長時間堅持口述胎教,無形中會增加孕婦的負擔,或是孕婦很難長時間堅持胎教。

到了20世紀中下葉,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胎教理論指出,可以通過一種設備來代替孕婦的口述胎教,比如,在室內利用音響設備播放音樂的方式來進行胎教,這種胎教方法能極大的減輕孕婦的胎教負擔。

進入二十一世紀,最新的胎教研究理論,否定了上個世紀的胎教理論,認為,外放音響式的胎教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由於胎兒在子宮裡,與環境音源隔著厚厚的腹壁和羊水,胎兒接收到環境音源發出的聲音信號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失真的,這使胎教的效果大打折扣。

同時提出,胎教聲音的傳遞要形成立體環繞的聲場,保證胎兒不論處於何種胎位,都能接收到穩定的胎教聲音。胎教的聲音要控制在60分貝以下,2000赫茲以內,因為這樣的聲音對胎兒是比較安全的聲音。

另一項胎教研究表明,很多胎教設備對於電磁輻射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會在孕婦使用過程中帶來電磁輻射的危害,不僅達不到胎教目的反而給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現代胎教理論

現代的科學胎教理論,是在古代這種廣義的胎教基礎之上發展而來,更加注重對胎兒直接胎教的實施。胎兒感覺功能和運動功能的初步建立,都為胎教的實施提供了科學依據。理論認為,胎教不等同於孩子出生以後的教育,胎教的原理是通過有針對性地、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信息刺激,建立起有效的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機能及其他神經系統機能的成熟,並不是讓未出生的寶寶真正掌握胎教的內容。

研究表明,懷孕3-9個月期間是胎兒腦細胞大量增殖和神經突觸迅速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在此期間給予科學的胎教,能夠促進胎兒大腦的發育,激發寶寶的潛能。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胎兒的智力潛能,就要給予胎兒大腦不同類型的刺激。不同的胎教內容由於其內在的性質不同,給胎兒腦細胞的刺激也是不同的,這就能保證胎兒腦細胞有更多的機會發育和存活,形成更多的腦細胞連線網路,讓胎兒出生後擁有更聰明的大腦。因此,科學的胎教課程應該包含音樂、詩歌、故事、外文等各種內容。

不同的懷孕階段,胎兒大腦以及身體各器官的發育情況是不同的,其需要外界的信息刺激也不同,因此,科學的胎教課程要在胎兒發育的不同時期安排不同的胎教內容。堅持科學的胎教課程,每一位準父母都可以孕育一個自己的天才寶寶。

同時,有研究表明,如果胎教的內容能夠延續到孩子出生以後的教育,對於孩子的早教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