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稟賦不足,或酒色勞倦,或病後失調,或營養不良。
辨證要點
乾咳、咳聲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帶有血絲
病機
陰虛肺燥,肺失滋潤,肺傷絡損,故見乾咳、咳聲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帶有血絲;苔薄白,邊尖紅為肺陰虧虛之象。
臨床表現
乾咳、咳聲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帶有血絲、色鮮紅,胸部隱隱悶痛,午後自覺手足心熱,或見少量盜汗,皮膚乾灼,口乾咽燥,疲倦乏力,納食不香,苔薄白、邊尖紅,脈細數。
治法
滋陰潤肺。
常用中藥
北沙參、麥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
常用腧穴
肺俞、膏肓、尺澤、太溪。
轉歸預後
一般而言,凡正氣較強,病情輕淺,為時短暫,早期治療者,可獲康復。若正氣虛弱,治療不及時,遷延日久,每多演變惡化,全身虛弱症狀明顯。出現大骨枯槁,大肉盡脫,肌膚甲錯,兼有多種合併症。此外,少數患者可呈急性發病,出現劇烈咳嗽,喘促倚息,咳吐大量鮮血,寒熱如瘧等嚴重症狀,俗稱急癆、百日癆,預後較差。
預防調護
對於本病應防重於治,接觸患者時,應戴口罩,用雄黃擦鼻以避免傳染。飲食適宜,不可飢餓,若體虛者,可服補藥。既病之後,不但要耐心治療,還應重視攝生,禁菸酒,慎房事,怡情志,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加強營養,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動火燥液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