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證內容包括:咳嗽、哮病、喘病、肺脹、肺癰、肺癆。
茲將肺病證的基本證候及特徵分述如下。
・肺氣虧虛
1.主要脈症聲音低怯,倦怠懶言,面色少華,極易感冒,惡風形寒,或有自汗,若咳嗽則咳而無力,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脈虛弱。
2.證候特徵本證以肺氣不足和衛氣不固的見症為主,此外,尚有一般的氣虛見症。
本證與陰津虧耗證的鑑別是:本證為肺氣不足和衛外功能減退,而表現為短氣、自汗、畏風、易感冒等症;彼為肺之陰津虧耗,而表現為陰津不足和有熱象,如乾咳少痰、潮熱盜汗等症。
・肺陰虧耗
1.主要脈症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午後顴紅,潮熱盜汗,形體消瘦,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2.證候特徵本證以肺虛氣失宣肅、津虧不潤及陰虛生熱的見症為臨床特徵。
肺臟陰津虧耗證與燥邪犯肺證的鑑別是:本證為肺臟自病,以陰津虧虛為主症,如乾咳少痰、潮熱盜汗等;而燥邪犯肺證,以外感燥邪為主,雖亦有肺失清潤,乾咳少痰,咽喉乾燥,但伴有外感表證。
・寒邪犯肺
1.主要脈症咳嗽痰稀薄,鼻塞流清涕,惡寒發熱,頭身痛楚,無汗,苔薄白,脈浮緊。
2.證候特徵本證除有寒邪束肺,肺氣失宣的證候外,尚有惡寒發熱等風寒表證。
本證與寒飲內阻證的鑑別是:本證為外感寒邪,肺氣失宣,故表現為咳嗽痰稀薄,惡寒發熱等;而寒飲內阻證則為飲邪礙肺,肺失宣降,故以咳嗽氣急,痰白如沫如涎而量多等症為主要表現,而無外感表證。
・邪熱乘肺
1.主要脈症咳嗽,痰黃或黃白相兼,痰不甚粘稠,痰量一般不多,或有鼻塞流黃涕,或惡風身熱,咽喉疼痛,苔薄黃,脈浮數。・2.證候特徵本證除有邪熱阻肺,肺失清肅的證候外,尚有惡風身熱,咽喉疼痛,苔薄黃,脈浮數。
本證與痰熱蘊肺證的鑑別是:本證兼具肺失宣肅與風熱表證;而痰熱蘊肺證則為痰濁化熱或熱邪灼津為痰,痰與熱壅塞於肺,肺失宣肅證,故以咳嗽痰多痰黃,或痰鳴或痰中帶膿血等為主要表現,一般無外感表證。
・痰濁阻肺
1.主要脈症咳嗽痰多粘稠,色白或灰白,胸滿憋悶,氣息急促,喉中痰鳴有聲,甚至倚息不能平臥,苔白厚膩,脈弦滑或濡滑。
2.證候特徵本證兼有肺失宣肅和痰濁壅盛的見症。
本證與痰瘀阻肺證的鑑別是:本證肺氣上逆和痰濁壅盛證都極為明顯;而痰瘀阻肺證以痰瘀阻蔽胸中陽氣為主要表現,如心悸、胸悶、唇甲青紫等症,多數情況不以咳嗽氣逆等肺氣上逆為主證。
【病機述要】
肺病證的基本病機是由於感受外邪或痰濁等導致邪氣壅阻,肺失宣肅,或勞倦久病等導致肺氣陰虧虛,肺不主氣。因肺失宣肅,故常見咳嗽、喘息等;因肺不主氣,故常見短氣、自汗、易感冒等;肺朝百脈,助心主治節,因肺氣失調,不朝百脈,可引起心血的運行不利,而發為心悸、胸悶、唇甲紫暗等;肺能通調水道,因肺失宣肅,通調失職,可引起水腫、小便不利等。
茲將肺病證中基本證候的病機闡述如下。
1.肺氣虧虛勞傷過度,病後元氣未復,或久咳久喘耗傷肺氣,或氣的生化不足,以致肺氣不足,肺氣不足則肺失宣肅,肺不主皮毛,而出現咳而短氣,聲音低怯,惡風自汗。
2.肺陰虧耗癆蟲蝕肺,久病咳喘,氣血虧耗,或燥熱之邪犯肺,耗傷陰津,以致肺陰不足,陰不足則虛熱內生,陰不足則肺失滋潤而不能肅降,故見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潮熱盜汗等症。
3.寒邪犯肺氣候寒冷,衣服單薄,或貪涼飲冷而寒邪犯肺,肺為寒束則失於清肅,寒邪著於皮毛則衛表不和,故見咳嗽,咳痰清稀,惡寒發熱等症。
4.邪熱乘肺可因外感風熱,或寒郁化熱,邪熱上乘於肺,肺為清虛之髒,熱邪蘊肺則肺失宣肅,故見咳嗽,喘逆,痰黃或黃白相兼,或痰有腥臭味等症。
5.痰濁阻肺常因感受外邪,或久病咳喘,以致肺不布津,聚津為痰而阻於肺,或脾氣虧虛,脾不輸津,聚濕成痰,上漬於肺。肺為痰阻,宣肅失職,故見咳嗽痰多粘稠,氣息急促,甚至倚息不得臥。
【治療要點】
1.宣降肺氣肺病證的基本病機之一是肺失宣肅,因此,宣降肺氣為肺病證的治療要點。《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肺氣不宣,則以辛散之品,驅散表邪,宣發肺氣。肺為清虛之髒而處高位,故宣發肺氣應以輕清之品,正如吳鞠通所謂“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肺為嬌髒,不耐寒熱,且肺惡燥,燥則肺氣上逆而咳喘,甘潤可使肺氣自降,清肅之令自行,所以宣散之品又宜辛平甘潤。肺氣上逆,則用苦降酸收之品,以肅降肺氣。酸收意在固攝耗散之肺氣,但注意勿收斂邪氣。苦降時常與宣散同用,雖有主次,但重在一宣一降,順其肺之開闔。
2.扶正祛邪,邪氣壅遏於肺,肺失宣肅,法當祛邪;肺之氣陰虧虛,肺不主氣,法當補益。故扶正祛邪,為肺病證的治療要點。常用的治法有補益肺氣、滋陰潤肺、溫肺散寒、清泄肺熱、化痰降逆等,此為直接對肺進行補瀉法。另外,尚有根據五臟生克關係對肺進行間接補瀉法。如虛證有補土生金,即通過補脾(補母)以益肺(補子);有金水相生,即通過滋腎(補子)以益肺(補母)等治法以實現對肺臟的補益。如實證有瀉肝的治法,即是通過生克關係治療木火刑金(肝火犯肺)的病證治法。肺之實證也可通過臟腑表里關係進行治療,如瀉大腸,使肺熱或痰濁從大腸下泄以治肺實證。
3.重視調護肺病證尤應注意預防感冒,病室要寒暖適宜,氣候變化時要及時加減衣服。病室應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患者儘可能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粉塵等,更應戒菸。飲食應清淡,易消化,一般忌辛辣醇酒,或生冷肥甘。
相關詞條
-
肺病
癇證的一種。發作時面色灰白,目睛上視,驚跳,頸項反折,手鬆開,張口吐舌,聲如羊叫等。由肺虛受邪,傷及肝腎所致。肺病病名。肺臟的各種病證。由外邪侵襲,或痰...
肺病是什麼原因引起 肺病的症狀及臨床表現 肺病主要證候及特徵 病機述要 肺病吃什麼好 -
藥源性肺病
藥物在疾病的預防、治療和診斷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又可因其毒副作用導致機體各臟器的損害。雖然早在1880年William Osler 就觀...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診斷檢查 鑑別診斷 治療方案 -
中醫醫院肺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
1.白虎湯(《傷寒論》) 51.清營湯(《溫病條辨》) 53.三仁湯(《溫病條辨》)
拼音 一、總則 二、基本條件 三、人員隊伍 四、服務技術 -
黃吉賡肺病臨證經驗集
《黃吉賡肺病臨證經驗集》是2011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吉賡、 余小萍。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肺病千金方
肺炎 肺膿腫 肺癌
圖書介紹 內容簡介 目錄 -
介入性肺病學
介入性肺病學,作者:陳正賢主編,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5-1,印刷時間:2004-9-1。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王正公論肺病
《王正公論肺病》內容簡介:王正公,字正齋,1912豐出生於江蘇崑山三代中醫世家。自幼師從其父王慰伯,其後行醫60餘載,馳名滬上。歷任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中...
-
中醫肺病良方
《中醫肺病良方》是2005年1月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書中介紹了常見肺部疾病的中醫證型和臨床表現,以病辨證施治,推薦了治療這些肺部疾病的古今食方5...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