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的中藥治療

治宜養陰潤肺。 治宜滋陰降火。 治宜滋陰補陽。

肺結核 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 咳嗽、胸痛、咯血、潮熱、盜汗、消瘦 為其主要臨床特徵。近年來其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因感染結核桿菌而發病。雖然感染後並非立即發病,但一旦感染,終生有發病危險。
本病屬中 醫學 “ 肺癆 ”、“ 癆瘵 ”、“ 肺疳 ”等範疇。先天稟賦不強、正氣虧耗為其內因,外受“ 癆蟲 ”所染,邪乘虛而入,而致發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療:
1. 肺陰虧損型
症見乾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午後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乾喜冷飲,舌紅脈細數。治宜養陰潤肺。方藥:沙參12g,麥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藥30g,雲苓15g,川貝12g,菊花10g,阿膠15g(烊化),三七3g(沖服)。
2. 陰虛火旺型
症見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 遺精 , 月經 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方藥:龜板10g,阿膠12g(烊化),冬蟲夏草12g,胡黃連10g,銀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麥冬12g,桔梗12g,貝母12g,當歸12g,青蒿15g,知母12g。
3. 氣陰耗傷型
症見面色不華,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並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方藥:太子參15g,雲苓15g,白朮15g,山藥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棗10g,黃芪20g,蓮子15g,當歸12g,白及20g,功勞葉12g。
4. 陰陽兩虛型
症見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音嘶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 閉經 ,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治宜滋陰補陽。方藥:太子參15g,白朮15g,山藥30g,茯苓20g,黃芪30g,紫河車15g,當歸15g,鹿角膠10g,龜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勞葉12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