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肝是公雞的雞冠
【年代】1944年
【作者】戈爾基
【規格】182.9x248.9厘米
【屬地】紐約布法羅奧爾布賴特一諾克斯藝術館藏
簡介
20世紀30年代末期,美國情景繪畫(American Scene Painting)已經開始衰落,而美國抽象藝術家協會(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的創作也由於過分拘泥於幾何抽象的形式而陷於僵化,後來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們開始聚集在一起探討未來新的藝術形式。在這種情況下,亟需一位理論家提出新的藝術理論,為創造一種美國獨有的、同時又具有國際影響的藝術提供理論依據與支持。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這位年輕的批評家承擔起這個重任(圖1)。有趣的是,最早他是在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漢斯·霍夫曼的影響下形成自己的藝術理論的,現在,他的理論反過來又影響到了抽象表現主義的發展。可以說,格林伯格的藝術理論是與抽象表現主義一起發展成熟的。
戈爾基生性善感,在藝術上偏愛優雅的情調和憂鬱的詩意。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喜歡熱烈,喜歡溫柔,喜歡可口的食物,喜歡肉感,喜歡獨唱,喜歡澡盆子裡水泡著洗澡……我喜歡麥田,喜歡耕地,喜歡杏樹,喜歡晃動的陽光,但是最喜歡麵包。”這種感受,在他那些布滿有機形態的畫面上得到充分的反映。他的畫,在優雅而傷感的情調中滲透著某種神秘氣息。那些形態奇異的母題,想必是從米羅、唐居伊等超現實主義畫家的作品中吸收和發展出來的。評論家羅森伯格在談到他的這種有機形態母題時說:“……充滿隱喻和聯想。在奇形怪狀的軟組織、隱蔽的切口和污跡之間,在由軟綿綿的身體部件、腸子般的拳頭、陰部、許多肢體組成的叢林裡,花瓣暗示著野獸的爪子。”(愛德華·盧西·史密斯著,陳麥譯:《1945年以後的現代視覺藝術》,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第24頁。)而另一位評論家羅伯特·休斯則生動形象地描述道,“那些密集、搏動的懸殊的形狀造成一個印象,好像是炎熱的夏天,把眼睛貼近地面,靠近地窺視一團纏結的草叢,是一隻螞蚱所見的現實,它的各種成分仍是沒有發育好的,高爾基的溫和而嚴格的線條把它們從焦點推出又拉近。”(羅伯特·休斯著,劉萍君等譯:《新藝術的震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第228頁。)
戈爾基1943年所作的油畫作品《肝是公雞的雞冠》充分反映了他的風格特點。在這幅畫中,諸多生物形態的有機體紛紛攘攘地擠在一起,搏動出某種神秘和不安。畫面色彩強烈,線條綿軟流暢,那直抒胸襟的自由揮灑,顯示出超現實主義自動化畫法的影響。在這裡,戈爾基以一種敏感而略帶神經質的細線,勾畫那些有機形態的母題,將他內心的脆弱和一觸即動的官能感覺,細膩地表達出來,直接抒發了某種無以名狀和無以慰籍的風情。戈爾基一生命運坎坷。他在有生之年未能見到抽象表現主義的輝煌,作品也未能打人市場。1946年,一場意外火災將其畫室毀於一旦,許多心血之作頃刻間化為灰燼。同年,癌症病魔又向他襲來,雖然手術後得以保住生命,但元氣大傷。以後,妻子帶著孩子離他而去,意外車禍又使他頸部骨折。一連串的打擊令他心灰意冷,在無以排遣的悲愁中,他於1948年自己結束了生命。戈爾基,這位敏感而脆弱的藝術家,“用他天生的詩請融化了歐洲抽象藝術的法度,帶了抽象畫走向美國自由表達的方向。”(王瑞雲著:《20世紀美國美術》,文化藝術出版社,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