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山雞

瑤山雞

瑤山雞——主產於貴州省,又名瑤雞。是在瑤山特定的自然環境中,從選種、禽病防疫、飼料配方到雞舍管理,通過瑤族民眾獨特的養殖習俗和管理方式下,孕育而成的優良地方品種。一直以來瑤山雞以毛色鮮亮、肉細味鮮、營養豐富而暢銷全國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產地環境

瑤山雞產區地處貴州高原南部邊坡向廣西丘陵盆地的過渡地帶,海拔320~540m,年平均氣溫18.3℃,最高18.912:,最低17_8℃,極端最高氣溫39.4℃,極端最低氣溫一6.7℃,年平均降雨量1 320.5ram,相對濕度80%,日照1273小時,無霜期308—331天,具有亞熱帶高原山地季風濕潤氣候特徵,總的特點是:氣候溫熱、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夏長冬短、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充沛、雨熱同季。土壤為黃壤和紅黃壤,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麥、豆類、薯類等。瑤族民眾索有養雞的傳統,每家每戶一般飼養量都在50~60羽左右,多者達200多羽,全部是自繁自養。很少有外地雞種進入,在此條件下,經過長期的封閉飼養和選優提純,逐漸形成了現在具有亮麗羽毛的瑤山雞。。

外貌特徵

瑤山雞左(母)右(公) 瑤山雞左(母)右(公)

體質結實,脛高體大,骨骼粗壯,結構勻稱,胸寬深,背腰寬平,肌肉發育良好,喙、脛、爪黑色。公雞頭大;單冠,5-6個冠齒;冠、肉髯和耳葉大而紅潤;眼大有神,虹彩橘黃色。羽毛紅黃色,頸、胸、背翅羽為紅色,尾羽、主翼羽、副翼羽和腹羽黑色。母雞頭稍小,頸短,單冠,虹彩黃紅色。羽毛多為麻黃色和麻黑色,腹部絨羽發達。雞群中尚有部分雞具有烏皮、烏肉特性。

品種性能

生長速度與產肉性能

平均體重:初生35克;90日齡公雞842克,母雞730克;150日齡公雞1730克,母雞1420克;成年公雞2450克,母雞2050克。成年公雞平均半淨膛屠宰率79.50%,母雞82.87%;成年公雞平均全淨膛屠宰率71.98%,母雞73.59%。

產蛋性能與繁殖性能

母雞平均開產日齡195天。平均年產蛋70枚,平均蛋重47克。平均蛋形指數1.37。蛋殼白色。公雞性成熟期180-210天。公母雞配種比例1:(6-8)。平均種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0%。母雞就巢性強。公母雞利用年限2-3年。

瑤山雞的飼養管理

一、臨床症狀鑑別

1、糞便顏色;

2、呼吸道症狀;

3、眼部疾患;

4、腿部疾患;

5、神經症狀;

6、顏面及頭部浮腫;

7、雞冠肉鬞;

8、脫肛。

二、解剖鑑別:

1、肝臟病變;

2、脾臟病變;

3、心肌病變;

4、肺臟病變;

5、腎臟病變;

6、皮下肌肉出血;

7、口腔黏膜壞死有假膜;

8、腺胃病變

9、小腸病變;

10盲腸病變;

11、胸膜氣囊病變;

12、腹膜炎;

13、法氏囊病變。

三、雞種常見的細菌性疾病

1、大腸桿菌:由致病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組傳染病。急性敗血型症狀:嚴重腹瀉、排白色或者水樣雞糞,心包炎、肝周炎、卡他性腸炎。防治藥物:安普黴素、可林沙星。

2、白冠病:由白細胞原蟲引起,多發於夏季。症狀:感染2周后,出現貧血症狀,肉垂及雞冠呈蒼白色,拉黃綠便,嚴重口流血或者腹腔內出血,突然死亡。剖檢肌肉蒼白、肝脾腫大,表面分布有出血點,心臟外膜有寄生蟲灶,形成小點狀。防治:消滅媒介昆蟲蠓和蚋。治療:磺胺六甲飲水。

3、病態現象:無明顯症狀,突然死亡,雞冠和肉囊晴紫色,拉稀,排灰白或綠色水樣稀便,剖檢心冠脂肪有出血點,肝表面有針尖大小呈灰白色壞死點和出血點,脾腫大,腸黏膜紅布樣出血,尤其是十二指腸。治療:氟苯尼考拌料,青黴素、鏈黴素肌肉注射。

4、慢呼:由雞敗血支原體感染引起,以寒冬及早春最為嚴重。感染使飼養期延長,飼料報酬下降,使養雞成本大大增加。症狀:流清鼻涕、咳嗽、結膜炎及氣囊炎。治療:用大環內酯類藥。

5、雞傳染性鼻炎: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急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症狀:鼻腔與竇發炎,流鼻涕,臉部腫大,打噴嚏。以飛沫及塵埃經呼吸傳染。症狀:鼻孔先流清液後轉為漿液粘性分泌物。防治:首選磺胺類。

6、症狀:胸膜皮下發生浮腫,積聚數量不等的血液及滲出液,外觀呈紫紅色或紫黑色,局部羽毛脫落,有時自然破裂流出紅色液體;關節型:足、翅、關節發炎腫脹,趾關節腫大,呈紫紅色或紫黑色,有的有趾瘤,腳底腫大。

雞的營養需要與飼養管理
階段 代謝能(MJ/KG) 蛋白(%)
0—5周齡 12.13 19-21
6---8周齡 12.13 15-16
12周齡至出欄 13.39 15
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 管理要點
抗寒能力差 1—30日齡雛雞保溫
體溫高發育快,體溫40.8—41.5℃ 冬暖夏涼,通風良好
抵抗力弱 做好預防工作,經常消毒
易驚群、膽小 防噪音、防突然停電
怕潮濕 保持環境乾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