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疾病分類
1、按感染病菌分類:①非特異性肛周膿腫:由大腸埃希桿菌、厭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②特異性感染:臨床較為少見,以結核性膿腫為主。
2、按膿腫部位分類:①肛提肌下膿腫(低位膿腫):包括肛周皮下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低位馬蹄形膿腫等;②肛提肌上膿腫(高位膿腫):包括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後間隙膿腫和高位馬蹄形膿腫等。
3、按膿腫的最後結局分類:Eisenhammer(1978)將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分成瘺管性膿腫及非瘺管性膿腫2大類。①非瘺管性膿腫:凡與肛竇、肛腺無關,最終不殘留肛瘺者,均屬非瘺管性膿腫;②瘺管性膿腫:即為經肛竇、肛腺感染而致,最後遺留肛瘺者。
症狀體徵
畏寒、發熱、頭痛、乏力、食欲不振,里急後重、排膿血、粘液便及膀胱刺激症狀。疾病概述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是臨床中較常見的化膿性感染,是肛瘺的前驅病變,任何年齡均可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大多起源於肛管直腸壁內感染如肛竇炎等,也可經淋巴傳播或肛周毛囊皮脂腺發生感染形成膿腫。糞便內的尖銳異物刺破肛管直腸壁而引起周圍組織的感染也可形成肛周膿腫。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被肛提肌和盆筋膜分為若干間隙,膿腫也常位於這些間隙內,如坐骨直腸窩膿腫、黏膜下膿腫、骨盆直腸窩膿腫和皮下膿腫。
疾病描述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是臨床中較常見的化膿性感染,是肛瘺的前驅病變,任何年齡均可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大多起源於肛管直腸壁內感染如肛竇炎等,也可經淋巴傳播或肛周毛囊皮脂腺發生感染形成膿腫。糞便內的尖銳異物刺破肛管直腸壁而引起周圍組織的感染也可形成肛周膿腫。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被肛提肌和盆筋膜分為若干間隙,膿腫也常位於這些間隙內,如坐骨直腸窩膿腫、黏膜下膿腫、骨盆直腸窩膿腫和皮下膿腫。
診斷檢查
1.詳詢發病時間、發展過程,排便情況,注意疼痛的部位、程度,有無畏寒、發熱、頭痛、乏力、食欲不振,有無里急後重、排膿血、粘液便及膀胱刺激症狀,過去有無肛隱窩炎、外傷及結核等病史。
2.檢查肛門部有無紅腫、硬結、壓痛及波動感,直腸指診有無腫塊、壓痛及波動感,注意腫塊的部位及性質,尾骨處有無叩擊痛。
3.全身體格檢查,注意有無肺結核,必要時行胸部透視檢查。
診斷要點
1.肛門旁皮下膿腫:(1)位於肛門兩側邊緣。(2)膿腫
較小,全身症狀輕微或不伴全身症狀。(3)局部疼痛,行走、坐下或受壓時,疼痛加重。(4)局部腫脹、紅、硬及觸痛,早期波動不明顯,有波動後可自行破潰形成肛瘺。2.坐骨直腸窩膿腫: (1)位於坐骨直腸間隙內。(2)局部劇痛,全身有發熱、乏力、頭痛及食欲不振等反應。(3)排尿困難及肛門部有墜感。(4)患側肛門旁腫脹及觸痛。(5)指肛檢查 患側明顯觸痛、有飽滿及波動感。(6)白細胞計數增高。
3.黏膜下膿腫:(1)位於直腸黏膜下和肌層結締組織內。(2)膿腫較小,全身症狀不明顯。(3)肛門部有不適感。(4)肛門指診檢查 直腸壁有卵圓形突起,有觸痛及波動,破潰後形成內瘺。
4.骨盆直腸窩膿腫:(1)位於骨盆直腸間隙內。(2)全身感染症狀明顯,發熱、乏力,頭痛等。(3)排尿困難及肛門部有墜感。(4)指肛檢查 直腸前壁飽滿、有波動感及明顯觸痛。(5)白細胞計數增高。
3.膿腫形成後,應切開引流,若膿腔與肛隱窩有瘺管相通,患者全身症狀較輕,可考慮一期切開瘺管;如瘺管通過肛管直腸環,可行掛線療法。否則,先行膿腫切開引流,後期如形成肛瘺,再按肛瘺處理。
4.膿腫切開引流注意點
(1)肛旁皮下膿腫,宜作放射形切口;坐骨直腸間隙膿腫,切口應距肛門3cm以外(外括約肌之外側),作前後位縱形切口。
(2)骨盆直腸間隙膿腫,應先作診斷性穿刺,確診後作前後位縱形切口,鈍性分離肛提肌,膿液引流後,放置多孔的乳膠管或菸捲引流。
治療方案
1.按肛隱窩炎非手術療法治療。
2.全身套用抗生素。結核性膿腫,應加用抗結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