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阿吉

肉孜·阿吉

肉孜·阿吉,男,維吾爾族,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新疆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20屆全國委員,擅長心血管內科疾病包括冠心病、各科心絞痛、急性心梗、心衰、風心病、心肌病、先心病、高血壓等各種嚴重心律失常的搶救和治療,尤其擅長各種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診治。他先後發表數十篇論文並多次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肉孜・阿吉,男,維吾爾族,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一直是肉孜・阿吉行醫宗旨。他先後發表數十篇論文並多次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
1984年11月3日,一架中國民航大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騰空而起,呼嘯著向東飛去。它將要橫跨大海,前往日本。機艙內旅客中,有一位維吾爾族中年男子,他方正臉,高高的鼻樑,炯炯有神的一雙大眼。他就是原新疆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肉孜·阿吉。這次,他是應日本東方旅遊社董事長仁野古寺先生的邀請,與本科主任何秉賢副教授一起前往日本做客。飛機掠過碧波蕩漾的大海,阿吉的心也象海浪一樣翻滾:“是黨給了我知識和才能,使我受到外國友人的尊敬欽佩,我為祖國而自豪。”
肉孜・阿吉的老家在喀什。1950年當地政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協助下辦起了一所醫士訓練班。剛滿十五歲的阿吉去報名,當工作人員問他為什麼要參加學習班時,他眼含淚花低下了頭:“為了給親人們看病。要是早有醫生,我爸爸、鄰居大叔,還有我親愛的姐姐就不會死了。”
南疆的七、八月間,是一年中的黃金季節。桑椹熟了,杏子黃了,桃兒咧開了紅嘴兒……每逢這個季節,孩子們都鑽到果園裡去了,阿吉也曾經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個。而自從他上了醫訓班,雖然房邊就是果園,不遠的地方就是瓜地,可是他望也不望,一心撲在學習上。中午,有的同學睡午覺,有的去果園,而他一人總是默默地在樹蔭下用小棍寫呀,畫呀……辛勤的學習並沒有阻擋阿吉繼續工作。當時的縣城裡斑疹傷寒肆虐流行,有限的注射器,有限的疫苗,在那樣缺醫少藥,條件極其惡劣的年代,阿吉背著藥箱,一個人挨家挨戶的打預防針,宣傳預防疾病的知識,把整個縣跑了個遍。在這期間,自己也不幸感染上斑疹傷寒,差點送了命。談到這裡,阿吉笑著說:“老天不要我,是準備讓我繼續好好治病救人。”
兩年後,阿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第二年,又升為中級醫師,1956年被推薦到自治區醫學首府新醫繼續深造。開學典禮後的當天晚上,阿吉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今後,你們不但要學會給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本領,同時還擔負著發展邊疆民族衛生事業的重任。”院長的這段話,他銘刻在心,也成為他奮發向上的動力。
開學了,阿吉所在的民族班第一門課程就是漢語。一切從頭學起,第一次接觸這么複雜的方塊字,還有語言修辭,特別是那些筆畫繁多的漢字,全靠一個個死背。阿吉真有一股子鑽勁,上課時認真聽,下課後在地上練,身上經常裝著小本子,走路時都在默誦,有時半夜還要找漢族同志請教。就這樣,他很快就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寫出一手正規的漢字了。在六年的學習期間,不論嚴冬酷暑,他沒有一個晚上不進圖書館、實驗室,有時深更半夜,他還一人在那令人膽戰心驚的解剖室里翻動著人體標本。就這樣,196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自治區自己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少數民族醫科大學生。
阿吉畢業後被分到原新疆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當醫生。他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內科教授、主任醫師習家駿親自負責培養他,阿吉把自己寫的病歷、教案送給習教授,請他審閱和修改,給學生講課時,他請習教授來聽課,課後虛心徵求教師的意見。他與內科主任何秉賢副教授,是人人共知的“一對紅”。何秉賢是他的老師,在“十年動亂”中,他跟著何老師躲在地下室“秘密”地搞心血管研究,共同撰寫了新疆自己的心血管和心電圖研究著作。以後連續十年,他跟著何老師深入到草原、農村、工廠、學校去進行心血管疾病的普查工作。
1974年,阿吉被派往廣州心血管研究所學習,當時正值盛夏,氣候、生活習慣和語言都給他學習帶來很大困難,有時幾天幾夜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身體一天天消瘦下去。有些好心的同志勸阿吉:“暫時回新疆吧,等天涼快了再來。”可是阿吉卻咬著牙堅持學習。一年以後,阿吉回到新疆時體重減輕了十多斤,同志們望著他那疲憊消瘦的身子痛惜地說:“阿吉同志辛苦了。”阿吉風趣地笑著說:“不,我身上的肌肉都變成了知識,裝到腦子裡了。”
作為一名來自南疆偏遠縣城的民族大夫,阿吉深深感受到少數民族地區缺醫少藥、看病難的現實情況,也能體會到民族同志對醫療知識的渴求。從醫50年來,和田、喀什、克拉瑪依、庫車等縣市,阿吉的腳步遍布天山南北,為廣大人民民眾宣傳、普及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給縣、鄉的衛生醫療人員講解心血管疾病的專業知識,此類講座累計約60場次。阿吉是原新疆醫學院第一批民族學生,漢語對民族同志的困難程度深有體會,為了讓更多的少數民族同志方便、熟練的學習到相關醫學知識,阿吉又“自找”了一份工作:翻譯。五十年來,阿吉已著維文書籍12本,撰寫了70多份民、漢語言的專業論文,30多份民文科普知識,並將《內科學》中心血管部分譯成維文,在這些著作中,有多篇論文獲自治區獎項,1984年被中央有關部門授予“科普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1991年成為我院第一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5人之一,是唯一的一位少數民族同志。從1991年開始,阿吉開始進行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他獨立培養了4名研究生,幫帶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及碩士學位研究生12名,“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50多年的行醫生活中,阿吉大夫拯救了不計其數的急性心梗、冠心病的病人,與死神爭奪著一個又一個的生命,也為自己譜寫了一首又一首動人美麗的篇章。
在阿吉的書櫃裡,有這樣27本厚厚的筆記本,翻開他們,整齊工整的字跡,錯落有致的標記,記錄著從1970年以來,國內外各大醫藥類期刊中有關心血管方面的知識。多少個假日,阿吉把自己埋在書海里,將這些寶貴的資料和訊息整理成冊,充實自己的知識,也造福於他人。拿起這些筆記本,阿吉的眼中充滿珍愛,這些都是他日積月累、一點一滴花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凝結成的,70歲高齡的老人仍在繼續保持這種習慣,津津有味的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
當問及日本友人為什麼要邀請他們做訪問時,阿吉說:“仁野古寺先生1984年來新疆旅遊時不幸胃病發作,病情十分危急,我和何秉賢負責對他進行治療。住院期間,我們不僅儘快地使他恢復了健康,而且還發現了他在日本沒有檢查出來的一種胃病,使這位日本客人非常感激。所以,在他回國後不久,便來信邀請我們去日本訪問。”
採訪過程中,不斷有民族病人來找阿吉大夫。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阿吉大夫的耐心、細緻不禁讓我們為當今個別大夫的言行汗顏。阿吉說:“做醫生不僅要有高明的醫術,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良好的醫德醫風,把病人看作自己的親人,花最少的錢治好病,我最高興的事就是看著躺著入院的病人能夠自己走出病房。”
如今,阿吉大夫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批名醫之一,在這8位名醫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少數民族同志。面對這份榮譽,阿吉非常激動:“我所作出的每一份成績,都是黨、人民給予我的,是我的老師辛勤培養的結果。‘名醫’的稱號讓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了,我已經70歲了,現在每周一次的大查房、危重病例討論、專家門診我還在繼續,只要組織上需要我,我一定服從組織安排,為年輕人做一個表率。”

主要成就

1995年阿吉被評為了自治區級“優秀教師”,2002年光榮的榮獲新疆醫科大學“十佳黨員”的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