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
職業疲勞主要是身體上的疲累,當你對工作產生疲勞感時,應該靜下來思考自己擅長什麼,期望得到什麼,工作沒做好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是方向偏差。在生活中多培養其他興趣,有業餘愛好作為“第二職業”,更能激發個人的潛力,重拾自信,將延緩自己的職業壽命。
中國一人力資源服務商發布的萬人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人薪水低於前一年同期,近80%的職場人感到精神緊張和壓力,三分之二的職場人感到壓抑,超過70%的職場人對工作產生倦怠,表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
不過,人力資源專家就提醒:這並不一定是需要重新擇業的職業倦怠,而是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年底工作量激增,悄然來襲的“職業疲勞”。
概述
職業疲倦是指對工作內容本身和工作環境失去激情、興趣,產生無法克服的心理倦怠,強烈地希望逃避工作現狀。工作中一點兒小事引起大衝突、很想換工作、沒精打采責任心下降等,都和職業疲倦有關。
據美國研究機構調查:每年因員工心理壓抑給美國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50億美元,超過500家大公司稅後利潤的5倍!而在中國,據業內人士估計:職業壓力帶給企業的損失每年至少在億元人民幣以上。
調查顯示,從高管到專業人員、再到體力勞動者,有68.2%的人正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而其中有58.5%的人身上正顯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職業人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職場心理疲勞主要表現為厭倦工作、不願起床、上班遲到次數增多、處理公務時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反應遲緩、遺忘率增加。
病因
主觀原因
重大的挫折、打擊或挫折打擊的長期疊加
工作的不順利,會不斷給人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打擊,令人懷疑自身的能力,自信逐漸降低,並且不斷為自己的失敗和工作不力找藉口。
攀比心態作怪
工作時間長了,同行之間的交流、對比也會增加,見到同行職高薪厚,失了平常心,抱怨越來越多,心態逐漸由波動發展到失衡。
工作多年,進步不大以前業績優秀的職員,面對公司(社會)和家庭的多重壓力難以調整。
客觀原因
重複的工作內容
重複勞動在內容上缺乏新意,隨著個人能力的不斷提高對已取得的成績已不再興奮。但企業不斷發展,對職員的要求會不斷提高,缺少正確的引導和鼓勵,職員缺乏提升專業水平的動力。
操作、管理上的負面因素長期存在和一些遺留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由於溝通、理解以及思想工作的不暢、不到位,從業人員逐漸認為公司的制度不利自己的發展,部門領導的某些處事原則、行為作風使自己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差,而且看不到有改善的跡象。這樣的管理會讓職員對企業、部門、領導的信賴度逐漸降低,從而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產生懷疑。
專家分析
職業疲勞是一個社會問題,引起職業疲勞的原因很多。一般來說,職場人群工作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這部分人往往在30歲-45歲左右就會出現職業疲勞現象。
武漢智心心理諮詢中心高級心理諮詢師羅學強認為,造成這種心理疾病的根源在於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評估與社會對自我價值評估的落差。自我感覺良好,可是一到現實中,受到領導、客戶等各方面的低評價,極易造成心理落差,產生失敗感。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心理諮詢師,羅學強常常遇到此類案例。據他觀察,出現職業疲勞現象的周期越來越短,尤其是高科技領域的從業者和收入穩定且豐厚的中層管理者最易被職業疲勞症侵襲。他進而解釋,比如IT行業,技術更新速度快,一般工作2年至3年就容易倦怠;而30歲-40歲的中層管理者,在行業中已具備一定能力,但屬於再向上升卻很艱難的人群。
省社科院社會學家馮桂林分析,職業疲勞是人的本能需求和現代社會高速發展共同促成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五光十色的萬花筒,外界誘惑使人們內心變得不安分,想嘗試更多新的角色。另外長期從事“朝九晚五”、“三點一線”式的工作也容易引起人們的心理疲倦。他認為,人一生中,有三次左右的職業流動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並且可以得到一定的身心愉悅,從提高工作效率上講也是必須的。但是,如果老流動,做職場“跳蚤”,不利於生產效率的提高,對技能的熟練程度不強,也成不了人才。
調整方法
職業疲勞,一方面是來自於自我內部壓力的疲勞,另一方面,如果長期從事自己能力過剩的工作,也會使人心生厭倦。而到了年底是最容易產生職業疲勞感的時期。人力資源專家建議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自己做一些調整。
職業目標要合理。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工作的年限、工作的能力、自己的興趣愛好,並結合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多方支持很重要。多與人交流溝通,多和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相處,有一個固定的“親友圈”,可以幫助自己跳出困境,以飽滿的姿態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
提升綜合能力。針對自己的崗位要求及任職資格,有效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增強自己的職業含金量,是突破瓶頸的最終方式和手段。
職業疲勞主要是身體上的疲累,當你對工作產生疲勞感時,應該靜下來思考自己擅長什麼,期望得到什麼,工作沒做好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是方向偏差。在生活中多培養其他興趣,有業餘愛好作為“第二職業”,更能激發個人的潛力,重拾自信,將延緩自己的職業壽命。
如果有條件的話,應該申請休息幾天,多跟朋友和家人共度快樂時光,或者多做運動,鍛鍊身體,對放鬆身心、調整心態更有益處。當然,作為企業,也要採取不同的激勵手段,刺激不同員工的工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