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母的類別

聲類有時也指聲母。等韻學家稱聲母為字母。清代錢大昕、陳澧認為字母這個名稱是從梵文來的,用在漢字上不合適,所以改稱聲類。聲類有時還指韻,最早的一部韻書叫《聲類》(李登著,今亡佚)。清代古韻學家沿用了這一名稱,例如孔廣森的《詩聲類》,嚴可均的《說文聲類》。
古代字書
《聲類》,三國時魏人李登著,收字11520個,書已不存。關於李登與他著述《聲類》的資料,史書記載較少,現可發現的資料只有這樣零星一點:《魏書·江氏傳》有云:忱弟靜別放故左校令李登《聲類》之法,作《韻集》五卷,宮、商、角、征、羽各為一篇。《隋書·經籍志》云:《聲類》十卷,魏左校尉李登撰。《隋書·潘徽傳》云:末有李登《聲類》、呂靜《韻集》,始判清濁,才分宮羽,而全無引據,過份淺局,詩賦所須,卒難為用。唐人封演《聞見記》云:魏時有李登者,撰《聲類》十卷,凡一萬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聲命字。
人物簡介-李登
1.[明]字士龍,上元(今南京)人。隆慶初以選貢充太學生,授新野令。善真、行、草、鐘鼎、小篆。行書學聖教序,結構不失。小篆學嶧山碑,於鐘鼎文尤妙。說者以為丰南禺(道生 )之後一人。《金陵瑣事》、《江寧志》、《續說郛》
2.三國魏音韻學家。任左校令。著《聲類》十卷,以宮、商、角、征、羽五聲區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是最早的一部韻書。書已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