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娘娘

聖水娘娘,民間傳說,地方民間信仰,位於聖水村。

基本信息

聖水祠即聖水廟,位於青州城東八里許的東聖水村西首。初建於唐以前,原為孝女祠,祀孝女范氏。唐貞觀間改建,定名“聖水祠”,祀聖水娘娘。經歷代重修,聖水祠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占地面積8畝,主要建築有娘娘殿、觀音殿、龍王殿、東西廂房、文昌閣、鐘鼓樓、祈雨亭等。院中馬踏泉、祈雨泉清澈充盈,古木林立森郁,祠前溪水潺潺,風景宜人。聖水祠由於位置優越,曾經香火旺盛,具有較大影響。可惜原建築與古樹、碑碣多毀於文革之浩劫。

山查村北1公里處有一座山叫作平嶺,平嶺的山頂平平坦坦,但通往山頂上的路僅有一條在懸崖危石間盤繞的羊腸小道。平嶺山上常年無水,平嶺村人畜用水得沿著那條羊腸小道到山下去挑。山下有一眼水泉,叫聖水泉,人們這樣叫它,不單是這裡缺水,方圓十幾里的人全靠它生活,還因為這水泉確實有其神奇之處。它不但水質清純,水味甘甜,而且天旱不涸、水澇不溢,水總是那么深。這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早年平嶺村有個賢惠的少婦,丈夫早逝,公婆年邁,子女幼小,全家裡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承擔,不論颳風下雨,每天都要沿著羊腸小道下山挑水,十分辛苦。她任勞任怨,把家裡的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條。有一年,天遭大旱,樹木枯乾,山泉斷流,青要山里方圓幾十里,只有平嶺山下這個小山泉滲出一些水。每天三里五村的人都匯集到這裡排隊等水。這天,平嶺村這個少婦一大早就擔著水桶下山到山泉邊,直等到天過午時才輪到颳了兩桶水。她挑起擔子急忙往家裡趕,剛到山頂,只見一位銀須白髮的老丈,拄著拐杖顫顫悠悠地來到她面前一頭栽倒在地。她忙放下擔子,扶起老丈,把他的頭平放在自己的胳膊上,看到老人口唇乾裂,直喘粗氣,知道是乾渴所致。於是她從水桶里舀來水,往老人的嘴裡送。幾口清水下肚,老人清醒過來,眼盯著水桶說:“能讓我再喝點你的水嗎?”少婦連忙說:“行,行。”並把水桶掂到老人眼前,老人一口氣把一桶水喝光了,接著把另一桶水也一口氣喝下。少婦沒想到老人能把兩桶水喝個精光。面對兩個空水桶,少婦犯了愁,心想:家裡等著用水,怎么辦?只好挑起水桶二次下山。這時,老人突然喊住了她,說:“孩子,從今往後你不用再費力氣擔水了。”說著順手拿過自己的拐杖遞給少婦:“你把這拐杖往你家水缸里一放,缸里的水就會滿滿的。但是,不要管閒事兒,不然,會大禍臨頭的。”話音剛落,老人便不見了。少婦心知遇上了仙人,非常高興,忙捧起拐杖跑回家裡,往水缸里一放,不一會兒,果然是滿滿一缸水……她家再也不必為吃水發愁了。可是,當她想到鄉親們無水吃的慘景,她的心怎么也安穩不下來。只要能解救鄉親們的燃眉之急,就是死了也值得!想到這裡,她不再猶豫,從自家水缸里取出拐杖就奔下山來,把拐杖投進那眼看要乾涸的水泉。霎時,清清的泉水從泉底湧出。從此,這泉里汪汪一泓清水再也沒有乾過。那條拐杖變成一棵青藤,在泉下扎了根,青枝綠葉,在斷崖下長得極為茂盛。可是那個少婦坐在山泉邊再也沒有起來,她變成化石。從此鄉親們再也不為吃水發愁了。 青要山風光人們沒有忘記捨身為百姓造福的少婦,尊稱她為“聖水娘娘”,稱那眼永不乾涸的水泉為“聖水泉”,並在平嶺山上修建了廟宇。每年農曆七月初二日,據說是聖水娘娘的生日,聖水娘娘廟前都要舉行盛大廟會,人們玩獅子、耍龍燈、撐旱船、踩高蹺、敲鑼打鼓,紀念她捨身為民造福的功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