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介紹

耳杯(Cup),帶握把之小杯,用於盛載熱飲酒和其他特定飲品,亦可做咖啡杯。
亦名“羽觴”,又稱“羽杯”等。
古代的一種飲器。可用來飲酒,也可盛羮。橢圓形,兩側各有一弧形的耳。多為木胎塗漆,也有兩耳上鎏金銅飾或全體銅製者。其名“羽觴”之由,乃因其形狀似爵(雀),兩耳象雀之雙翼。一說,飲時杯上可插手羽毛,意有催人速飲。盛行於戰國、漢代至晉。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耳杯,製作精美,且書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樣。
《楚辭·招魂》:“瑤漿蜜勺,實羽觴些。”洪興祖補註:“杯上綴羽,以速飲也。”

《漢書·外戚傳·孝成班婕妤》:“顧左右兮和顏,酌羽觴兮銷憂。”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生爵,指活雀。
南朝梁元帝《採蓮賦》:“鷁首徐廻,兼傳羽杯。”
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材質
玉耳杯

漆木耳杯
陶耳杯
青銅耳杯
玻璃耳杯
作用
古代耳杯的作用主要是飲酒和盛食物的器皿。這是有歷史文物可以佐證的,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耳杯底部,分別繪有“君幸酒”、“君幸食”的銘文,意為請君飲酒、請君進食。《大漢楚王與南越王》展出的徐州黑頭山漢墓中的銅染爐上面就是一個用來蘸醬料的耳杯,也說明耳杯是當時的一種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