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耬斗菜,拉丁學名:(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為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耬斗菜屬下的一個植物種。原產於歐洲和北美。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圓柱形,粗達1.5厘米,簡單或有少數分枝,外皮黑褐色。根出葉,葉表面有光澤,背面有茸毛,在6、7月間開花,通常深藍紫色或白色,花葯黃色,供藥用。 生長於海拔200-2300米的山地路旁、河邊或潮濕草地。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分布。有較好的觀賞價值,亦可入藥。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根肥大,圓柱形,粗達1.5厘米,簡單或有少數分枝,外皮黑褐色。莖高15-50厘米,常在上部分枝,除被柔毛外還密被腺毛。

基生葉少數,二回三出複葉;葉片寬4-10厘米,中央小葉具1-6毫米的短柄,楔狀倒卵形,長1.5-3厘米,寬幾相等或更寬,上部三裂,裂片常有2-3個圓齒,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至粉綠色,被短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達18厘米,疏被柔毛或無毛,基部有鞘。莖生葉數枚,為一至二回三出複葉,向上漸變小。

花3-7朵,傾斜或微下垂;苞片三全裂;花梗長2-7厘米;萼片黃綠色,長橢圓狀卵形,長1.2-1.5厘米,寬6-8毫米,頂端微鈍,疏被柔毛;花瓣瓣片與萼片同色,直立,倒卵形,比萼片稍長或稍短,頂端近截形,距直或微彎,長1.2-1.8厘米;雄蕊長達2厘米,伸出花外,花葯長橢圓形,黃色;退化雄蕊白膜質,線狀長橢圓形,長7-8毫米;心皮密被伸展的腺狀柔毛,花柱比子房長或等長。

蓇葖長1.5厘米;種子黑色,狹倒卵形,長約2毫米,具微凸起的縱棱。5-7月開花,7-8月結果。

生長習性

生長於海拔200-2300米的山地路旁、河邊或潮濕草地。性喜涼爽氣候,忌夏季高溫曝曬,性強健而耐寒,喜富含腐殖質、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分布情況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分布於中國青海東部、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山東、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在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分株宜在早春發芽前或落葉後進行。播種最好於種子成熟後立即盆播,撒種要稀疏,出苗前需用玻璃覆蓋播盆以保持土壤濕潤並遮蔭。經1個月出苗。實生苗翌年開花。優良品種通常採用分株法,於3~4月或8~9月進行,但以秋季為好。幼苗10厘米左右即可定植,株行距30~40厘米。花前應施追肥一次。夏季需遮蔭。寒冷地區冬季需稍微加覆蓋。3年以後植物易衰退,應及時進行分株,促其更新。

分株繁殖:施肥整地同上。春、秋栽種,春季1~4月、秋季8~12月,株行距10×13.2厘米,覆土1.6厘米,澆足定根水,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旺盛期追施少量尿素,每畝用5公斤尿素兌水灌澆,促進生長。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種子繁殖春季1~4月,秋季6~12月均可用種子播種。為了調整耬斗菜的休眠期,種子採收後立即播種。施足底肥,耙細整平,做好苗床,澆足底水,把種子均勻播在苗床上面,用三合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保持畦面濕潤,濕度過大會引起爛種,140天出苗。

穴盤繁殖

在392孔的穴盤中播種,用蛭石覆蓋種子。發芽溫度控制在21-24℃,10-14天可發芽。生長溫度為18-20℃。每周施一次濃度為100ppm的氮肥。保持日照時數14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可提前收穫。本階段需6-8周時間。 將392孔穴盤苗移入50孔或更大的穴盤中,保持生長溫度在18-20℃,需要日照14小時的長日照。每周施用一次濃度200ppm的氮肥,保持土壤pH值在5.8-6.4,EC值在1.0-2.0,12-15片真葉時開始有花芽。在50孔穴盤中栽培需8-10周;注意不要使其卷根。自然條件下(3月中旬到4月開花)9月中旬到10月下旬在392孔穴盤中播種,移植到50孔穴盤8-10周后,定植於14-16厘米盆中。

定植後10-12周開始開花。播種到開花大約24-28周。通過控制日照長度達到促生栽培(1-3月開花)7-8月在392孔穴盤中播種,待移植到50孔穴盤8周后定植於14-16厘米盆中,接下來的5周里給予自然的短日照和低於15℃的晝夜溫度最為理想。5周后要增加日照時數,從晚上10點到第二次早上14點採用人工補光,使其日照長度在14小時。持續每天補光直到開花,大約需7-8周。

從播種到收穫約需26-30周。通過控制溫度達到促生栽培(7-11月)2-5月在392孔穴盤中播種,8周后移入50孔穴盤,將其置於明亮涼爽的地方,保持日照長度14小時,溫度5℃,4周后開始成花,可適當澆水。4周后將50孔穴盤從冷涼處定植於14-16厘米盆中。定植後4-6周可開花。

管理養護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耬斗菜[毛茛目毛茛科植物]

栽種前需施足基肥,北方地區春季較為乾旱,每月應澆水4~5次(根據環境察看盆土乾濕度適當增減澆水次數),夏季需適當遮蔭,或種植在半遮蔭處,在生長更旺盛,忌積水,雨後應及時排水。嚴防倒伏,同時需加強修剪,以利通風透光。

待苗長到一定高度時(約40厘米),需及時摘心,以控制植株的高度;入冬以後需施足基肥,北方地區還應澆足防凍水,在植株基部培上土,以提高越冬的防凍能力。

病蟲防治

花葉病

全株發病,葉呈花葉症狀,葉面皺縮、畸形。病原體由黃瓜花葉病毒引起。病毒粒體球狀,直徑35納米,失毒溫度60~70℃,稀釋終點1:10000倍,體外保毒期3~5天牙或汁液接觸傳播.寄主範圍廣泛。傳染途徑病毒可能通過蚜蟲和汁液摩擦傳毒,使無病健株發病。黃瓜花葉病毒可以由蚜蟲和汁液摩擦傳染,但田間主要是蚜蟲傳染,種子不能傳毒,病株的花粉也不能帶毒,蚜蟲傳毒是非持久性的,蚜蟲先在病株上吸食幾分鐘後,將病株汁液里的病毒吸附在口器里的病毒,在吸食過程中直接注入植株內。傳毒蚜蟲主要是桃蚜,其次是棉蚜和甘藍蚜。

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 科學施肥;重施有機肥,多用複合肥,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氮肥,以改善植株營養條件,提高其抗病毒;疏鬆土壤有利於植株根系發育。及時剷除田間雜草,清除傳染源。及早防治蚜蟲,消滅傳毒媒介。

白粉病

葉上發病,初形成白粉小斑點,後斑點擴大,嚴重時,整個葉面被白粉狀物覆蓋。

白粉病菌屬於囊菌亞門真菌,粉菌屬的白粉菌( Erysiphe aquilegiae.),無性期為Oidium clematidis Saccardo et Traverso。 白粉菌在寄主細胞上營外寄生,以吸器介入棒形或圓柱形,無色,有2~4個隔膜,分生孢子成串著生在分生孢子西風上,分生孢子單胞、橢圓形,無色,大小差異很大。 有性生殖時產生閉囊殼,扁球形,暗褐色,附屬絲絲狀。發病適溫為16~24℃,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75%左右,溫度大,空氣不流通,適於發病。

防治方法

發病初可選用15%粉銹寧可濕性劑15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50%多硫懸浮液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發病初期也可用2%抗黴菌素120水劑或BO-10水劑,每次每畝田用藥500毫升,加水100升(有效濃度100ppm)噴霧,每隔10天噴1次,可噴3~4次。

主要價值

該種花姿嬌小玲瓏,花色明快,適應性強,適宜成片植於草坪上、密林下。也宜窪地、溪邊等潮濕處作地被覆蓋。自然式栽植、花境、花壇,岩石園。優良庭園花卉,葉奇花美,適於布置花壇、花徑等,花枝可供切花。

《西藏常用中草藥》:去瘀,止血,鎮痛。用於下死胎,子宮出血。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活血儆瘀,止痛止血。治跌打損傷,拔除異物,外傷出血。

植物文化

耬斗菜花語:必定要得手,堅持要得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