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隆教會

老隆教會

老隆教會的緣由,應上溯到十九世紀中葉。一八四七年,瑞士巴色傳道會派遣黎力基(德籍)和韓山明(瑞典籍)兩位牧師來華傳道。初時在香港沙頭角和寶安布吉客籍民中布道,設立教會。

簡介

現在的老隆基督教福音堂現在的老隆基督教福音堂

一八六三年,黎力基牧師深入到廣東粵東地區——五華樟村,在樟村、元坑一帶展開福音工作,奠定了樟村為東、梅江教會搖籃的地位。一八七O年,福音傳到龍川紫市博石下;一八八三年,福音傳到鶴市,並設立教會。此後,鶴市教會就成為龍川教會的起點,有西區牧常駐,派遣傳教士往和平、龍川各地傳道,設立教會(西教士先後計有邊得志、舒大辟、祭恩、閼懷德、莫恩樂、顧士曼、祭真、沈德明、麥威廉、雷德威、介仁勛、肖瓊華、景順林、毛鼎如、申乃德、馬約翰、萬保全葛禮和、豪天立、寶奇珍、何道根等)。

一、 創建時期1898—1918:

老隆是東江上游重鎮,水陸交通要道。東往汕頭、梅州,北通江西,西至河源、惠州、廣州,商業繁榮,是布道要區。一八九八年,巴色差會駐鶴市區牧莫恩樂牧師借粘坑信徒徐仁良在老隆店鋪作布道所,發福音書籍,常有布道聚會。同年莫牧師委派傳道員曾其蘭(五華長布人)來老隆,租賃水頭塘周宅為會所,並有36人受洗,是年為老隆教會成立之年。

周屋聚會有七年時間,一九O三年,轉遷塔子下侯屋聚會,相繼任傳道的有:羅仁甫、張茂芳、楊俊輝、廖天華、包大成等先生,侯屋改成福音堂。

二、 發展時期1919—1936:

崇真會總部設在老隆,而使福音大大興旺。

當時老隆地區迷信之風盛行,神壇、廟宇(觀音廟、土地廟、三官廟、關帝廟)遍布。基督福音象一盞明燈照在夜空上,以其嶄新面貌出現在社會上,使人覺得耳目一新。信的人逐漸增多,侯屋聚會漸覺屋小人稠,容納不下,教會議決擇地建禮拜堂。購得上街尾一荒涼野地動工起建(位於現今老隆一小)。當時有幾位經商信徒得聖靈感動,帶頭捐獻,從而帶動許多信徒樂捐。一九一九年,新堂落成,可容200多人聚會。當時信徒近200人。會務逐漸繁忙,莫牧師遂派溫星瑞先生常任駐堂牧會,兼管佗城、柳城、四都、貝嶺教會。

老隆雖是個繁華地面,但教育卻相當落後,當時僅有一間官辦國小,名曰中心學校,規模很小,學生不滿百人,餘下只有私塾,許多小孩沒有讀書的機會。

基督教不單救人靈魂,也促進社會進步。面臨老隆教育落後的局面,決定辦一所教會學校。一九二二年,教會在禮拜堂附屬地方籌建校舍,建成一所完全國小(即初級國小和高級國小),校名是“老隆私立樂育國小”。課程是按國民政府所規定,加上宗教課程。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春秋兩季招生(包括招收女生)。就國小而論,本校是全縣教學質量最高的學校。學校校風良好,校規嚴肅,老隆及附近的子弟紛紛來本校就讀。據一九四九年統計,全校學生350人,教師員工15人。楊漢聲、曾育新、鄭舜卿曾任校長。

一九二四年,巴色會改稱崇真會。因老隆是客家教會的地理中心,故崇真會在老隆建崇真總會辦事機構——幹事樓。於一九二五年動工,由德籍工程師設計督造,一九二六年底建成,總會各機構陸續遷入辦公,於是老隆成了崇真會的中心,有西牧和華牧、職員常駐。

一九三五年,老隆教會信徒曾憲文博士、劉學貴醫生等創辦老隆平民醫院(今龍川縣人民醫院前身)直至一九五O年被政府接管。

當時福音興旺,教會影響日增,信徒越來越多,包括各階層的人,禮拜堂又顯得狹小了,遂於一九三六年再購地皮,建造一座350平方米,可容500人聚會的大禮拜堂,和舊禮拜堂、學校連成一片,占地一萬多平方米。一九三七年新堂落成。一九三八年德籍傳道士申乃德先生贈送大鐘一座,上鑄“你們要向主唱新歌”字樣,總會何樹德總牧、鄔漢謙牧師、羅仁輔牧師、湯恩錫先生、張化如先生、西協理葛理和牧師、何道根牧師和老隆教會鍾裕亭、徐義恩、熊樹南、曾亞慶等全體董事舉行迎接儀式。

三、戰亂時期1937—1949:

時值抗戰時期,香港、惠州、廣州淪陷區許多信徒逃至老隆,一時信徒大増,每主日有800人聚會。國難當頭,老隆教會回響總會號召,每禮拜禁食一次,將款收集寄往重慶中央政府,支持抗戰,得到中央政府表揚:“抗戰有功”。並常在禮拜堂內施米、施粥給饑民。當時,教會職員生活極度困難,薪水常常欠缺,但同工們都堅定信仰,堅守崗位,沒有退卻的。總會號召自力更生,鼓勵傳道人學手藝(學車衣、做醬油、學醫、攝影等)。這個時期老隆自成一區,轄佗城、柳城、四都、東水、黎咀、義都、鐵場。傳道人有黃維清、何道修、溫少蓮、李佩新、李道修、張耀仁、黃淑陶、吳心堅、張承恩、陳愛慰、李奕懷、徐錫康。

一九四九年五月,老隆解放期間,教會人士張道隆、張蘇奎曾為瓦解國民黨軍隊使其投城而奔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四、 萎縮時期1950—1965:
全國解放後,一九五O年冬,在總會的帶領下,老隆教會積極參加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根據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教會實行自治、自養、自傳。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控訴美帝的滔天罪行。發動捐獻飛機、大炮,鼓勵信徒參軍。然而政治運動不斷,一九五一年,在土改運動中,禮拜堂被徵用屯公糧,教會被迫停止活動,直到一九五三年春,才恢復聚會(在舊禮拜堂內)。根據當時政策,樂育國小於一九五O年被政府接管,改稱為“老隆國小”。一九五O年,教會的大鐘被政府借走作防空用。由於當時傳道人魏道良離職,一九五四年春,總會調徐向豪牧師來老隆,主持教會工作。一九五八年,迫於形勢,老隆教會全面撤出,全部房產被老隆國小占用。老隆教會遷入崇真總會幹事樓,和總會合在一起辦公,參加主日聚會人數不滿百人。從此,老隆教會和總會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了。此時的教牧同工是劉恩源、鄔漢謙、徐向豪、湯恩錫、朱子宏。

在歷次運動中,老隆教會和總會都站在愛國的立場上、聽黨和政府的話,從沒出現過差錯,常常受到政府的表揚。

五、 沉默時期1966—1979:
一九六六年,文革開始,教會首當其衝。八月底,總會受到幾千紅衛兵的衝擊,連續三天,全部書籍被焚毀,全部財物被封存沒收;教會人員和家屬被勒令三日內搬出,並帶高帽遊街,教會房舍全部被外單位機關占領,教會蒙受慘重的損失。

六、 恢復時期1980—1990:

打倒“四人幫”,文革結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和政府逐漸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九七九年,教會開始在徐向豪牧師家中聚會,初時有信徒十多人。徐向豪、陶信恩、湯恩錫、朱子宏四位同工商討如何恢復教會,不斷寫報告要求歸還教會房產、土地和財物,並走訪縣政府,要求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結果得到政府的重視。一九八一年下半年,占用單位農機廠撤出,歸還部分房產,教會正式恢復。同時,龍川縣基督教召開代表會,成立三自愛國委員會。

教會恢復後,聖靈在工作,四方的信徒來老隆聚會。有遠自龍川鐵場、上坪、佗城、附城等地的信徒。一九八五年,龍川縣黨校撤出,至此,總會的房產全部收回。教會在原崇真會辦公廳三間改作禮拜堂,每主日有400人聚會,此時的教牧同工是徐尚豪、湯恩錫、朱子宏、陶信恩、蔡求恩、湯兆平。

七、 穩定時期1991—1995:

一九九二年,信徒已達1700人,由於信徒眾多,且分布面廣,遠處信徒到老隆赴禮拜有許多困難,教會根據以堂帶點的方法分點聚會,鐵場、上坪、佗城、紅橋、幸福等處設立教會,並先後建了教堂。此時的教牧同工是徐向豪、陶信恩、湯恩錫、蔡求恩、湯兆平、徐志新、黃子芳、徐先懷、鍾如山、葉光濤。

教會重視培養人才,一九八七年在老隆舉辦惠陽地區義工培訓班,一九九四年舉辦河源市義工培訓班,開辦培靈會,並先後選送幾位青年信徒就讀神學院和河源市舉辦的義工培訓班;龍川縣教會舉辦了十期的義工培訓班。

教會經常對信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帶頭遵守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帶頭完成各項任務。學習規章制度、宗教法規、條例和《宗教事務條例》,認真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華東水災和長江水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緊急關頭,教會號召信徒捐款支援災區,信徒踴躍捐款。

教會恢復活動以來,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德國、瑞士、馬來西亞、美國、港、澳、台許多教會團體、個人,都曾多次前來訪問和交流。教牧同工也有應邀出訪瑞士、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教會,增進了教會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八、 興旺時期1996至今:

一九九六年初,老隆教會議決重建禮拜堂。在聖靈的幫助下,一九九六年底建成,一九九七年三月舉行獻堂典禮。一座雄偉、莊嚴、明亮、寬敞的大禮拜堂屹立在人們的眼前,與一九三六年建大講堂正好相距60年。一九九六年龍川縣政治協商會議上湯兆平牧師代表教會,向政府寫出“請求歸還老隆教會大鐘”的提案,得到政府的支持,並落實政策,於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縣政府將借去四十多年的德造大鐘歸還教會,並高高懸掛在禮拜堂的鐘樓上,每禮拜日,傳出響亮的鐘聲,這是上帝奇妙的作為。

老隆在教內外有好名聲,深得民眾和政府的喜悅。二OO四年榮獲廣東省民宗委“廣東省文明宗教活動場所”的表彰;二OO七年榮獲河源市民宗局“宗教活動場所規範管理達標單位”的表彰;二OO八年榮獲廣東省民宗委“廣東省文明宗教活動場所”的表彰。

今天老隆教會福音興旺,信徒已達二千多人,遍布老隆地區。現時的教牧同工有湯兆平、徐先懷、葉桂梅、張金寶、徐光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