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老銀器主要分為器物和飾物兩大類:器物類可細分為飲食器、盥洗器、陳設觀賞品、宗教祭祀器等;而飾物類則可細分為髮飾、頸飾、耳飾、手臂飾、胸墜飾等。在國外,銀器收藏特別是歐洲皇室御用銀器的收藏受到了眾多藏家的追捧,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國內,老銀器收藏還未形成完整的價值體系,不過各個地方出產的銀器、銀飾都有著非常濃郁的風格。如江浙出產銀器風格寫實、秀麗典雅,河南、山東等地出產的銀飾則質樸、渾厚,山西銀飾獨具匠心、做工精良,福建銀飾風格繁複細膩。少數民族地區出產的老銀器,像苗族、瑤族等,銀飾品都成套成系列,具有鮮明的本民族色彩。藏家收藏老銀器最好是成套收藏,比如銀手鐲、耳環、筷子等必須成對收藏,銀器具如茶壺、茶杯、茶盤等必須成套收藏,成套的價值大於單件。
少數民族都有配戴銀飾的習慣,各自有其較固定的款式和加工工藝,特別是苗族,更被譽為“嗜銀的民族”,因此苗族銀飾的加工通常發展到一個村子的規模,很多地方都被譽為銀匠村,他們的圖案常以龍、狗、貓、馬、魚、蟲、花、鳥等為素材。隨著時代的發展,今天的工匠也生產一些遊客喜愛新飾品。苗族銀飾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內的手工操作完成。
鑑別
對於老銀器真偽的鑑別,有以下幾種方法可資借鑑。
一、看顏色。銀質品的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色澤好。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二、掂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作出初步判斷。
三、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飾物留有痕跡卻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四、聽聲韻。純銀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清脆悅耳。成色越低,聲音越低,若為銅質,其聲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
五、硝酸點試法。在銀器上用刀銼一小缺口,將硝酸點在缺口上,觀察其變化。含銀達95%以上,其色澤維持不變;含銀達80%至95%的銀器,變黑色;含銀為50%至75%的銀器,變綠色,綠色越深,含量越低。其口訣為:“七綠、八黑、九五白”。
六、硝酸加鹽法。用一塊黑色的石頭作為試金石。把銀器不起眼的地方磨在試金石上,然後在石上的銀道上加硝酸,再放上2-3粒小食鹽。如起化學作用形成白乳漿的便是銀器,白乳漿越多含量越高。如帶綠色,則銀含量低,綠色越深,含量越低。完全沒有白乳漿的便是假貨。
飾品分類
中國民間老銀飾品大致分為頭飾,髮飾,項飾,手飾,耳飾,帶飾,針線筒,吉祥物,服飾,帽花,扣子,生活器具,器皿.其中頭飾為冠;髮飾分為簪,釵,步搖,扁方,雙尖、單尖、梳蓖;項飾分為項圈,長命鎖,掛件;手飾分為手鐲,手鍊,指環;耳飾分為耳環,耳墜;帶飾分為腰掛,腰刀,腰刀佩件。
老銀的銀含量與現在的925銀怎么比較
“老銀”不一定全都是足銀的,足銀是我們現在所說的99銀,老銀中也有分銀含量(也叫“成色”)高低的。因為純銀質較軟,有的工藝做法純銀不好製作表現出來,就像現代的925銀里也是加了銅的成份來提高銀的硬度。
如何判定“老銀”的銀價的高低
綜合上面所說的一點,老銀飾不會以重量來論價格,價格完全由時間年代、做工工藝、保存的完好成度等多種因素而定,因此選擇老銀飾的唯一標準就是你是否想收藏擁有它。
因為近些年老銀收藏逐漸升溫,所以必然出現以現代工藝仿製的老銀飾品,像有些所謂的“老銀”其實是用白銅或是其它金屬製作,都是模具倒出,毫無工藝可言,卻又打著老銀的幌子賣個高價。
四看
看銀器標款。清代產生的飾品上僅打有足銀款;民國時期製作的有China及工匠姓氏或編號款;上世紀六十年代前製作的此類飾品上均打有“silver”標誌;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製品上有silver及925款;上世紀九十年代後製作的多打925標誌。看銀器製作精細程度。清代及民國時期製作的銀器飾品,製作工藝都較精細;而建國初期製作的銀器飾品,均為老一代工匠製作,因而可見其無論使用哪種工藝,也都十分精美到位;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製作的,技藝已不如以前。
看銀器外觀。區別清、民國時期及建國初期所制銀器飾品,要仔細、綜合地看其外觀。清代及民國時期產生的飾品,均具時代痕跡,即所謂的包漿。建國初出口的此類飾品,雖僅有六十餘年,但已帶有歲月留痕。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製作的飾品,表面新亮。
看銀器飾品上所鑲的珠寶玉石。清代、民國時期和建國初期的飾品,無論是玉還是寶石,均為上好的材質。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製作的,其所鑲的珠寶玉石材質已大不如前,甚至有的用劣質品替代。如玉石非和田玉,翡翠非A貨,松石為用石粉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