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老近衛軍](/img/c/13f/nBnauM3X1MDNyczN4Q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0A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直到1814年,在第一輕步兵團中還有很多自始跟隨拿破崙征戰的老兵們,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已經在法軍中服役20年以上,參加過二十多次大型戰役。這些年齡太大或殘疾的人都被送往了巴黎組建老兵連,老兵連充滿了缺胳膊少腿的士兵,有些人甚至被敵人的刺刀劃得像斑馬一樣。
![老近衛軍](/img/e/691/nBnauM3XwAzNzIDOxcTM2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右圖為老近衛軍步兵第一擲彈兵團的團旗,上面繡著他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馬倫哥、烏爾姆、奧斯特里茨、耶拿、艾勞、弗里德蘭德、埃斯林、瓦格拉姆、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河畔、維也納、柏林、馬德里、莫斯科。
每一名老近衛軍士兵都是訓練有素且極具戰鬥經驗的戰士,由這些士兵組成的軍隊出現在任何戰場上都顯得無比強大:他們平均身高一米八五(6 ft 1 in),裝備極其精良,衣著無比華麗。在長期緊張的訓練中,士兵們表現出任何懦弱膽小的行為和想法都會被立即除名,這些訓練包括刺刀衝鋒和一些近戰技巧(hand-to-hand combat techniques),這使得老近衛軍的戰鬥力比任何一支法國軍隊都要高。老近衛軍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多次戰役中贏得了可怕的聲譽,他們伴隨拿破崙從義大利(1799)直到滑鐵盧(1815)。
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勝利以後,老近衛軍被解散。1815年拿破崙復辟後,老近衛軍則被重新組建,並跟隨拿破崙參加了滑鐵盧戰役。
在滑鐵盧戰役中,第二擲彈兵團被部署於一個叫普蘭瑟諾伊特的關鍵小鎮以防禦普魯士人的增援。第一擲彈兵團在進攻英軍中央集群失敗後被部署在拿破崙身邊保護他本人。正午時分,老近衛軍騎兵參加了對英軍步兵的騎兵衝鋒,這次衝鋒慘遭失敗,老近衛軍的騎兵部隊
![老近衛軍](/img/b/ab4/nBnauM3X0YTMxYTO5Q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0A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815年8月,路易十八下令撤銷老近衛軍編制,12月,所有的老近衛軍部隊都就地解散。一些人被就地遣返,而另一些人則加入了皇帝的軍隊。從此,戰場上再也見不到他們的英姿,再也聽不到他們發動衝鋒時高呼“Vive l'empereur(皇帝萬歲)”的動人口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波旁秘密警察的監視下度過餘生。
組成
部隊
![老近衛軍](/img/2/831/nBnauM3XzYTM5QDOxcTM2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3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當時步兵部隊由一支輕步兵連和兩個擲彈兵營組成。那兩個擲彈兵營的總人數為1188人。
1802年3月18日第2次對近衛軍部隊進行改革。
1804年5月18日改執政近衛軍為帝國近衛軍。
1804年7月29日第3次改革近衛軍,被近衛軍錄取的條件如下:
至少5年服役,參加2場大戰役,身高1米76以上,規定近衛軍每個步兵團都應該附帶一個新兵鍛鍊營。
![老近衛軍](/img/f/ce6/nBnauM3X1EDO4IDMx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個連的組成如下:
1個上尉,1箇中尉,1個少尉,1個上士,1箇中士,1個軍需補給副官,8個下士,2個工兵(軍銜下士),80個擲彈兵,2個鼓手。
一個團就有1716人,由一位準將指揮,他同時是軍團上校。
1806年4月15日第4次改革近衛軍:一個擲彈兵軍團由三個團組成,一團兩營制。頭兩個團必須是由有10年服役經驗(!)的精兵組成。
![老近衛軍](/img/e/e1c/nBnauM3X2ETM4QDMy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808年10月1日再次改革近衛軍:第2個團併入第1個團中,2營8連,共2000擲彈兵,第2個團原有的位置由一個散兵團代替。
1811年5月18日重新建立一個擲彈兵第2團。
1813年9月14日最後一次改革:老近衛軍8個營,一營800人,一連200人。
老近衛軍:擲彈兵
![老近衛軍](/img/4/313/nBnauM3X4IzN4MDMz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805年:1個團
1806年:2個團
1807年:2個團
1808年:1個團
1809年:1個團
1810年:2個團
1811年:3個團
![老近衛軍](/img/2/4ca/nBnauM3X0EzM2QTM0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813年:2個團
另外第3團是荷蘭皇家近衛軍,1812年在俄羅斯全軍復沒。
老近衛軍:騎兵
擲彈騎兵團(Grenadiers à Cheval,即騎馬擲彈兵mounted Grenadiers)
獵騎兵團(Chasseurs à Cheval,即騎馬山地輕步兵 mounted chasseurs)
![老近衛軍](/img/6/b57/nBnauM3X4MTN3MTM1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第一波蘭槍騎兵團(1st Polish Lancer)
在老近衛軍的騎兵部隊中,還有少量的馬穆魯克(Mamelukes)部隊。
另外,法國精銳憲兵騎兵隊(Legion de Gendarmerie d'Elite)也被認為是老近衛軍騎兵部隊的一部分。在戰爭中,他們是拿破崙指揮部的警衛部隊,而在戰場上,他們則是拿破崙的將軍衛隊(General Staff of the Guard),而在紮營時,他們則充當拿破崙的御前侍衛(Imperial Guard)。
指揮官
![老近衛軍](/img/e/cfd/nBnauM3X2QzMyQDN2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808: 多森 Dorsenne
1812: 弗里昂 Friant
1815: 弗里昂 Friant
1815: 羅古 Roguet
![老近衛軍](/img/7/b47/nBnauM3X2MDM1AzM3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多森是著名的勇將,在艾勞等役帶近衛軍打出了威風,也以嚴厲著稱。士兵每天接受他的檢閱時,多少有點怕,多森將軍連指甲乾淨不乾淨都檢查。
在埃斯靈戰役中,多森騎馬在近衛軍最前列指揮,連續兩匹馬被打倒後,跌倒在地上。只見他頑強地爬起來,抖掉身上的泥漿,繼續步行走在隊伍前方。
他回頭對部下說:“你們的將軍沒受傷。你們還可以依靠他,他也知道該怎么犧牲在自己崗位上。”彈雨中多森如閒庭信步,冷靜地對身後的部隊發令。
![老近衛軍](/img/a/99a/nBnauM3X1ADN0QjM4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弗里昂不用說了,名氣功勞太大了。
羅古在滑鐵盧是弗里昂的副指揮,弗里昂負傷後接任。他帶領的兩營老近衛軍攻普蘭尚諾瓦。羅古在利尼有個著名的命令:“誰敢帶給我一個普軍俘虜,槍斃。”
老近衛軍是精兵部隊,不過說句實話,皇帝有時候太“吝嗇”,總是到快要敗的時候才把近衛軍派出去,
![老近衛軍](/img/5/8de/nBnauM3X3MjM0gzM5U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1A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如果總是留到戰役最後基本敗了的時候再用似乎不起什麼作用了,兵力少,奮勇戰鬥還是難打出翻身之仗。靠近衛軍反敗為勝的戰例很少,但是許多戰役是在決定性關頭使用近衛軍並因此獲勝的。後來的〈戰爭藝術〉總結說:“在戰局不清楚的時候,誰先把預備隊調到決定性地點誰就能獲勝。”皇帝手中的這支預備隊估計可以頂敵軍2個預備隊。
我覺得最牛的一次還是在去厄爾巴的路上,500人遇到1團奧地利部隊不肯讓地方住,只是全體排好陣勢,槍一舉,奧地利人馬上讓道,夠牛,夠拽,要知道這500人沒有炮,沒有後勤補
![老近衛軍](/img/3/61d/nBnauM3XwEjM3czMwY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2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另一部電影裡也描述了有關老近衛軍的榮譽——〈滑鐵盧〉,到了戰鬥的最後,被打散了的老近衛軍重新組成了方陣,面對多與他們數倍的英軍時,他們依然面不改色,
在這必死無疑的情況下,威靈頓請求他們投降,但是老近衛軍喊出了他們這一生最後的一句母語:絕不!
即使他們知道自己深陷眾敵之中,即使他們知道這句話的後果是死亡,
![老近衛軍](/img/0/93a/nBnauM3X3MTO4QjMxY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2A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但他們願意,他們願意為了自己的帝王,為了自己的祖國去做出最後的貢獻 ——犧牲
這一次是他們第無數次為祖國展現出了自己的忠誠,這一次是他們最後一次展現出了自己對祖國的忠誠。
以上加粗文字純屬文人捏造,老近衛軍在滑鐵盧戰役中並未直接參戰,僅僅用來完成了掩護拿破崙逃跑的任務。最後近衛軍進攻的是中近衛軍,戰鬥序列如下:
第3擲彈兵團(中年近衛軍,奎爾明少校Maj Guillemin指揮)第1營
第3擲彈兵團(中年近衛軍,貝爾考特上校Col Belcourt指揮)第2營
![老近衛軍](/img/9/b32/nBnauM3X1UDMxcDMyY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2A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6/e01/nBnauM3X0ETO2gjNy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5/e48/nBnauM3XyAjM0ETOz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e/6b7/nBnauM3X1MTNwMjNx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第4獵兵團(中年近衛軍,亨利昂準將Gen Henrion兼任)第1營
第4獵兵團(中年近衛軍,阿格納少校Maj Agnes指揮)第2營
![老近衛軍](/img/a/f48/nBnauM3XxMTMzATO0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9/594/nBnauM3XwIzM1kjN2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f/3ba/nBnauM3XwETMxIDN3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d/8e5/nBnauM3XxEDMygjM4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1/3e8/nBnauM3X1EDM4kTM5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e/5de/nBnauM3XwgTO3MDO1c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3A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老近衛軍](/img/e/2d6/nBnauM3X2EzMyETM0YDM0MjM0UTMxEDM2gTM1YTNwAzMxAzL2A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今日的引申義
在法國,la vieille garde(無大寫)用來稱呼那些政治家的長期緊密的追隨者,並帶有輕度的貶義,這一說法在政治記者中尤為流行。 這個詞還用來形容近50年來的微雕藝術家和國外的戰爭遊戲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