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老蓋仙談民俗》中的“老蓋仙”夏元瑜於老北京生活近半個世紀,對民國風俗浸潤頗深,點點滴滴,由《老蓋仙談民俗》呈現,皆沾染一種淡淡美感:吉祥畫、聚寶盆、吸大煙、傳飯統、老爺升堂、小民聚賭、喪禮、鬼節、扶乩的、要賬的……種種可愛與無奈,無不折射出幾千年文化積澱下來的特性。民間生活習俗,自有一種鳶飛魚躍的生氣,歷經現實動亂仍得傳承,為百姓生息提供一方綠蔭,這也是民俗一再讓“老蓋仙”牽掛的原因。
編輯推薦
《老蓋仙談民俗》是“幽默大師推崇的大師”之《老蓋仙談民俗》,第一次亮相中國大陸,各家媒體、書評作者紛紛熱讀“大師中的大師”,當今活躍的京派大家王學泰特撰長篇序文,鼎力推薦。
媒體推薦
一讀就懂京味逗趣見學問
一懂就笑蓋式幽默第一人
有人喜歡他的文筆輕鬆,我卻更欣賞其內容的紮實。
——梁實秋
一兀瑜兄的大作,不管是長篇大論或是小品散文,興之所生,想怎么寫就自自然一揮而就寫出來,不但妙趣橫生,而且有靈性有哲理。
——唐魯孫
如果沒有一夏元瑜一那種悲天憫人的幽默感,而一定要去寫雜文,就是婢學夫人,自討沒趣了。
——古龍
他的人,才是一個無底洞,博學之外,他的本身便是個精彩的故事。手巧的人,心思亦巧。
——三毛
作者簡介
夏元瑜(1909-1995),祖籍杭州,生於北京書香世家,其父夏曾佑為著名史學家,其兄夏元瑮為中國第一代物理學家。早年負笈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後赴日本深造。曾為北京萬牲園(今北京動物園)園長,南遷台灣後,任過公務員,制過動物標本,當過大學教授,做過電視名嘴,評過"金馬獎"。退休後專注於爬格子,人稱"老蓋仙",遂文名勝過本業,成為"左手拿刀、右手執筆"的幽默大師,與至交唐魯孫共被視為台灣文壇奇人。夏元瑜作品堪稱當代幽默文學代表,畢生著作二十餘部,均膾炙人口,其新書在台灣曾出版一周即再版。此次推出的"夏元瑜幽默精選"為其作品首次在中國大陸大規模結集出版。一般所謂的"蓋",指"吹""侃"得天花亂墜。"老蓋仙"夏元瑜卻自道:"'蓋'不是吹牛,吹牛就像違章建築,會被取締。'蓋'是引而申之,言之有物,且字字有所本。"夏元瑜的"蓋式幽默",雜糅著老北京的京味逗趣與台灣的綜藝化詼諧,善以"無論說古論今,總是不忘適時幽自己一默"的自嘲自諷,將世間諸般煩惱、不順,在莞爾一笑中釋懷、解壓,可謂嬉笑中透著樂觀哲學。
目錄
序 老北京的幽默
掌故新說
土包子考
王八蛋考
蓋仙考
拍馬屁的來源考
長生不老的秘術
不腐的屍體
聚寶盆
石鼓傳奇
北平扶乩的趣聞
北平的財神種種
劉海戲金蟾
吉祥畫兒
對聯
老爺升堂
砍人頭
吞雲吐霧福壽膏
人類偉大的發明——賭
五彩繽紛刺人皮
童發十五式
數不清的三千煩惱絲——清末民初的女人髮式
穿皮草的學問
看了八百年的曆書
漢唐百戲
告別式
談喪禮
簡化身後事
想當初
中西互畫記
舊中有新,新外有舊
弘揚飯統
餓人談吃
六十萬年傳飯統
進補說人參
千年乾海鮮
三道古名餚
皇上的一伙食
滿漢全席
漢魏烹調
食其肉不知其味——品嘗一百十八道牛羊肉記
看碟
三千年前的食譜
酸梅湯和信遠齋
奇風異俗
春節閒話
財神會議
訪五月花神
七夕離恨天
千古大情人
鬼節·鬼話·鬼畫
陰曆七月的鬼魅
慶中秋,嫦娥降世
閒話重陽
冬天到了
北平年下要賬的
灶王爺升天
八戒禪師來的電話
附錄
從自己胸中流出
序言
說起來大約有二十年了,八十年代中,我做古典文學的編輯,每天沉浸在大量來稿中,昏頭昏腦看了一天稿子後,往往想讀點兒文學作品輕鬆一下。我所在的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圖書館有個“港台部”,收有幾萬冊港台書,以台灣文學著作居多。台灣文學的各種體裁中,我以為散文為最優,其中柏楊、李敖和幾位老北平作家如齊如山、唐魯孫、夏元瑜等各有特色。齊、唐二先生的散文大陸近年都有出版,他們的作品都以寫大陸舊事為主,從內容到寫法都與大陸作家不同,有點“北平夢華錄”的味道,使人耳目一新,受到讀者的歡迎。夏元瑜先生雖與唐魯孫先生是好朋友,他的散文雖有懷舊成分,但大多篇章還是以寫台灣情事為主,其特點是以老北平人教養、心態來寫,別有風味,大陸人,特別是北京人讀來倍感親切。夏元瑜文章特點是“一讀就懂,一懂就笑”,很宜於人們放鬆時讀,可惜當時我們文學所圖書館的港台書庫僅有他《弘揚飯統》《生花筆》等少量幾本,不過其中也有許多令人噴飯的文章。例如《大興水利》就是如此。侯寶林先生的名作《戲劇與方言》中有“論戲劇與水利的關係”的噱頭,而夏先生這篇可以說是“論水利與食品業的關係”,文中更是笑料迭出。
文摘
一從“老蓋仙”說起夏元瑜這個名字在大陸還是陌生的,而台灣幾乎是家喻戶曉。二00三年社科院組織與台灣一些學者對談“關公”作為文化和文學形象的意義,會下我曾向一位台灣老人問起夏元瑜先生,他帶有些惋惜的口吻說:“老蓋仙走了。”“老蓋仙”是夏先生的自稱,無論作文還是主持節目都自稱“蓋仙”。“蓋”是台灣俗語,夏先生自己曾解釋說:“‘蓋’,這字大概起源於本省,以前在大陸上沒聽說過。‘蓋’字的意義是能言善道,多少也有一點宣傳不實在之事的成分。與‘吹牛’的‘吹’不同,吹者從無說成有,假的成分很多。為人在世,‘蓋’則可以,‘吹’則不可。”(《談話的技術》)看來“蓋”有點類似大陸常語“侃”。 “蓋仙”應是善蓋而帶仙氣者也。“老蓋仙”也有出處,本是台灣六十年代以來武俠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例如古龍的《那一劍的風情》其中有怪俠“老蓋仙”,他自稱“老夫本來就已名列仙班,已經一甲子不食人間煙火,專以百草為生”。在別人眼中,他老人家則是“一位身材本來應該很高,但經過歲月的折磨,現在已經像蝦米一樣萎縮傴僂,頭髮已經開始泛白,臉上已充滿了歲月無情的痕跡的人”。手裡拿著一把三弦。夏元瑜先生以“老蓋仙”戲稱自己,有自嘲,也有自負。因為這個綽號通俗好懂,很快被大家接受和喜愛。因此,夏先生雖是退休後才開始寫作和偶爾遊戲於螢屏,但在很短時間內便聲名鵲起,大紅大紫,為廣大民眾所知、所熱愛。夏元瑜(一九0九——一九九五)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平(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定都南京,北京即稱北平)師大附中、北平師範大學生物系(北師大生物系建系早、設備完善,是全國最好的)。畢業後赴日本九州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深造,歸國後則在北平西郊“萬牲園” (即今北京動物園)任園長。一九四七年在台灣新竹任檢驗局分局長一年,後遂以製造動物標本和有關生物教學的教具為業。其所製作的標本,從昆蟲到大象,無不栩栩如生,享譽台灣。六十歲(一九六九年)退休後移家台北,在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教授舞台語言,並在美術系指導有關動物的繪畫。時在電視台做主持人,受到觀眾的歡迎,曾獲“金鼎獎有功人員獎”。從一九七五年起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上主持“古往今來’’專欄,撰寫了大量傳播知識和弘揚文明的幽默散文,引起廣大讀者的關注,陸續出版散文集二十餘本,十分暢銷。一九九五年八月一日,遽歸道山,享壽八十六歲。夏先生前四十年基本上生活在北平,後四十多年生活在台灣,赴台時他的思想人格和知識體系已經形成,他在台灣的成功可以說是老北平文化在異地的成就。夏先生曾自嘲地說:“不過,我倒有個心愿,我一輩子善蓋。蓋不可令人討厭,要讓人歡迎。於是沒錢時借得到錢,該還債時躲得了債,利莫大焉。”這裡用的台灣俗語——“蓋”字,也帶有老北平的風格,夏元瑜的能“蓋”就是老北平的“能說”“能侃”。老北平的“說”和“侃”,都帶有帝京特有的風趣和幽默。老蓋仙的“蓋”也是這樣,因此可以說夏先生的作品是老北平文化在台灣的延伸。夏先生的主要作品就是散文隨筆,最初我是抱著了解老北平的態度去讀的。台灣這類作品不少,大多是大陸遷台人士寫的。這些人隨著年華老去,思鄉情緒越來越熾,特別是從老北平遷台的,六七百年舊京帝都所積累的昔日風華,常常縈繞於懷,寫作和閱讀這類作品成為一種排遣,後來漸成風氣。台灣文學批評家王德威先生說:“一九四九年前後,上百萬的軍民曾隨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他們背井離鄉,常懷故園之思。到了七十年代,當令的政治論述已由彼岸過渡到此岸,懷鄉者的熱情也似乎因為時移事往,而漸漸由濃轉淡。唐魯孫和他的北平知交卻在此時異軍突起,就不能不令人另眼看待。離開北平二十多年了,這些作家漸漸老去,他們立意要記下所思所懷,自是人情之長。而相對的,他們心中的北平印象非但不曾褪色,反而益發鮮明活潑起來。”早在五十年代,舊派學者和文人齊如山先生就寫過大量的這類作品,說北平舊事,到了七十年代更盛。北京(或北平)敘事是台灣及海外文學的一個小傳統。一九七十年代,唐魯孫以一系列追懷古都飲食風情的文字引起廣大迴響。一時之間,像是號稱“老蓋仙”的夏元瑜、名報人及小說家陳紀瀅、學界耆宿梁實秋,以及後來以《喜樂畫北平》見知的喜樂、小民夫婦等,都曾與唐相互唱和。透過他們的文字,舊京的風華仿佛又熠熠生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