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第三紀

老第三紀

老第三紀:即早第三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延續時間約為6700±300—2600±100萬年。從地殼運動和生物演化情況看,老第三紀與新第三紀有顯著不同。

摘要

老第三紀即早第三紀。老第三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延續時間約為6700±300—2600±100萬年。從地殼運動和生物演化情況看,老第三紀與新第三紀有顯著不同。老第三紀的哺乳動物迅速演化,恐龍完全滅絕,出現蝙蝠類,海中出現鯨類、海生無脊椎動物以有孔蟲類、軟體動物、元射珊瑚等為主;淡水介形類大繁殖(由於老第三系多為含油層,故微體化石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基本簡介

第三紀(Tertiary Period)可劃分為古新世(Palaeocence Epoch),始新世(Eocene Epoch),漸新世(Oligocene Epoch),中新世(Miocene Epoch)和上新世(pliocene Epoch)。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合稱老第三紀,老第三紀一直延續到二千五百萬年前,那時的植被以森林為主,大地上漫步著一類巨大的食肉鳥類-不飛鳥,海洋中則以巨大的有孔蟲為特徵。哺乳動物中有很多現在已經滅絕的類群,舊大陸有踝節目,鈍腳目,恐角目,裂齒目,肉齒目和奇蹄目的早期種類雷獸,古獸,跑犀和兩棲犀等,新大陸有焦獸目,異蹄目和閃獸目等。還有很多現存哺乳動物的祖先類型也可以追溯到這時,如始祖馬,始祖象等。被子植物更繁盛。食蟲類分化為肉食的古食肉類(肉齒類,始新世)和草食的古有蹄類古雷獸,漸新世),是老第三紀形成的最重要動物。

區別

和新第三紀區別
新第三紀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當時海洋中大型的有孔蟲已經滅絕,六射珊瑚大量發展,形成大型珊瑚礁。陸地上則開始出現大草原,適應以禾草為食的新型食草動物開始繁盛,大地的面貌更加接近現在。新第三紀時的動物種類是歷史上最多的,各種犀牛和古象等在這時候達到全盛,森林中還有各種古猿。

相關信息

渤海現狀
根據地質、地球物理勘察資料,渤海在地質上是華北地台的一部分,具有與華北地台相同的地台型結構。可分為基底和蓋層兩部分:
(一)渤海的基底
據重、磁力測量資料及鄰區地質資料得知,渤海以郯廬斷裂帶的渤海延伸段--營濰斷裂帶為界,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斷裂帶以東包括膠遼地區為重力場高值區,磁力以負磁場為背景,說明渤海東部的基底與膠遼相似,以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結晶片岩和片麻岩組成。斷裂帶以西的西半部為渤海的主體部分,重力呈現低值區,磁力呈現正磁場背景。這種重力低磁力高的背景,與北部的燕山地區和南部的魯西地區的重磁場特徵相近。因而推斷渤海西部基底與燕山和魯西出露的太古界和元古界結晶變質基底相同,為一套變質程度較深、混合岩化普遍的混合岩、片麻岩、變粒岩組成的太古界,及變質程度中等、混合岩化作用不普遍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組成的早元古界地層。
區域基底構造研究表明,渤海構造發展與華北地台有相當的一致性。五台運動(22億年±)使太古界產生東西向為主的褶皺、斷裂,並伴有花崗岩類的侵入。呂梁運動(18.5億年±)使下元古界產生北東-北北東向為主的斷裂構造,並加深了下伏地層的變質程度。呂梁運動最終形成了包括渤海在內的華北地台的統一變質結晶基底。
(二)渤海的蓋層
根據綜合物探資料和鑽探揭露資料,渤海的蓋層可分為三個構造層:
1、下構造層:以下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岩為主,上古生代石炭-二迭紀海陸互動相地層極薄,且分布不廣。 2、中構造層:是侏羅紀、白堊紀及老第三紀的陸相、湖泊相地層,與上下構造之間有輕微不整合。侏羅-白堊系在岩性上南北有差異,以沙壘田凸起-老鐵水道為界,北部以中、基性火山岩和碎屑岩為主,南部主要為紅色砂泥岩及凝灰岩類。
中生代以來,渤海周圍大部分地區上升隆起,而渤海地區則相對下沉。新生代是渤海盆地發展的全盛時期,在中生代的基礎上繼續下降,形成受北東-北北東向斷裂控制的裂谷盆地。在整體下降的基礎上又伴隨有差異運動,內部形成四個次一級的坳陷:萊州灣坳陷沉積較薄,僅4980米;遼東灣坳陷沉積厚約5200米;渤海灣坳陷沉積厚約6270米;沉積最厚的為渤中坳陷,厚達7000米以上。
老第三紀早期(孔店組)沉積層厚500~600米,主要是深灰色、灰綠色及紫褐色的泥層及砂岩。泥岩中含有河北蟲、高背紡錘蟲等生物化石,砂岩為淺灰色粉砂、細砂,礦物成份以石英為主,分選性好,底部有薄層灰褐色油頁岩,局部地區在此層之下曾鑽到泥灰岩、白雲岩,底部為礫岩。沉積相表明,老第三紀早期渤海為地殼不均勻下沉所形成的低地和湖泊,沉積物主要為陸相,但其中也有一些湖泊與海溝通,因而沉積了介形蟲的泥砂岩。
老第三紀中期(沙河街組),沉積層厚100~400米,為淺灰、灰綠或深灰色泥岩層。這一沉積過程的環境不穩定,有多次玄武岩溢流,沉積差異也較大。
老第三紀晚期(東營組),為厚200~500米的泥岩和砂岩層,整個地層由上而下逐漸變粗(即泥岩-砂岩-礫岩),這反映出老第三紀晚期渤海呈湖泊環境,有河流作用,沉積物以雜色砂岩、泥岩為主。
3、上構造層:是晚第三紀陸相湖泊沉積與第四紀海相沉積層。喜馬拉雅運動結束了早第三紀隆坳差異不均衡的局面,晚第三紀逐漸形成統一的穩定下沉的大坳陷,沉積中心遷移至渤海中部的渤中坳陷。上第三系從下至上可分為館陶組和明化鎮組,以陸相雜色碎屑岩建造為主,明化鎮組晚期偶有海水浸漫,因而夾有少許海相夾層。沉積厚度達2000米以上。
第四紀渤海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湖盆大幅度下沉而被海水淹沒形成現今之渤海。大面積沉積了平原組海相的砂、粉砂和粘土。整個第四紀期間海平面有多次升降,在遼東半島發現三條貝殼堤,最老的高出海面7~10米,距今約有4270±120年,中間的高出4~5米,最新的高出2~3米,距今2000~2500年。說明在中全新世後期以來海平面有三次明顯的降低。在萊州灣發現大批古牡蠣礁,證明在5500年以來海平面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在天津地區鑽探中發現距今22900年及10000~8000年海平面又有二次明顯的上升。由此可見渤海形成較晚,以升降運動為特徵的新構造運動是強烈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