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主動脈瘤

老年人主動脈瘤

主動脈病理性的擴張,超過正常血管直徑的50%,稱之為主動脈瘤。主動脈瘤分為真性主動脈瘤和假性主動脈瘤。真性動脈瘤是血管變寬涉及血管壁的3層結構。假性動脈瘤是動脈局部破裂,由血塊或臨近組織封住而形成。

基本信息

概述

主動脈瘤(aorticaneurysm)是指繼發於主動脈內膜及中層平滑肌和彈性組織喪失的局部或瀰漫性的異常擴張,壓迫周圍器官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見於老年人。

病因

(一)發病原因
1.動脈粥樣硬化為最常見的原因,粥樣硬化斑塊侵蝕主動脈壁,破壞中層成分,彈力纖維發生退行性變,管壁因粥樣硬化而增厚,使滋養血管受壓,發生營養障礙,或滋養血管破裂而在中層積血,多見於老年男性。
2.感染以梅毒為顯著,常侵犯胸主動脈。
3.囊性中層壞死主要見於升主動脈瘤,男性較多見,遺傳性疾病如馬方綜合徵,特納(Turner)綜合徵,EhlersDanlos綜合徵等。
4.外傷貫通傷直接作用於受損處主動脈引起動脈瘤。
5.先天性見於主動脈竇瘤。
6.其他包括巨細胞性主動脈炎,白塞病,多發性大動脈炎等。
(二)發病機制
主動脈瘤按其發生部位可分為胸主動脈瘤和腹主動脈瘤兩類,胸主動脈瘤可分為:
①升主動脈瘤:從主動脈根部至無名動脈起始部止,可並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②弓部主動脈瘤:從無名動脈至左鎖骨下動脈,
③胸部主動脈瘤:從左鎖骨下動脈起至膈肌一段主動脈,
④胸腹主動脈瘤:從胸部主動脈下端至腹主動脈上端,胸主動脈瘤好發部位依次為:降主動脈,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胸腹主動脈,完全位於腹主動脈則稱腹主動脈瘤,多見於腎動脈水平以下,按其形態主動脈瘤可分為:囊狀動脈瘤,梭狀動脈瘤,囊狀動脈瘤因血管壁的壓力集中較梭狀動脈瘤更易破裂,除非有血栓或瘢痕組織形成防止瘤體進一步發展,否則瘤體隨歲月逐漸增大,終至破裂,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在腹主動脈遠較胸主動脈嚴重,因此動脈粥樣硬化性主動脈瘤更多見於腹主動脈。

症狀

老年人主動脈瘤的症狀:
腸鳴噁心腹部腫塊腹肌強直鈣化呼吸困難脊髓受壓咳嗽
多數主動脈瘤患者早期無症狀,往往在查體或胸部攝片時偶爾發現,隨著動脈瘤體積增大與部位的不同壓迫累及周圍組織器官乃至破裂時才出現下列症狀和體徵。
1.疼痛
為常見症狀,疼痛性質多為脹痛和跳動,可能系動脈壁內神經受擴張性牽拉或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所致,胸主動脈瘤引起的疼痛多位於胸骨後或背部,如壓迫侵蝕胸骨,肋骨或脊椎及神經時疼痛可加重,腹主動脈瘤疼痛部位多位於臍周及中上腹,可放射至腰部或大腿,疼痛隨體位變動可有所改變,動脈瘤侵犯腰椎時可出現持續腰骶疼痛,動脈瘤體積逐漸增大時一般疼痛並不劇烈,若疼痛突然加劇常預示瘤體瀕臨破裂。
2.壓迫症狀
主動脈弓動脈瘤可刺激,壓迫氣管或阻塞支氣管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難,壓迫上腔靜脈可出現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徵的表現,壓迫喉返神經出現聲音嘶啞或失音,降主動脈瘤可壓迫食管出現吞咽困難,腹主動脈瘤壓迫幽門或十二指腸可出現噁心嘔吐,腸系膜動脈受壓可出現麻痹性腸梗阻症狀,若壓迫脊髓可出現不同節段脊髓受壓徵象。
3.心功能不全
主要見於升主動脈根部動脈瘤,由於常伴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反流,可逐漸出現左心室擴大心功能不全的表現,主動脈瓣聽診區可聞舒張期及收縮期雜音,一旦出現心力衰竭後心臟功能可迅速惡化。
4.破裂
瘤體破裂見於30%~50%的病人,可為初發的致命性症狀,胸主動脈瘤破裂時病人可突發胸部疼痛加重,為劇烈撕裂樣痛,不能被止痛劑緩解,破裂至氣管,支氣管可發生咯血,破裂至食道可出現大量嘔血,破裂至心包可致心包填塞,腹主動脈瘤破裂常破入腹膜後或腹膜腔,病人出現腹部及背部撕裂樣痛及出血性休克,腹部腫塊壓痛,腹肌強直及跳痛,腸鳴音減弱,主動脈瘤破裂後如不緊急手術,絕大多數病人因此死亡。
5.腹部腫物
腹部搏動性腫物是腹主動脈瘤最明顯的體徵,常見於中上腹或臍部,觸診有擴張搏動的特點,並在瘤體部位有時可聽到血管性雜音或伴有震顫,則診斷常可確立,但需與正常主動脈的搏動相鑑別,尤其在體形較瘦的女性患者需特別注意,如腹部腫物出現明顯壓痛,提示瘤體接近破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