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年

老少年

莧(又名老少年)的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廣泛,亞洲、非洲、美洲、歐洲都有種植。中國江南地區主要種植菜用莧;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江蘇、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有小面積的粒用莧種植;飼用莧主要在北方地區種植。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較少,枝綠色,高80~150厘米。葉互生;葉柄長3~10厘米;葉片菱狀廣卵形或三角狀廣卵形,長4~12厘米,寬3~7厘米,鈍頭或微凹,基部廣楔形,葉有綠色、紅色、暗紫色或帶紫斑等。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部呈稍斷續的穗狀花序,花黃綠色,單性,雌雄同株;苞片卵形,先端芒狀,長約4毫米,膜質;萼片3,披針形,膜質,先端芒狀,雄花有雄蕊3,雌花有雌蕊1,柱頭3裂。胞果橢圓形,萼片宿存,長於果實,熟時環狀開裂,上半部成蓋狀脫落。種子黑褐色,近於扁圓形,兩面凸,平滑有光澤。花期5~7月

分布範圍

中國江南地區主要種植菜用莧;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江蘇、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有小面積的粒用莧種植;飼用莧主要在北方地區種植。

主要價值

莧的營養價值較高,籽粒中蛋白質含量14-17%,賴氨酸含量0.92-1.02%,為麥的2倍、玉米的3倍。粒用莧作食品的添加物可與小麥麵粉共同製成麵包、餅乾等,可提高小麥製品的營養價值。國外用籽粒莧作餅乾、糕點、飴糖、杏仁軟糖、蜜餞、麵餅、玉米餅等食品。營養豐富,莖含粗蛋白8.5%,粗纖維38.7%,粗脂肪1.80%,無氮浸出物35.30%,粗灰粉10%,磷0.17%,鈣3.58%;葉含粗蛋白23.7%,粗纖維11.70%,粗脂肪4.70%,無氮浸出物32.40%,粗灰分17.6%,磷0.30%,鈣2.31%。必需胺基酸種類比較齊全,籽粒含氨酸較高,對畜禽日糧的胺基酸平衡可起一定作用。是中國南方的夏令葉菜。

栽培技術

莧為短日照作物。喜溫、喜光,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耐旱、耐鹽鹼,對土壤要求不嚴,肥沃土壤、貧瘠土壤上均可種植,酸性或鹼性土壤上都可生長,適宜在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上種植。一般為春播,日均地溫達16℃即可播種。多採用直播,播種深度2-3cm,株行距65×40cm,每公頃可留苗15萬株。4葉期定苗後可澆一次水,雨後追施一兩次肥。每公頃施尿素300kg。如作青飼料種植,株行距可縮小為30×10cm,一年割兩三次。

化學成分

葉含維生素C,嫩葉含99~121毫克%,較老葉含119~178毫克%

莖含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主要成分的不飽和脂肪酸及棕櫚酸(palmitic acid)。葉中有莧菜紅甙(amaran-thin),棕櫚酸,亞麻酸(linolenic 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花生酸(arachic acid),菠菜甾醇(spinasterol)[1],單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tr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醯甘油(triglycerides),甾醇(sterols),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維生素(vitamin)A、C、B和核黃素(ri-boflavine)。地上部分含正烷烴(n-alkanes),正烷醇(n-alka-nols)和甾醇類(sterols)等。全草揮髮油分析存在56個化學成分,包括15個醇(alchols),5個酯(esters),13個醛(aldehydes),8個酮(ketones),3個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s),9個酸(acids)和5個其他成分。

藥理作用

本品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正烷烴類、正烷醇類、16-三十一烷酮、甾醇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皆為革蘭陽性菌)、大腸桿菌、綠膿假單胞菌和克雷白桿菌(皆為革蘭陰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中,16-三十一烷酮及甾醇類的抗菌作用強於正烷烴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