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西部分:老子哲學之人生觀和墨子哲學之人生觀。先談老子。作者認為,要了解老子的人生現,必須先了解他的宇宙觀,兩者是緊密相聯的,老子以為,天地間任何事物都是無為不爭,柔弱靜寂的。善惡相同,得失相反,是非相成,與其有善而有惡,不如無善以無惡,無是以無非。故欲去惡當絕善。換言之,不尚善,自無惡。老子極力攻擊智識名利,認為一切罪惡,皆為近世所謂進化不明所造出的。其理想世間為小國寡民,理想人生為“嬰兒、赤子、愚人”。作者將老子思想與佛家思想作了比較,指出老子雖不樂生於當今之時,然而並不是如佛氏之一味厭世,不過是想使後世返於天生自然的原始時代而已。佛氏脫生而去世,老子忘其生而游於世。作者對老子思想的分析還是比較客觀、中肯的。
關於墨子哲學之人生觀,作者認為,講人生觀必然要涉及到墨子的全部思想,若以局部的人生觀論之,則難免實過其名,若從整個人生觀來看,便可發現其問題了。作者從墨子“兼相愛交相利”說起,中述政教天人,最後以“餘力相勞,余財相分”結束,並擇古人評墨子之精華附於後,成完整一篇。作者重點闡述了墨子“兼愛,,說,並比較了儒、墨“愛“的差異。儒家講愛在先固其本,推本及未,由己及人,墨子的愛則是由人到己、因人為己。同時,墨的“兼愛”與揚朱的為我主義也不同,揚朱主張人人自愛,不必利人.亦不可害人,天下自治。墨予以為,人人兼相愛、交相利,進而捨己為人,為人甚於己,則惡害不生。前者為閉關式的愛,後者為交易式的愛。作者認為,愛人者,果能犧牲己身而不存他人反報之念,方可為真愛人者。愛己者果能不妨礙與需要別人,自尊自愛方為真愛己者。墨子努力的實利的人生觀,即出力為利。作者還評論了墨子的其他思想。本書可作為中國倫理學史參考書。
出版信息
上海啟智書局1933年4月再版,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