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老城市系列中的一本。作為一本地域文化類讀物,本書以隨筆的形式圖文並茂地講述了老上海在歷史、文化、經濟等層面,作為國際大都市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作為一個老上海人,作者並未平鋪直敘對於老上海的所見所聞,而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解讀老上海,帶著思考和評論審視上海百年間的變遷。他的視角深入到了老上海的街頭巷尾,尋覓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並結合鮮活、生動的老照片,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業已泛黃卻有生命力的上海灘。
在本書中作者吳亮書寫了他多年來對城市的持續迷戀、疏離、沉溺以及不合時宜的幻想。進入21世紀以後,有關城市的各類寫作層出不窮,吳亮不願意與那些時髦寫作者共同分享這座城市,他謀求用他的文字表明,在他筆下的城市既可能是任何一座城市,又決不是任何別人筆下的某一座城市。本書的五十個章節寫的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人在城市裡的遊牧式生活,雙重地既呈現出一個犀利的批評家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又混雜著一個無所事事者的內面之思。
編輯推薦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風雲,勾起多少記憶與想像
★全新裝幀設計、全新圖片處理,楚塵文化精製珍藏版
◆以珍貴歷史老照片,重現清末民初“真實的上海記憶”。
◆人們沿著當時攝下的照片所指示的方向,逆時間而上,在尋常事物的影像中發現了詩意與悲劇性。
◆舊事物,一座舊的城,那些在當初生存著而今已逝去的人影,現在與我的呼吸同在。
媒體評論
見解、雄辯、無可遏止、言論的快感!有如欣悅於吳亮的中低音,我從來不敢怠慢他的文字,每當展讀,隨之神旺。為什麼美術界沒有這樣令人難堪的辭鋒?而當書寫城市,吳亮筆端柔腸百轉。
——陳丹青(畫家)
漫遊者吳亮的敏銳經驗,成為我們抓握城市靈魂的話語把手。在城市變得越來越陌生的時代,這種零度情感的觀察照亮了我們的困頓。
——朱大可(文化批評家)
吳亮堪稱告發中國當代城市之詭秘的第一人。他遊走於街道,指點風景和非風景,恍惚如夢。
——陳村(作家)
他將繁雜的世界及對這世界的冷靜描繪鎔鑄於獨特的個人風格,並用不容辯駁的語調將他的沉思默想彰顯於世。
——孫甘露(作家)
吳亮的城市隨筆給人留下深刻影響,是我記憶中最有趣的探索城市密碼的文字。
——葉兆言(作家)
我曾向我的學生、朋友和那些依然喜歡閱讀的人推薦過吳亮的城市隨筆,因為他的這些文字與我們的呼吸和身體貼得很近,充滿激情和活力。基於它對日常體驗的準確傳達,輕而易舉跨越了由於知識背景差異導致的閱讀困難,它的再次問世是時間的勝利:精品終將是精品,就象山峰終究是山峰一樣。
——李小山(美術批評家)
如果說許多中國作家的寫作不僅在內容上屬於鄉村,而且在文字感覺上也屬於鄉村的話,那么“城市孤兒”吳亮的寫作從一開始就是城市的。他的文字閃爍著城市特有的質地與肌理,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活力與動量。最主要的是他用他的文字,同充滿了圖像的城市展開了一場不分勝負的較量——揭發與轉述城市的欲望,攝錄與重播城市的景象,確認與擴展城市的經驗。城市在他的攝影式的文字中獲得了新生。
——顧錚(攝影理論家)
吳亮的《另一個城市》是一部真正的城市史。
——王明賢(建築評論家)
圖書目錄
已逝的時光(代序)
第一章 觀覽與迷思
支離的舊城圖像
只有照片才是貯存一切細節的倉庫
城市是一隻大沙盤
俯瞰上海
背時
尋常事物和攝影
停滯和緩慢
事過“鏡”遷的趣味
比現實更持久的是照片
第二章 往昔的皮影
肖像照
在照片裡夢遊,並為之添油加醬
乘坐獨輪車的絲廠女工
名人的行跡
西式婚禮
搭乘電車的女人
電台脂粉女郎
無聲
滿滿的人群
表情
檻外人
饑民
賭博
小攤販
豐滿的女性
四舞女
從前的人打麻將
聚會場面:看熱鬧
第三章 照片為人世瞬間留痕
空與有
他鄉是故鄉
不署名的攝影師
許多這樣的房子
沙遜大廈和老年爵士樂隊
布景
居家內景
神秘的別墅
圖片上的舊馬路
藥鋪和醬園
銀色汽車
公用電話亭
盛宣懷的算盤
報業
第四章 留有體溫的城
老字號
形同陌路
蘭心戲院
片場和舞台
教堂
紙糊的牌樓:老戲院
當鋪
地圖上的咖啡店
電影院的挑唆
適合當代
過時的旁註
歧義
進步·時尚
拆除
遭水淹的街道
第五章 通過印象之門
攝影·革命·檔案
反覆引用的照片
抵制的民眾
“世上的人生又過了一刻”
上海大事記
內容試讀
比現實更持久的是照片
一天上午,我在福州路的一家書店底層意外地撞見這幅照片,模糊、泛黃,不過,它已經被複製成旅遊明信片擺在陳列櫃中。和它一起展示的還有別的幾張老上海照片,當然,如今它們都是嶄新的了。但是我僅僅被這幅攝於30 年代的照片所擊中,一種無聲的驚愕使我說不出話來。我一向所熟悉的淮海路,六十多年前“曾經是那樣的”!這的確讓我訝異——整條街沒有繁華喧鬧的跡象,倒可以用“寂寥”一詞來形容,我甚至嗅到某種憂鬱的花香。沿街的白色樓房和豎窗、光禿禿的法國梧桐、屋頂的瓦、昏朦的天空、電線桿、有軌電車和小汽車。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可能是清晨,因為左側的五昌南貨號還緊閉著店鋪的門。行人也很稀少,除了那個穿淺色長衫擺動雙臂走路的男人和推著膠輪板車的腳夫,其餘的人都隱沒在朦朧的早晨光線陰影中。順著透視線往右看,那幢高樓就是聞名遐邇的培文公寓(今天的婦女用品商店),再往前,便是一片天空——那時,永業大樓還沒有蓋(現在它的樓下是銀行、土產公司和超級市場),更不要說幾年前突然聳立起來的伊勢丹了——不過,我可以斷定赫赫有名的漁陽里(早期共產主義者在上海的活動地點)就在這幅照片右側的邊緣,肉眼也能識別得出。
誰在無意中,推開窗戶拍下了這張並無特殊用意的照片?拍攝者的位置,一定是在老胡開文筆店樓上,這幢房子坐落在淮海路南側,臨近淡水路的拐角。只有在這裡才能獲得寬闊的視野,把街景一覽無餘地攝入照相機鏡頭。
一幅紙質的照片雖然脆弱,易於損毀被棄,但又是極其堅固的,它可以把一種有過的真實保持在平面之中,永不變形,而照片所反映的事物之原貌,卻總是處在不穩定的狀態里。所以,照片常常要比現實更持久。
我從小熟悉的淮海路如今早就面目全非,它給我的今日印象無比雜亂。相比之下,這幅照片中的“寂寥”和“憂鬱”才恆久如斯地訴說著它曾有過的一個清晨。一幅照片能夠擊中我,是因為它提醒我有些事物已經不存在,而它的“標誌”還有跡可尋。它還告訴我空間位置沒有變移,但時間卻從中永遠流逝。這些都是令人驚愕的。尤其是,這條街道我從小就熟悉,它常常在我的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