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莖草
種中文名:翼莖草種拉丁名:Pterocaulon redolens (Willd.) F.-Vill.
種別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翼莖草屬
屬拉丁名:Pterocaulon
國內分布:產廣東海南南部(崖縣)和西部(昌感);生於低海拔曠野荒地或沙地上,耐旱力強。
國外分布:印度、寮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爪哇)、澳大利亞及新喀里多尼亞島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海南植物志)【Comp.Ind. : 98. 1876】
中國植物志:75:062
亞族中文名:闊苞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Plucheinae Reichenb
族中文名:旋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莖、枝有翅,高約1米,基部徑約8毫米,多分枝,被稍擴展的棉毛,節間長1.5—4厘米。中部葉無柄,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一6厘米,寬1.5—2厘米,基部漸狹,沿莖下沿成莖翅,頂端鈍或有不明顯的短尖頭,邊緣有細密尖齒,兩面被棉毛,下面的毛較密,中脈在葉上面明顯,下面稍凸起,側脈5—10對不等,細弱,不明顯,離緣網結,網脈不明顯;上部葉或花序下方的葉較小,狹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25毫米,寬4—6毫米,基部稍狹,無柄,頂端尖或凸尖,稀鈍,邊緣通常背卷,波浪狀,有不明顯的細尖齒。頭狀花序徑1.5—2毫米,2—7個沿莖枝球狀簇生,多數球狀簇生的花序排成穗狀花序,穗狀花序長2—9厘米,徑8—10毫米;總苞鐘形,長約4毫米;總苞片4—5層,頂端紫紅色,外層匙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具1—3尖齒或有時鈍,背面密被棉毛,中、層乾膜質,狹長圓形或線形,長3—3.5毫米,頂端有時撕裂,上部背面被疏毛或無毛,最內層線形或絲狀,長約4毫米,頂端尖或尾尖,無毛。雌花多層,與總苞等長或稍短,絲狀,頂端3齒裂或截形。兩性花1個或數個,筒狀,長3—4毫米,檐部5齒裂,或稀6—7裂,裂片不規則,長圓狀或卵狀,頂端通常鈍。瘦果倒卵狀圓柱形,有細縱棱,長約o.5毫米。冠毛1層,白色,長約3毫米,基部連合成環。花期12月至翌年4月。產地分布:產廣東海南南部(崖縣)和西部(昌感);生於低海拔曠野荒地或沙地上,耐旱力強。印度、寮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爪哇)、澳大利亞及新喀里多尼亞島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