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奇奎文閣

奎文閣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 正中懸楷書陰刻“奎文閣”匾額。 閣樓正對山門,通高25米左右,三層攢尖頂磚木結構建築。

位於貴州省獨山縣兔場鎮翁奇村中寨北側。奎文閣原名“文昌宮”,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毀於鹹豐十年(1860)戰亂。同治十二年(1873),鄉紳楊維藩在原址重建,易名“奎文閣”。建築群由山門、閣樓、兩廂房、一耳房組成兩進院落,占地85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
奎文閣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正中懸楷書陰刻“奎文閣”匾額。閣樓正對山門,通高25米左右,三層攢尖頂磚木結構建築。小青瓦覆蓋,石質寶頂聳立。底層四角,面闊三間,深二間,三面磚牆圍護。明間正中設佛龕,龕後有梯延上通至二、三層,兩樓層九面開窗,均為不等邊九角。二層為“神文聖武殿”。三層為“大魁閣”,閣外正面懸楷書陰刻“大魁”橫匾,閣內供木雕魁(奎)星金身。閣樓翼角鰲尾向天,下垂銅鈴木魚。閣內雕塑精湛,栩栩如生。窗欞格扇,雕鏤精細。
兩廂房均建在閣樓右側,為三開間歇山頂磚木結構建築,兩廂房間有磚牆相連,形成內天井;耳房兩端分別連線閣樓和廂房,循環展開閣前山門、閣左垣牆,圍成封閉庭院。閣前50米為翁奇河向左繞流。對岸崖上建有方形磚塔,與閣寶頂隔河相對。
翁奇奎文閣集中反映了漢文化在黔南民族地區的傳播歷程,成為這一地區文化融合過程的重要物證,是研究貴州歷史與文化的重要基地。翁奇奎文閣,九角不等邊的構造及梁架結構頗為特殊,較為罕見,在建築藝術上具有獨特的工藝和鮮明的特點。200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