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傳說中帝堯時期的射師]

羿[傳說中帝堯時期的射師]
羿[傳說中帝堯時期的射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代傳說有三個羿:,都是射箭能手。一為帝嚳的射師;二為帝堯時人,傳說當時十個太陽同時出現,羿射落了九個;三為夏代有窮國的君主。 后羿, 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神話傳說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后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猛獸毒蛇,為民除害。 也有觀點認為:射日英雄羿是唐堯時的射師,與夏時有窮氏國君后羿不是同一個人物。

太陽神

1.民間傳說

傳說堯掌權的時候,天空中有十個太陽,這給人類帶來了嚴重的旱災。土地烤得直冒煙,禾苗全都枯乾,甚至銅鐵沙石也曬得軟軟的快要熔化。怪禽猛獸紛紛從火焰般的森林、沸湯般的江湖裡跑出來傷害人民。天帝知道這事後,就叫羿到凡間去解救人民。天帝賜給羿一張紅色的弓,十支白色的箭。

羿 羿

羿奉了天帝的命令到了凡間,他彎弓搭箭,對準天上的火球一箭射去。 起初沒聲響,過了一會,只見天空中流火亂飛,火球無聲爆裂。接著,一團紅亮亮的東西墜落在地面上。人們紛紛跑的近前去探看,原來是一隻三足烏鴉,顏色金黃,碩大無比,想來就是太陽精魂的化身。再一看天上,太陽少了一個,空氣也似乎涼爽了一些,人們不由得齊聲喝彩。這使羿受到鼓舞,他不顧別的,連連發箭,只見天空中火球一個個的破裂,滿天都是流火。

站在土壇上看射箭的堯,忽然想到人們不能沒有太陽,急忙命人暗中從羿的箭袋裡抽出一支箭,總算剩下一個太陽沒被羿射落。

羿在射落九個太陽之後,又為人民除去許多怪禽猛獸。其中有吃人的“猰貐”,牙齒像鑿子的“鑿齒”,長著九個腦袋的水火之怪“九嬰”,毀壞房舍的“大風”興波作浪的洞庭巨蟒“巴蛇”和大地野豬“封豨”。

然而羿的一生卻非常悲慘,傳說羿將畢生的武藝全部傳授給自己的徒弟逢蒙。但是逢蒙嫉妒羿的名望與武功用暗箭射死了羿。又有一種說法,羿死後英魂不散,變成了打鬼的鐘馗神。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這位不幸死去英雄的無限懷念。

2.移花接木

相信這是很多深入了解羿神話之後的朋友的疑惑。而這個問題不是單靠分辨一個“後”字就可以解決的,後字在古代據說有王的意思,而非姓氏,所以后羿只是羿作為一國之王時的稱呼,結果就像則天只是武曌的封號,但大家都武則天武則天的叫習慣了。

羿這個單字就是那個人的全名,真正要分辨清楚的是夏朝羿和神話羿的不同,這是第一。

夏朝雖然還是一個神話多於歷史的朝代,但是離神話羿的時代已遠去了,羿的神話在夏祖禹之前,夏朝的羿可能是與他重名,也可能是某些行為比較像神話中的羿,而在傳說時與羿混同。一些本來屬於神話羿的故事,可能也因此被加到夏朝羿的身上去了。第二,需要分辨清楚,羿的人性和羿的神性。

這不是什麼戰神之子嫦娥養子之類的擴寫加亂編的故事,這是葉舒憲先生所寫的《英雄與太陽》一本書里的嚴肅論證。羿在神話傳說中,首先具有的身份是太陽神,而非射日英雄。

PS:這個觀點被天美工作室接納,作為《王者榮耀》英雄后羿的背景故事腳本,改編為后羿奪取了最後一個魔法太陽(地球的原生太陽已毀滅,在王者紀元,即新地球時代,大災變的倖存者【當時在探索宇宙未被災變影響的舊人類】給新產生的新人類製造了一個巨型人工太陽,高科技被原始的新人類視為魔法/魔道,後來災變餘波削弱了地磁場並將人工太陽擊碎為十個使得氣溫升高)的力量,被女媧視為背叛,后羿被封印。

關於這點,主要體現在羿的象徵上,羿字象形箭,羿又善射,弓箭不離手,還傳說是發明者。而在世界範圍內,太陽神的標誌無一不與“箭”“善射”有關。因為太陽的光芒就是四射。就是大家都想不通為什麼忠厚的羿娶了嫦娥又去搶洛神,在一些散集中,也零星記載著他似乎還搶了別的姑娘。“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其實只要想想太陽的另一象徵——雄性力量,再對比下阿波羅同學的好色程度就能諒解了……

另外《英雄與太陽》里沒寫,在史詩《黑暗傳》中,《黑暗傳》唱道:

說起后羿有根古……

口含仙草做下窩,

神鷹坐在窩當中。

有朝一日石蛋破,

產出一子像人形。

一對翅膀背上長,

展翅一飛萬里程。

后羿之名天皇取……

嫦娥 嫦娥

雖然扯了點,但至少可以看出,羿在古時的傳說中,有一形象是背後長著翅膀,並且有提到他是被一鳥養大的。鳥在古時幾乎是太陽神的代表,無論是三足烏還是精衛神話,都有鳥的出現。在屈原的《天問》中,問到羿的死時,屈原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大鳥何鳴?一隻鳥悲傷的叫關羿什麼事,之前許多學者都不了解,以為屈原跑詞了,或者屈原也以為當時給他講故事的人確實跑詞了。但是只要不把鳥和羿對立起來,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論述見《英雄與太陽》)而太陽鳥只會在一個地方發出臨死前的哀鳴——西邊的太陽墳場——羽淵,因落滿羽毛而有此名。其他大家可以自己去翻閱《英雄與太陽》,因為有點厚,我不可能把全篇貼上來直到大家在這裡看信服。

3.太陽神羿

這是葉舒憲先生所寫的《英雄與太陽》一本書里的推論。羿在神話傳說中,首先具有的身份是太陽神,而非射日英雄。關於這點,主要體現在羿的象徵上,羿字象形箭,羿又善射,弓箭不離手,還傳說是發明者。而在世界範圍內,太陽神的標誌無一不與“箭”“善射”有關。因為太陽的光芒就是四射。

在屈原的《天問》中,問到羿的死時,屈原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大鳥何鳴?之前許多學者都不了解,以為中間文字有脫漏。但是只要不把鳥和羿對立起來,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而且古代傳說中太陽中有個三足烏,傳說三足烏解羽,太陽就落山,所以西方有個羽淵傳說是太陽落山的地點。

(有關太陽神羿的論述詳見《英雄與太陽》,畢竟是推溯論證,僅供參考)

英雄羿 英雄羿

有窮國君

關於逢蒙和寒浞,不能只盯著故事表面看,首先請注意他們的名字,逢的意思就不用解釋了,蒙的意思是

水彩——羿 水彩——羿

陰暗不明,“日光不明,蒙蒙然也”。那吞噬落日的虞淵,有時也叫做蒙谷。那么,關於這樣一個名字出現在羿神話里,並且還真把羿殺了,象徵意義很清楚了吧。寒浞,雖然貌似他殺的是夏朝羿,但是前面說了夏朝羿的故事說不定和羿神話混同了,所以我們也不能放過他。他的名字寒和浞,一個對立於光與熱的太陽,一個有浸水的意思,也很明顯了。但他們的作用並不只是從側面證明羿是太陽神,而是有著更重要的作用,他們代表著“太陽神的死”。其他九個都被我沉在羽淵→神也會死?→我已不是神了→我遲早也會死,我遲早也有被蒙谷吞噬,沉入寒冷的大水的一天!

和羿有某種相似性的吉爾伽美什怒吼道:

難道我白白的在曠野里跋涉,

我的頭顱仍然必須躺在大地的正中?

仍然必須年復一年的長眠永臥?

請讓我的眼睛看到太陽吧,使我渾身廣被光澤;

那有光的地方,黑暗便告退,

讓我仰沐太陽神舍馬什的光輝,將死亡給予那些死者!

——於是隔著喜馬拉雅山和其他廣袤山川與大地的距離,羿和吉爾伽美什分別走上了尋找不死藥的道路。

找藥過程略,結果倒是找到了。但是吉爾伽美什的藥被蛇叼走了,羿的也被嫦娥偷走了。但是蛇和嫦娥只是做做小偷這么簡單嗎?如果只是這樣,那這個故事還真是富有寓言性啊——追求了半天,卻是沒有不死,不死永遠只是個飄渺的追求。

但是編故事的人應該不會只想到這裡為止,因為衝擊力不夠大。

當初編出這個故事的人,估計是個巫覡,或者有參考過巫覡。那些古代的智者、藥師、巫醫,他們和羿一樣,一直在追尋著不死藥,這點山海經上處處有記載,他們才是苦苦追尋卻始終得不到藥的那個人。他們發現,人類,不會得到永生。

而羿本來是太陽神啊。

古代傳說,太陽在西方羽淵沉沒後,並不是真正的死去,而是轉入北方一片茫茫的大水之下——大地之下——在幽冥的世界,太陽由西向東行走,終於走回了東方——然後再度升起。

“羿除天下之害,而死為宗布,即萬鬼之王”

《淮南子》里的記載,說明羿失去不死藥後並沒死了就算了,而是去了幽冥陰間,在那裡成了鬼王。地上的太陽光澤萬眾,而地下的太陽並不與地上的太陽對立,他們就是一個太陽。羿沒死,他還活著,不過是活在大地的另一邊。而月亮得到了不死藥,也不死了。(夜光所德,死則又育?)

這才是故事的結局。

辨析

后羿與羿是不是一個人?

羿 羿

《山海經校注》中,晉代史學家郭璞針對有關羿的描述有過一段注釋,但距離《山海經》成書年代已久,我們姑且稱之為推測,郭璞云:“有窮后羿慕羿射,故號此名也。”

郭璞認為后羿與羿不是一人,這在史書上也是能找到根據的。古代學者大都抱有這種看法。高誘注淮南子(俶真篇、泛論篇)已屢辨之,郭璞注亦同高誘的說法,所以二者實殊不宜混同。

事實上,有關羿的描述,歷史上有兩個時期,一個是帝堯時,一個是夏朝。

(1)先說帝堯時的羿。這段記載詳見《 淮南子 》《 山海經 》。

《淮南子》的說法是: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都出來禍害人民。於是堯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後眾民感念其之功績,乃置堯以為天子。

這裡的羿有以下幾件偉績: 誅鑿齒於疇華之野、 殺九嬰於凶水之上、 繳大風於青邱之澤、 上射十日、 下殺猰貐、 斷修蛇於洞庭、 擒封豨於桑林,可見其本領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顯然是十分高強的。

羿[傳說中帝堯時期的射師] 羿[傳說中帝堯時期的射師]

《山海經》中,羿的描述與《淮南子》大同小異,但它描述的羿的這些功績是「 扶下國」 ,乃帝俊所命。 可見他在當時還是受天神命來下界扶危濟困的。其主要功業,乃在於上射十日。

而《山海經》又有描寫,十日者,帝俊之子也。那羿射十日,必得罪天帝,推想羿必因此降謫凡間,故其後乃有往求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之事。

另外,有關 嫦娥與羿的描述,在《淮南子·覽冥訓》中也有描寫。“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漢文帝名恆故諱之,故姮娥作恆娥,而恆亦即常之意。

高誘註:“姮娥,羿妻;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文選》注兩引《歸藏》,均謂常娥服不死藥奔月。知常娥神話古有流傳,非始於《淮南子》。

(2)再談夏朝時的夷羿,這段記載在《天問》、《左傳》中都有描述。不過其中有許多混淆的地方。

夷羿,也就是傳說中的后羿,夷羿是夏代有窮國的國君,曾經起兵推翻過夏朝太康的統治,有窮國夷羿在代夏期間極度淫亂,任用寒浞為相,但寒浞卻與他的妻子純狐私通奪取了他的王位,最後夷羿被其家臣逢蒙暗害,死在桃木棒(桃棓)下。

傳說后羿的本領也是十分高強的,他射箭能夠射穿十層牛皮——當然這與神話傳說中的羿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不過羿與后羿故事,先秦典籍即已混淆不清。如羿射封豕,《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亦有后羿射「實有豕心」之伯封之記敘。

而屈原《離騷》云: 「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豬;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天問》於羿「射河伯」 、 「射封豨」二問之後,又云: 「浞娶純狐,眩(玄)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應該都是混淆羿之神話於后羿之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