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喬爾 (金·凱瑞飾)的性格沒有問題, 但他的生活卻出了大問題——相戀多年的女友克萊門蒂娜 (凱特·溫斯萊特飾)突然變成了一個對自己沒有絲毫感覺的陌生人。沒有第三者的介入,只因為克萊門蒂娜在一次接受精神病專家霍華德博士 (湯姆·維爾金森飾)的實驗中失憶了,而所失去的又偏偏是對兩人來說分外珍貴的感情經歷。這一切對喬爾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飽受情感折磨的喬爾想盡種種辦法試圖喚醒克萊門蒂娜那沉睡的記憶,可惜歷經周折也沒有任何結果,兩人的距離在不斷拉大。心灰意懶的喬爾最終拜訪了霍華德博士,請求他也清除自己大腦中有關克萊門蒂娜的記憶,以消除那無法抑制的痛楚。
喬爾的愛情記憶逐步消逝的同時,那早已淹沒在平凡生活中的初戀激情卻暗自勃發,重新煥發了光彩。而霍華德博士以及他那三個荒誕搞笑的助手 (分別由克爾斯騰·鄧斯特、伊利亞·伍德與馬克·魯法羅飾演)雖費盡心機,但依舊沒能成功熄滅喬爾心靈深處對克萊門蒂娜那份熾熱的愛情之火。美麗心靈中那最後一抹陽光被永恆地保存了下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金·凱瑞 | Joel Barish | |
凱特·溫絲萊特 | Clementine Kruczynski | 簡介 Kate Winslet |
克爾斯滕·鄧斯特 | Mary | 簡介 Kirsten Dunst |
伊利亞·伍德 | Patrick | 簡介 Elijah Wood |
湯姆斯·傑·瑞恩 | Frank | 簡介 Thomas Jay Ryan |
馬克·魯法洛 | Stan | 簡介 Mark Ruffalo |
簡·亞當斯 | Carrie | 簡介 Jane Adams |
大衛·克羅斯 | Rob | 簡介 David Cross |
湯姆·威爾金森 | Dr. Howard Mierzwiak | 簡介 Tom Wilkinson |
喬什·佛雷特 | Young Bully | 簡介 Josh Flitter |
Gerry Robert Byrne | Train Conductor | |
Ryan Whitney | Young Joel | |
Debbon Ayer | Joel's Mother | |
Lola Daehler | Young Clementine | |
Deirdre O'Connell | Hollis | |
Lauren Adler | Rollerblader (uncredited) |
職員表
製作人 | 史蒂夫·高林、查理·考夫曼、Georges Bermann、安東尼·布萊格曼、David L. Bushell、Linda Fields |
原著 | 《艾洛伊斯致亞伯拉德》 |
導演 | 米歇爾·岡瑞 |
副導演(助理) | 斯科特·弗格森、麥可·豪斯曼、Peter Thorell、Noelle Stehman、Adam T. Weisinger |
編劇 | 米歇爾·岡瑞、查理·考夫曼、Pierre Bismuth、查理·考夫曼 |
攝影 | 艾倫·庫拉斯 |
配樂 | Jon Brion |
剪輯 | 瓦爾迪絲·奧斯卡斯多蒂 |
選角導演 | Jeanne McCarthy |
藝術指導 | Dan Leigh |
美術設計 | David Stein |
服裝設計 | Melissa Toth |
視覺特效 | Mark Dornfeld、Louis Morin |
布景師 | Ron von Blomberg |
註:演職員表參考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註:角色介紹參考來源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Theme | Mr. Blue Sky | |
Collecting Things | Light & Day | |
Bookstore | It's the Sun | |
Wada Na Tod | Showtime | |
Down The Drain | Row | |
Dream Upon Waking | Phone Call | |
Strings That Tie to You | Nola's Bounce | |
I Wonder | Peer Pressure | |
Drive In | Main Title | |
Spotless Mind | Elephant Parade | |
Everybody's Gotta Learn Sometimes | Sidewalk Flight | |
Some Kinda Shuffle | Howard Makes It All Go Away | |
Something | Postcard | 發行日期:2004年03月16日 |
幕後花絮
•在金·凱瑞對喬爾這個角色表示感興趣之前,尼古拉斯·凱奇是該角色的人選。
•在拍攝斯坦(馬克·魯法洛飾)嚇唬瑪麗(克爾斯滕·鄧斯特飾)的時候,導演米歇爾·岡瑞要魯法洛每次都躲在不同的地方,來真的嚇唬她。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這個名字出自英國18世紀大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的一首詩,而這首詩又是根據法國12世紀時的一個愛情悲劇創作的。 這首詩曾經用在查理·考夫曼早期的一部電影《傀儡人生》中。
•影片所有在火車上的場景,的確是在一輛真實的、運行中的火車上拍攝的。
•克萊門泰和喬爾在Montauk海灘的房子裡發現一個信封上面寫著大衛和盧斯·拉斯金。大衛和盧斯分別是凱特·溫絲萊特和金·凱瑞的助理的姓。
•開始的演職員字幕表在電影中持續了18分鐘。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這個名字出自英國18世紀大詩人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的一首詩《艾洛伊斯致亞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而蒲柏的這首詩又是根據法國12世紀時的一個愛情悲劇創作的。 這首詩曾經用在查理·考夫曼早期的一部電影《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
•馬克·魯法洛和克爾斯滕·鄧斯特之間有一場床戲,由於影片長度而被剪掉了 。
獲獎記錄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2005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獲獎 | 查理·考夫曼、米歇爾·岡瑞 |
最佳女主角 | 提名 | 凱特·溫絲萊特 | ||
2005年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 提名 | 全體劇組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 金·凱瑞 | |||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凱特·溫絲萊特 | |||
電影類-最佳編劇 | 查理·考夫曼 | |||
註:只列出2個電影大獎的獲獎情況,影片共獲獎65項,提名62項 |
幕後製作
當《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的劇本仍沒完成的時候,它要被拍成電影的訊息就在好萊塢不脛而走,而金·凱瑞就是第一個對這部電影表示了強烈興趣的演員。碰巧的是,導演米歇爾·甘德瑞對金·凱瑞也是惺惺相惜,認為他就是最勝任電影主角喬爾的人選。甘德瑞相信以金·凱瑞的演技一定能給電影帶來許多不同凡響的個人風格,製作人安東尼·布雷格曼也滿懷信心觀眾會對金·凱瑞的表現感到滿意和驚喜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Anonymous Content | 2. 焦點電影公司 [美國] | 3. This Is That Productions [美國]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中國香港 | 2004年5月13日 | 義大利 | 2004年10月22日 |
俄羅斯 | 2004年4月29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4月15日 |
英國 | 2004年4月30日 | 法國 | 2004年10月6日 |
德國 | 2004年5月20日 | 日本 | 2005年3月19日 |
影片評價
這是一部充滿想像力、創造力、 精妙的構思、包含動人思考的電影。由曾兩獲奧斯卡提名的好萊塢奇才查理·考夫曼編劇。42歲的金·凱瑞再次轉型,出演愛情片,眾明星的表演均可圈可點,而如此搶眼的人氣陣容居然只有3500萬美元的預算。 (1905電影網評)
睿智型音樂電視導演米歇爾·甘德瑞他第一次嘗試敘述式長篇描寫以及一系列對美麗幻想的闡述。作為MTV導演時,米歇爾·甘德瑞也曾大量使用特效,但在《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上的態度則完全不同,對於影片中的記憶空間的處理相當的漂亮,影片所塑造的意識空間與真實空間之間並無太大的差別,事實上在儘可能的把意識空間營造地更真實,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認為只有真實才會帶給觀眾呼應的感受 。 (1905電影網評)
不難發現,《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中的金·凱瑞也在努力嘗試轉變自己的無厘頭風格。這部《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的男女主角都失去了記憶,而且不同於以往的“怪病”“車禍腦震盪”,導演用一種戲謔但又極其迷人的手法描繪了一個拼圖般的世界,那些拼圖都是每個人記憶深處的關於戀人的畫面,影片用獨特的方式重新將他們組合,變成一個完整的戀愛故事,加上時而飛奔、時而低沉的節奏,最後讓主角和觀眾去尋找那最後一塊拼圖,聯結起整個電影 。 (《天津日報》評)
編劇查理·考夫曼和導演米歇爾·岡瑞彼此接力打造的《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里最具想像力的愛情經典。而本片天馬行空奇思妙想的劇情,卻一直接駁在中正沉穩的美式嚴肅劇情片視覺風格之上,與氣質接近的《天使愛美麗》大異其趣 。 (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