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學名:Eudocimus ruber)羽色鮮紅,它們總是成群的在沙灘、鹹水湖、紅樹林和沼澤里覓食,並一起在沼澤中的大樹上過夜,因此十分顯眼。它們的喙細長彎曲,以泥潭中的蟹類、軟體動物和沼澤地中的小魚、蛙和昆蟲等小動物為食。它們的叫聲高昂而憂傷。飛行時,身影如同一團團跳躍的火焰,鮮紅而熱烈,除了長喙呈灰黑色外,渾身上下包括腿和腳趾都呈鮮紅色 ,這就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是棲息在南美洲熱帶及特立尼達的一種朱鷺。它們是特立尼達的國鳥,與棕臀雉冠雉一同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徽上出現。 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體長56-61厘米,翼展101厘米,體重772-935克。最顯著的特點是整體羽毛都是紅色的,翅膀的翼端具藍黑色光澤。它全身發紅,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之一。除了長喙呈灰黑色外,渾身上下包括腿和腳趾都呈鮮紅色。虹膜橙紅色,嘴黑色,嘴基及頭裸露部分朱紅色,跗蹠、爪及脛下部裸露部分亦為朱紅色。

雌雄類似,雄鳥的體型略大。幼鳥兩頰被有絨羽,其餘臉部裸露無羽,橙黃色。體羽綴有菸灰色而具玫瑰色光澤。初級飛羽黑褐色,腳淡褐色,虹膜淡黃褐色。隨著成長羽毛上會出現紅色斑點,直到兩年後才完全達到成鳥的羽毛顏色。

跟鸛鶴等涉禽一樣,䴉類鳥都有一張長喙,但比鶴和鸛的喙細,靈巧,前端向前下彎曲,是它們掘食魚貝的得力工具。當它們站立不動時,它們幾乎沒有尾巴——短短的尾藏在摺疊的翅膀下面。當它們在空中飛翔時,修頸長腿都竭力的伸直,尾羽張開如扇,雙翅緩緩地一上一下地拍扇,優美高雅的造型,從容不迫的飛姿無誰能比。有一雙伶仃的長腿,長長的腳趾基部有蹼相連,在沼澤地取食時不會陷在淤泥里。

美洲紅䴉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鳥類,也是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它全身發紅,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之一。除了長喙呈灰黑色外,渾身上下包括腿和腳趾都呈鮮紅色。

常結成大群,當紅䴉一齊飛起時,好像一片紅雲飄起,景象非常壯觀!

紅䴉現今只分布於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到巴西的部分沿海地帶,全身上下均為鮮紅色,以海里的小魚、貝類為食物。

美洲紅䴉長56-61厘米,重650克。它們整隻都是紅色的,在翼端上有一點黑色。它們會在樹上築巢,每胎會產2-4隻蛋。它們主要吃甲殼類及細小的水中動物。雛鳥是灰色及白色的,並會在沼澤內吃紅蟹,在成長時就會出現紅色的羽毛。美洲紅䴉在野外的壽命約有15年,飼養下則有20年。

棲息環境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

成群的在沙灘、鹹水湖、紅樹林和沼澤里覓食,並一起在沼澤中的大樹上過夜。棲息於沿海瀉湖、紅樹林、海濱,特別喜歡內陸沼澤地帶。常常在沿海和內陸濕地之間遊牧和進行短距離的遷移。

生活習性

它們主要吃甲殼類及小型的水中動物,小魚、貝類為食物。雛鳥是灰色及白色的,並會在沼澤內吃紅蟹,在成長時就會出現紅色的羽毛。美洲紅䴉在野外的壽命約有15年,飼養下則有20年。它們的叫聲單調、暗啞,因為它們的氣管里沒有鳴管和鳴肌。

分布範圍

美洲紅䴉分布圖 美洲紅䴉分布圖

分布於阿根廷、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哥倫比亞、庫拉索島、法屬蓋亞那、蓋亞那、荷屬安的列斯群島、聖馬丁島、蘇利南、特里尼達和多巴哥、委內瑞拉。

旅鳥:阿魯巴島、貝里斯、古巴、多米尼克、厄瓜多、格瑞那達、牙買加、巴拿馬、美國。

繁殖方式

美洲紅䴉 美洲紅䴉

築巢在9月中旬,產卵從11月上旬到12月下旬。交配5-6天后會產下第一枚卵,每窩產3-5枚卵,孵化期持續19-23天,幼鳥的羽毛在孵化35天后豐滿,在75天時就可以完全獨立。父母共同負責養育雛鳥,和同屬的其他䴉類鳥一樣,它們的幼雛是晚成鳥,也就是說,不是像小雞那樣出殼就能活動覓食,而要靠親鳥哺育一段時間。像鴿子一樣䴉類雛鳥從雌雄親鳥的喉嚨里取食半消化的食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在我國屬於二級保護。

註:美洲紅䴉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